前面发了个帖子,很多卡友看了后要我推荐一下该喝什么牌子的酒。这话没办法说,太复杂了。开这帖子,争取能给大家介绍清楚应该怎么选酒喝。篇幅短了说不清楚,容我慢慢道来。
“买的没有卖的精”,所以,每个行业都有内幕,消费者通常没精力去研习。比如当年的乳品业的三聚氰胺事件。我在乳品包装行业干过三年,出了这个事,通过认识的搞技术的朋友才知道,其实之前整个行业大都在用。只是到时了一定时候,国家有条件提高生产标准了,就拿三鹿开了刀而已。
面粉添加增白剂的问题,2015年5月1日,国家动了一下,从健康方面出发,不允许在面粉生产中使用任何添加剂,可能是卫生部之类的出台的政策,不允许再毒害国 人了,“灰面”终于回来了。但还没在7月1号,应该是粮食部门不干了吧,不使用增白剂,粮食生产锐减30%,市场上又恢复了雪白的面粉。这事又被 人们选择性遗忘了...
行业龙头企业在左右行业标准。白酒也是一样。我一介草民,没多大能力,不敢当吹哨人,也就在川分地盘闲聊聊。
喝什么白酒才对?需要先了解白酒的分类。不说香型分类,而是从工艺和品质上分类。
中国白酒按生产工艺分为三类:液态法白酒,纯粮固态法白酒,和固液结合白酒。
一、液态法白酒。水+酒精+香精+糖精,俗称“三精一水”。
两种方式:
1、先以富含淀粉、糖类的原料如红薯、马铃薯、甘蔗等加曲、加水发酵,呈液态,蒸馏出酒精,再加水加香精糖精进行调配。其发酵产物基本是酒精,其他有机分子微乎其微;
2、直接用食用酒精加水加香精糖精,来得更快,成本更低。
液态法白酒是特定历史时期研发的产物,新中国建国后能让老百姓吃饱饭一直是大问题,在白酒生产上节约粮食或不用粮食,许多前辈付出了心血。于是借鉴前苏联伏特加的生产工艺,有了液态法白酒,但最大问题在于液态白酒比如伏特加不含有机分子,没有呈香物质,口味与中国传统白酒相去甚远。
液态法白酒工艺流程图:
国人喜欢带有“糟香”的酒。1956年,轻工业部重庆工业试验所成立了“酒精勾兑白酒”的研究小组,经过十几年的深入研究,通过分析白酒香味成分,“找到了名优白酒中香味成分与口味物质的平衡关系,为新工艺白酒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代表品牌有:江小白,现在市面上的“小郎歪”,还有很多很多挂羊头卖狗肉的名企我不敢写,这类酒市场占比最大。
二、现代工艺纯粮酒,特点是周期短,也算良心酒。看图吧,容易明白:
现代工艺粮食酒工艺流程图:
这种酒,比如汾酒,衡水老白干,江津白酒等等,但很多厂把这种工艺和液态法混着换着用,消费者根本没法区分,灌装后厂家也分不出来。
三、纯粮固态法白酒,纯粮发酵,传统酿造法。常见采用高粱、小麦、糯米、大米、玉米,这些粮食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微生物(酒曲)把淀粉转化为糖,糖转化为酒精。粮食中含有脂肪、蛋白以及很多种微量有机成分,它们或被微生物转化,或与酒精反应,或者相互反应,生成几百乃至上万种有机分子。
固态法白酒中,酒精和水占98%,有机分子占2%。酒的优劣,不取决于那98%,而是由这2%决定。这2%中,最重要的是酯类物质。
传统纯粮固态法工艺流程图:
这里给大家看点好东西,其他地方几乎看不到:浓香型传统工艺纯粮白酒的呈香物资,也就是香源:
这就是调味老酒,从左至右分别是30年、60年、90年、202年。背后是价值1070元一斤的“包包粙”。
代表品牌有:泸系早期的泸州特曲,早期的国窖1573以及目前核心车间生产的前二者,贵州茅 抬一车间的飞 天 ,五粮液505车间出来的五粮液,赖高淮赖族酒业的窖玺系列,产量还没提高的舍得、水井坊等等。
三、固液法白酒,30%固态法白酒+70%液态法白酒。但是绝大多数酒企加的固态法白酒都不够30%。这类白酒工艺最为混杂,研发这种工艺出来就是为了降成本,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仅次于液态法白酒。有小企业小作坊收购别人用过的酒糟混入酒精来作酒,有将固态发酵蒸馏的酒头、酒尾、黄浆水等副产物和稀释处理的酒精进行调配。
代表品牌更不能说,写出来,名企要列完,我得罪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