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0-05-21 10:57 IP属地:未知
查看 99.1W | 回复 57
周末家庭总动员 开着大九去挖婆婆丁
曾经有个段子说,如果春天,你在东北,看到一个蒙面人,一手提着刀,一手拿着塑料袋向你走来,不要惊慌,不要害怕,他(她)只不过是来挖野菜的。

山间流水 都是初春时节积雪融化后,水量饱和融流下来的
4-5月份是野菜萌发的时节,东北的野菜有很多,比如蕨菜、刺老芽、婆婆丁……。但大家随处可见的挖野菜的,多半是采挖婆婆丁的。早年艰苦岁月,采挖野菜是为了填饱肚子活下去,如今采挖野菜更多的似乎是一种放松。

俗称的“山芥菜”“山芹菜”,学名“白花碎米荠”

春季常挖的野菜之一:东北称之为“婆婆丁”,学名蒲公英
五月的周末,尽管大家已经休了一个超长的春节假期,又休了一个“五一plus”,但丝毫没有影响人们周末郊游的心情。毕竟之前压抑的太久了,加上当地气候的原因。到了五-六月,终于可以外出采挖野菜,放松一下心情。所以在我的提一下,周末全家五口人,开车直奔山区采挖婆婆丁,换换空气。
婆婆丁,学名蒲公英,一般长在山坡草地,市区的绿地也多有分布。东北人多在它开花之前采摘,采摘清洗干净之后用清水浸泡以减轻苦味,是一道非常好的蘸酱菜,东北百姓普遍认为吃婆婆丁能够去火。疫情期间大伙之前被圈在家里,加上春天本身就是个上火的季节,确实需要婆婆丁来去去火了。同时中医认为,适当食用蒲公英有助于身体健康。

这张看的更清楚 婆婆丁长这个样子
挖婆婆丁工具很简单,一个塑料袋,一把刀子就可以了。但是要在草丛里发现婆婆丁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你要仔细的分辨。而且有的草长得和它比较像,分不清采回去吃了就可能中毒。
就这样全家人在草地上开始了“寻宝”,看谁眼尖,看谁采的婆婆丁多。
不经意间一抬头,发现附近多了好些人来采菜的,原来大家也都是在家里待不住了出来玩。山区空气清新,大家也都很自觉的保持相当足够的距离,所以在这里可以摘下口罩,回味一下从前自由呼吸的感觉。
本来想采挖一阵子就可以了,不想全家人都上了瘾了,而且发现的婆婆丁越来越多,干脆收不住手了。一看表,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回到市区还有70公里的路程,所以赶快叫住家人收拾一下,上车小坐,喝口水,打道回府。

注意 这可不是婆婆丁 虽然外形长得很像 但是仔细看还是有明显区别的

山上的小溪清澈见底

就是身后这片山坡地 婆婆丁特别的茂盛

我最喜欢这种有山有水的地方 听着水流声觉得特别放松

山上的野花为谁开又为谁败

东北的车友应该知道这个是啥了吧 “洋揦子罐” 一种像毛毛虫一样的东西 被蛰一下会火辣辣的疼 估计很多人小时候都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实在是太深刻了
估计有的朋友会问,采婆婆丁会不会破坏环境。首先我很反对在城市绿地和公园绿地采挖婆婆丁,毕竟景观绿地是给人欣赏和绿化用的,挖的千疮百孔确实很难看。但是山区野外的草地是不要紧的,而且采挖之后的草地有很强的自愈能力,就和草原适度放牧能刺激草场生长一样。

找到了一块婆婆丁特别茂盛的地方 就一会儿就采了这一大把

很美的地方 空气 阳光 水流

我媳妇说我是职业拍花的 还专拍野花
要说挖野菜得开大九这种有越野能力的车。转战第二个挖野菜的地方,路并不大好走,有个轿车跟在我们后面,最后不得不掉头回去了,因为有段被大车碾压的严重破损路面实在是过不去,而大九仰仗自己的先天优势,尽管有些颠簸和摇晃,却毫不费力。所以说,如果你喜欢去野外,喜欢亲近大自然,大九这种非承载式SUV是最适合的,而且一家五口外出游玩正好。

中午在山里吃饭喝水产生的垃圾 不要随便丢弃 打包带到有垃圾桶的地方再扔掉

喝完的水瓶、用过的食品包装袋、纸巾、筷子、消毒湿巾等等,这些垃圾绝对不要随处丢弃。

脚垫上比较脏

踏板上也都是泥巴

太脏了 刷车

太脏了 刷车

太脏了 刷车

太脏了 刷车
这回采的婆婆丁是在是太多了,除了传统的蘸酱吃之外,岳母还学到了一样新做法,就是包饺子。别说,这婆婆丁馅的饺子,吃起来味道很特别,很好吃。

婆婆丁最传统的吃法就是蘸酱吃 但是现在又有了新吃法

婆婆丁馅儿的饺子

一口下去 满口清香
最近哈弗在组织一个云上露营,本来吧,我想带个帐篷在车里,带点肉,带点吃的喝的和炉具,约上三两好友,等晚饭后出来。最开始和媳妇都说好了,谁知吃完饭媳妇就变卦不让我出来,唉,这小的时候被爸妈管,本以为长大了自由了,结果结婚了呢,归媳妇管。结果就是,只能在线看其他兄弟们露营,好生羡慕!
[
本帖最后由 轰天九尾狐 于 2020-05-21 22:22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