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思迪论坛 >  本田VTEC发动机和丰田VVT-i发动机及其他可变气门技术的差别

发表于 2007-11-01 19:05    IP属地:未知

查看 29.8W | 回复 10
本田VTEC发动机和丰田VVT-i发动机及其他可变气门技术的差别
本田公司在1 9 8 9 年推出了自行研制的“可变气门正时和气门升程电子控制系统”,英文全“Variable Valve Timing and Valve Life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缩写就是“VTEC”,是世界上第一个能同时控制气门开闭时间及升程等两种不同情况的气门控制系统。本田的VTEC发动机一直是享有“可变气门发动机的代名词”之称,它不只是输出马力超强,它还具有低转速时尾气排放环保、低油耗的特点,而这样完全不同的特点在同一个发动机上面出现,就因为它在一支凸轮轴上有多种不同角度的凸轮。
与很多普通发动机一样,VTEC发动机每缸有4气门(2进2排)、凸轮轴和摇臂等,但与普通发动机不同的是凸轮与摇臂的数目及控制方法。中、低转速用小角度凸轮,在中低转速下两气门的配气相位和升程不同,此时一个气门升程很小,几乎不参与进气过程,进气通道基本上相当于两气门发动机,但是由于进气的流动方向不通过气缸中心,故能产生较强的进气涡流,对于低速,尤其是冷车条件下有利于提高混合气均匀度、增大燃烧速率、减少壁面激冷效应和余隙的影响,使燃烧更加充分,从而提高了经济性,并大幅降低了HC、CO的排放;而在高转速时,通过VTEC电磁阀控制液压油的走向,使得两进气摇臂连成一体并由开启时间最长、升程最大的进气凸轮来驱动气门,此时两进气门按照大凸轮的轮廓同步进行。与低速运行相比,大大增加了进气流通面积和开启持续时间,从而提高了发动机高速时的动力性。这两种完全不同性能表现的输出曲线,本田的工程师使它们在同一个发动机上实现了,并且形象地称之为 “平时的柔和驾驶”与“战时的激烈驾驶”。
但是VTEC系统对于配气相位的改变仍然是阶段性的,也就是说其改变配气相位只是在某一转速下的跳跃,而不是在一段转速范围内连续可变。为了改善VTEC系统的性能,本田不断进行创新,推出了i-VTEC系统。


本田VTEC发动机和丰田VVT-i发动机及其他可变气门技术的差别:
在理论上VTEC和VVT-i是同出一辙,都是气门可变正时系统,但同时VTEC可以控制电子升程,而其他厂家产品只是气门可变正时。本田以外的其他车厂需完成可变气门正时全部都采用顶置双凸轮轴DOHC,而且VVT-i只能控制进气气门的正时,本田的VTEC可以同时控制进气和排气两侧的气门正时与升程。
而本田除了DOHC外还有SOHC的VTEC引擎,SOHC VTEC虽然在动力上不如DOHC,但是他具有很好的燃油经济性,这就是为什么广州本田2.3的油耗可以和1.8排量的车差不多。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其他的车厂在使用VVT-i或其他同类技术的同时在一些允许使用涡轮车型的赛事上全部清一色使用TURBO增压涡轮技术。VVT-i等技术只是是用在民用街车版本。而本田车厂除了在一级方程式赛事以外决不使用TURBO或机械增压技术,全部使用VTEC引擎参赛,日本超级房车赛上,NSX是唯一可以比美日产Skyline和丰田Supra和三菱等增压怪兽的车型,也是唯一不采用
TURBO或其他增压引擎参赛的车厂。上一场日本超级房车赛JGTC赛事头三位全部是NSX兵团。所以可以证明VTEC是一项无论应用在民用街车还是赛道赛车都是一想成熟的技术。

对于本田车迷来说,VTEC引擎是NA引擎的经典,自然不必多言。但是对不熟悉VTEC引擎的人来说,就是另一回事了。
1、“VTEC”是“Variable Valve Timing and Valve Life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的缩写,中文意思是:“可变气门正时(或配气相位)及可变气门升程电子控制系统”。它是世界上第一个能同时控制气门开闭时间以及升程两种不同情况的气门控制系统。
2、最早装备VTEC引擎的是本田19**推出的超级跑车NSX。NSX最初装备的C30A引擎,输出高达280匹马力。后来本田为增强版NSX-R装备了一副红头C32B引擎,动力表现更加疯狂。
3、尽管VTEC已经问世17年,丰田、BMW、保时捷等厂家均已掌握可变气门升程技术,效果方面有些甚至超过VTEC。例如,宝马的“Valve Tronic”技术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可连续改变气门升程的技术,本田的VTEC最初只能做到对气门升程的两级调节。经过本田的努力,VTEC打开的过程已从最初的2段式增加到3段式。但宝马的“Valve Tronic”是靠复杂的电子系统来实现的,成本很高。而以简单的机械设计来设计,依然是本田的方法最理想,也因此我们才能看到本田全线车系都能装备VTEC技术。
4、VTEC的想法是如何产生的?
   我们知道,随着引擎转速的提高,每次气门开启的时间就越来越短,吸入汽缸内的混合气体就会越来越少,这样就大大限制了引擎高转速时的功率提升。人们一直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采用4气门,甚至5气门的技术以增加引擎高转速时的吸气量,但依然没办法解决转速越高、吸气越少的问题。于是本田的想法就是,如果能在引擎高转速时增加气门开启的幅度(升程)和打开的时间,就能提高引擎进气量。既然凸轮轴是固定的,那么干脆增加一支凸轮轴给引擎高转时用,于是VTEC就此诞生。
5、VTEC的原理
   VTEC引擎的特别之处是,就是增加一个角度较高的凸轮和相应的摇臂,在每个凸轮的摇臂内装有一个液压控制移动的可以起到插销锁定作用的小活塞。
   以本田的DOHC引擎为例,当引擎在中低转速时(4500转/分)以下时,VTEC引擎与普通引擎一样,通过左右2根摇臂推动气门,提供中低转适合的进气量,但当到达4500转/分或3500转/分时,活塞把左右2根摇臂和增加的1个凸轮上的摇臂锁在一起,共同由中间角度较高的凸轮推动,这样气门就可以获得较大的开启幅度(升程),以增加引擎高转时的进气量。
   VTEC用一种近乎纯机械的简单方法,用气门的不同升程解决了引擎高转时所需进气量的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了引擎高转时的功率输出,而引擎的设计师也可以把引擎设计得更高转速。
6、为什么不给引擎设定一个较大的气门升程,以适应高转时的进气量,这样不就不需要VTEC的帮助了?
    这个想法是有的,而且早就应用在了赛车引擎上,但气门的升程过大,会造成中低转时工作不稳定、无力、油耗增大等问题。如果你听到或从电视上听到赛车从维修站慢速通过的声音,你就知道赛车引擎低速运转是不合理和不稳定的。当然,我们普通的民用车不可能这样设定,所以我们才需要VTEC这类系统的帮助。
7、本田的车迷往往把VTEC打开时称作“爆TEC”。而“爆TEC”的设定也并非每款引擎都一样。例如,Acura TL VTEC的介入时机是在4700转左右,而某些车可以把“爆TEC”的时机提前到3500转/分。
8、正是因为有了VTEC系统的帮助,本田的发动机甚至在其最先进的发动机上采用了2气门、SOHC的设计,既保持了2气门在低转速下充沛的扭力,又保证了引擎在高转时的进气量。也正因如此,本田有2款SOHC引擎入选“2005年世界十佳发动机”。
本田车迷都很清楚,而大众的车迷却不太清楚。

可变气门升程和涡轮增压目的都是提高进气量,2种方法殊途同归。涡轮增压的优点是具有宽平的扭矩的曲线,VTEC的优点是具有自然吸气引擎提速比较线性的特点,更加平顺,对发动机的工作强度与普通的自然吸气发动机一样。
VTEC就是可变气门升程
正时、升程都可变的叫
i-VTEC

同理,丰田的
VVT-i是可变气门正时
VVTL-i是正时、升程都可变





╭══╮
╭╯ΘΘ  ║
╰⊙═⊙ 。oо○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11-01 19:09    IP属地:未知

神灯的沙发哦
出门在外,平安第一!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11-01 21:02    IP属地:未知

经典的故事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11-01 23:36    IP属地:未知

受益匪浅,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11-02 18:39    IP属地:未知

很好的汽车知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11-05 09:31    IP属地:未知

学习~~~~~~~~~~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11-07 16:28    IP属地:未知

呵呵,以前流传的说法VTEC+VVT-i=i-VTEC,VVT-i+VTEC=VVTL-i,但是i-VTEC其实不单只有一种VTEC+VTC的这种DOHC的实现方式。只要是本田的工程师们在原有的VTEC技术上作出了智能化的改进,本田都能为新技术加上i-VTEC的徽标。新的CIVIC采用的R18A1 发动机就是SOHC的i-VTEC的形式。现在据说本田在研制新一代的气门技术,好象叫做Advanced VTEC。让我们期待。。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11-07 16:31    IP属地:未知

当然还不能忘记S2000上那具红头F20A DOHC VTEC发动机,那可是升功率达到125ps的洪水猛兽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8 17:51    IP属地:未知

太谢谢你了版主,我一直在找这俩者的区别,总觉得思迪的发动机差,但不之怎样比较,这下可算清楚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8 18:23    IP属地:未知

^_^服务大众是偶地职责
╭══╮
╭╯ΘΘ  ║
╰⊙═⊙ 。oо○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