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翼搏论坛 >  欧美国家和香港为什么法定禁止汽车贴膜

发表于 2016-01-21 17:36    IP属地:未知

查看 42.1W | 回复 9
欧美国家和香港为什么法定禁止汽车贴膜
你给坐驾贴膜了吗?答案很可能是肯定的。汽车贴膜很容易理解:隔热控光、防爆甚至防弹。对应这些功能,相应的贴膜产品包括:太阳膜,防爆膜,安全膜等。
【防爆膜的广告】是这样说的:
(一)在人体舒适上来说,作用是隔热、挡紫外线,隔热是在夏天的时候,车子在阳光爆晒下,不至于使车内温度过高;一般防爆膜的挡紫外线率都是99%,阻挡了几乎全部的紫外线,大大减少了得皮肤癌的机率。
(二)从安全性方面来说,如果遇上撞车得话,可以防止汽车玻璃由于受到撞击而碎裂四处蹦射伤到人的情况发生。
就以上看来,防爆膜有这么多优点,为什么在很多地方还要禁止呢?那是由于防爆膜本身会有点颜色,这样使车外看不见车内发生什么事情,在车内发生什么刑事案件不容易被人发现,而且到了晚上,从贴了膜的汽车看外面的世界会显的很暗,大大提高了交通事故发生的机率。
北京地区最近公布的《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规定:车身两侧的车窗和前后窗,不得粘贴、喷涂妨碍驾驶视线的文字、图案,不得使用镜面反光遮阳膜。这样规定旨在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防范发生涉及汽车的刑事案件。
在广州地区人们的观点大不相同,有人认为贴膜是个人自由,另外人认为贴膜弊大于利,要立法来加以限制。
    在在欧美国家和我国的港澳地区,道路上的汽车都是不贴膜的,不是说港澳地区的同胞们不怕晒,而是他们严令禁止贴膜!!!
【引深一下】:在欧美国家,汽车贴膜是一个濒临淘汰的夕阳产业,却在中国意外地找到了市场。从上世纪90年代末起,不少欧美发达国家就立法禁止汽车贴膜,闲置产能开始拥进中国。
随着中国汽车消费的高涨,汽车膜在中国遍地开花,市场潜力近百亿人民币。一是绝大部分车主接受买车必须贴膜的观念;二是中国市场上出现了千余个汽车膜品牌,几乎都打着进口招牌。而国际上正规玻璃贴膜(汽车贴膜只是其中之一)品牌不超过20个。
汽车贴膜一直都被划归汽车用品市场,因为陌生而乏人关注,只有业内人士清楚,做贴膜甚至比卖车还赚钱。暴利背后还包含着经济领域的中国元素:政府监管空白等诸多问题。 百倍利润与标准缺失
汽车贴膜在中国始于1998年。汽车贴膜能贴出这样一种效果:从车里边能看到外边,而从外边看不到里边,同时起到隔热防晒的作用,因此赢得了大多数中国车主的青睐。极短时间内,就成了中国车主的必需品,车主似乎买完车第一件事就是给车窗贴膜。
汽车贴膜在中国兴盛,外国汽车商人颇为不解:很奇怪,中国人喜欢把自己的私家车贴得严严实实,而且,政府也允许这么做。在西方,汽车这种在公共场合活动的工具,是没有隐私权可言的。
【〖贴膜负面效果很大〗】,贴上太阳膜后会造成车体反光,严重影响后车的视线,是汽车追尾事故的罪魁祸首,太阳膜还会引发车内犯罪,增加执法难度。
从1998年起,短短8年时间,1000多个太阳膜品牌就冒了出来。深圳一家知名的太阳膜公司向分销商介绍自己的产品时声称:前挡膜、侧后挡膜的成本仅几十元,贴车价却要达到800??8800元不等。厂商自己透露的暴利已经超过100倍,而这在业内并不算稀奇。更多小作坊式的太阳膜生产商成本更低。
暴利背后,是行业标准与监管措施的缺失。在最权威的公安部交通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工程师说:我们可以做检测,但产品没有什么合格与不合格之分,因为,这个领域没有国家标准。
【一名业内人士透露】:其实,大部分所谓的防爆膜不过是一层薄膜,没有什么复杂工艺,多由一些小工厂生产,几条生产线,甚至在家里就能完成。这些小作坊才是中国汽车贴膜生产的主力军,他们的产品,有的被汽车销售商家直接拿走,有的是一些公司收购后,再拿去包装、上商标。
这个行业没什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所以,谁也不能说这些小作坊产品是假冒伪劣产品。贴在汽车上,顶多是不起作用,也不会有其他剧烈的危害。
2005年,我过上海市交警总队明文规定,禁止在机动车车窗上贴膜。汽车贴膜像是一个走向末路的产业。其实,跨国公司也好,国内小作坊也好,大家都心知肚明,贴膜带来的效果微乎其微。
即但即使所有的汽车都不贴膜了,真正精明的商人也不会坐以待毙。抓住消费者还没弄明白真相前再赚些钱,才是当务之急。2005年,节能成为各级政府的口号,节能产品迅速升温。一大批嗅觉敏锐的商人看到了无限商机,打着节能的口号,各种各样的防爆膜开始进军大厦、楼宇、住宅的门窗玻璃。
从汽车玻璃到建筑玻璃,商机在转移,但行业状况并无改变。即便如此,巨大的商机仍然不断膨胀,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投资者和投机者。没有规范的领域,最容易攫取惊人的财富,精明的商人都深谙此道,在规范的来临遥遥无期时,抓紧时间聚敛财富,而为此付出代价的,只能是被愚弄的我们这些消费者!!!
我的领导去过不少国家,也去过香港和澳门,所到之处都在法律上规定汽车玻璃不准贴膜,一些国家还规定大、中型轿车在夜间行驶时,乘客乘坐区域必须开室内灯,使人能从外面观察到车内的情况。这一法律制定的初衷是由于汽车得到越来越普遍的使用,也使涉及汽车的案件越来越多。
如果汽车玻璃贴了膜,就使警方在处理这类案件,截查车辆时看不清楚车内的情况,容易遭到突然袭击,使警员自身的安全受到威胁;同时,玻璃贴膜的汽车也极易遭到歹徒的劫持,因为不管车内发生了什么事情,行人对共同行驶的其他车辆内的人员都看不
到。
    我的领导曾到过非洲的一个国家搞工程项目,同时从国内运去的物资设备中有一辆小轿车。大家都觉得非洲很热,日照强,所以在国内就把汽车玻璃贴上了膜。可没想到车第一天上路,就被警察设置的路障拦住了。路障旁的警察如临大敌,隐蔽着端枪齐对着我们的车。当我们打开车门下了车,警察看清楚车内并无异常后,才放下枪走过来对我们先道了对不起,
接着向我们解释本国法律规定汽车玻璃不准贴膜,并将我们带到警察局当场把玻璃膜清除
后,才允许离开。
汽车玻璃不准贴膜法律的实施方便了警方处理涉及汽车的案件,同时又收到另一效果,
就是使交通繁忙的道路上通透感增强。驾驶员在驾驶汽车时感到视野拓展了,延伸了,甚至
能看到前面好几辆车的动作。这就使驾驶员能够提前采取措施应付突发情况。
拿香港来说,车辆密度比北京大,车速比北京快,但我的领导在香港工作四年期间,没有亲眼看到过一起汽车追尾事故,这与汽车玻璃不贴膜大有关系。反过来看北京,夏天的气温不如非洲热,甚至不如香港、澳门热,但汽车玻璃贴膜却非常盛行。跟在贴膜的汽车后面,就像眼前是一堵活动的墙,再往前什么情况都看不到,只能看前车的刹车灯行事,而刹车灯又不分急刹、慢刹,都一样亮,这就很容易发生追尾事故。尤其是像奥拓这类无后背箱的车,也有人用膜把车贴得严严实实,一旦被追尾,后排乘客危险极大。
    汽车侧、后方玻璃贴膜极大地影响了驾驶员的观察视野线,同样是事故的隐患。尤其是在傍晚时分,路灯开启之前,有些车辆的示宽灯或近光灯还未打开,从贴膜的车内向侧、后方向外看是一片漆黑,极易引发交通事故。我的一位朋友傍晚驾驶贴膜的车倒车,愣是没看到后面比电线杆还粗的一棵大树,把汽车后保险杠撞坏了。
    我的领导是位很有阅历和能力的汽车设计高级工程师,他现在的坐驾是奥迪A8,他的车从来不贴膜!他是我学习的榜样!
同志们,让我们今后有时间多做些功课吧!我们不能总是跟风啊!看到很多人贴,我们就也跟着贴!让我们放眼全球吧!
从今日起,为了家人和自己的安全!请不要贴膜了!   
(2) 转个悦翔论坛的车友的帖子,很专业、到位国外早已禁止、限制汽车贴膜,国内车友如何选择?
我是从风云2 转到 悦翔的,现在已经开上悦翔,还不错的,现在把此前在风云2论坛内发的帖子也转过来!
这里要说明:我订了风云2,后来退了,改成悦翔,原因就不说了,不想国产车之间互相压制。
***********************
在风云2论坛上潜水有一段时间了,看准时机、准备出手,明天就去4S店看车、试驾,如果入眼,付钱订车,算是支持自主研发,支持中国的汽车工业。
为了感谢诸位车友共享信息和知识,车还没到手前,先发个有关贴膜的贴子,供大家参考。
几点说明:
1.本人工作和复合高分子材料有一定关系,中高档的汽车贴膜大部分采用或含有类似材料,因此,对贴膜有了一定了解,但不是做贴膜的,因此,姑妄言之,姑妄听之,说的不对,诸位纠正。
2.本人在洋鬼子的地盘混过两年,有过切身经验,我说的话,诸位可以验证一下。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国内车友都习惯给汽车贴膜,一方面,防紫外线、防晒,一方面,还能提高车内的密闭性和隐私性,使汽车的外观更显档次。而且,高档次的汽车贴膜(防爆膜)还有一定的防爆功能,贴过膜的汽车玻璃的强度有所提高,且粉碎不容易伤人。尤其是在夏季气温高、阳光猛烈的地区,贴膜能阻挡一定数量的可见光和紫外线,从而降低车内温度,空调自然可以开小些,油钱可以少些。
我去北亚问过,前挡风、侧窗和后窗全部贴美国某个牌子的中档有色膜居然要3000块钱以上,如果换成防爆膜,价格则在5000块钱以上!呵呵,车才几万块,贴膜居然是车价5%~10%。
国内的膜便宜,1000多块可以搞定,不过,店家很神秘地说,这和美国原产的差很远,呵呵,有意思。
我给大家讲点事实吧。
1.汽车贴膜的成本只有100块左右,卖出去要几千块。所有贴膜的材料属于化学合成材料,是高分子复合材料的一个类属,制造商利用高温热压等技术将多层材料粘结成较为厚实的薄膜。这类材料早在80年代末期就已经比较成熟了,在今天看来,材料和制造工艺的技术含量并不高,因此,价格也非常便宜,一般是按照吨计算价格的。只要有生产设备,严格按照工艺标准,国内企业就能成批的制造,而且品质没有任何区别。
因此,几千块的汽车贴膜实际成本大约在30~100块之间。不论是3#,还是雷什么的,其生产完全可以也完全可能就在中国。因为,贴膜材料的生产和贴膜的制造过程是中度污染行业,在美国很难大规模建厂,而在中国这可以算是引进高科技了,各地抢着建。大家可以查找一下,生产贴膜的OEM企业在哪里最多呢?这些贴膜贴上各类国外牌子,直接卖给国内车友。想想看,国内汽车贴膜的利润有多高吧。
国外也有贴膜市场,不过,汽车贴膜成本很低,而且受到法律限制。反而是技术含量更高、更环保的建筑贴膜市场很大。
2.汽车贴膜只是玻璃贴膜产品的一个种类,而且是技术含量较低的种类。贴膜最早用于工业领域,而后大规模用于建筑领域,到90年代初,才逐渐用于汽车消费市场。目前,最高端的贴膜技术还是在建筑和工业领域。例如,建筑物玻璃安装了高防爆建筑贴膜,可以提高耐冲击能力达到60%以上,甚至可以使普通钢化玻璃接近防弹玻璃的性能。但这些高端膜的成本非常高,因此,应用领域较窄。民用级别的汽车贴膜技术含量不高,除了改变压合工艺外,也不外乎加入一些合成树脂或涂料层,改变颜色,提高抗紫外线能力,或改善可见光的投射率。因此,车友千万不要以为车贴多美神奇、多么高科技,其实,仅在技术含量上,它和手机贴膜相差不多。当然,汽车贴膜层数多些,厚一些、大一些,贴起来费事些。
3.国外禁止或限制汽车贴膜。80年代末、90年代初,汽车贴膜刚刚在欧美兴起,人们很快发现,交通事故明显上升,与此相关的治安问题也增多了。没几年,政府就颁布法律,限制或禁止汽车贴膜,这块市场很快萎缩,原因在哪里呢?根本原因在于,汽车贴膜在增强密闭性、保护隐私的同时,降低了车窗可见光的透射率,改变了汽车车窗的折射率和反射率。
特别是透射率降低的问题,它影响了驾驶者的视线,使临近车的驾驶者和乘坐车,无法相互看到,从而在突然事件发生时,无法做出迅速反应。正常情况下,后车可以通过前车车窗,看到车内的驾驶者状况,甚至看到前车的前车,从而判断前方路况,而贴膜车则阻挡了车前进向的视线。这使得追尾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12%(美联邦交通部门1992年数据)。
隐私性的提高也意味着危险。欧美很多国家持枪率很高,汽车普及率也很高,于是,安装了贴膜的汽车非常利于罪犯行凶。试想:与你相邻的贴膜汽车中有人向你开枪,你根本无法发现,对方射击后,驱车离开,车内人或附近的人根本无法目击犯罪者。再试想:歹徒进入了你的汽车,并意图行凶,而你的车已经贴膜,外界根本无法看到车内发生的任何情况,这多危险!这不是遐想,事实上,类似的案件在美国发生了多起,才促使美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立法,限制、禁止汽车贴膜。类似的案件同样发生在中国,还记得飞车党吗?犯罪分子乘坐贴膜的面包车,在路上拦截行人,而后挟持进入汽车,之后车内发生的事情,外面的人能看到吗?
还有美国警察或交警拦截违章汽车后,一般不允许驾驶者下车,而是先远距离根据车内情况判断是否接近汽车,然后请司机摇下车窗,接受盘问和检查。如果警察拦下的汽车有贴膜,车内情况不明,接近后,车内有人举枪就射,警察的生命安全就受到了威胁。
基于上述情况,大约从1993开始,美国联邦交通部门和各州政府修改了交通法,特别限制了汽车贴膜的使用。在美国的大多数州,所有商业用车前风挡不允许使用贴膜,前侧窗、后窗的贴膜透光率有下限规定。私人用车,对所有贴膜设定透光率下限。
此后,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等国家都制订了类似的法规,限制或禁止车贴使用。
在大多数国家,即使前风挡的贴膜达到了法定的透光率标准,仍然规定,上边沿风挡贴膜要留出一定尺寸的空白,不允许糊满。这样便于维持前、后车前进方向的视线。
在这些法规出台后,国外汽车贴膜市场迅速萎缩。不过,国内的贴膜市场确实十分火爆。北京几乎大街上所有私家车都会贴膜,而且,就目测看,很多车的前风挡透光率过低,实在是个不小的安全隐患。
国内规定,汽车贴膜前风挡的透光率要超过70%,除此之外,就无其他,显得过于简单。而且,实际执行也不严格。
在新泽西的乡村公路上,我仅仅因为汽车后窗的贴膜不符合规定,就被罚款,并得到了交警的警告。北京拥挤的大街上,包裹的严严实实的汽车一辆接一辆。说实话,我很怕跟在贴膜汽车后面开车,特别是堵车的时候,除了前面不断亮起的刹车灯,前面到底发生什么我一无所知,战战兢兢啊!
基于上述考虑,我建议:
不要过分相信什么高档贴膜,花冤枉钱;
能不贴膜、尽量不贴膜,省钱,还环保;
一定要贴膜,请千万注意可见光的透光率,车毕竟是要上路行驶的,不是房子,驾驶和乘坐安全第一,私密性不是第一位的,在前风挡上缘留下10CM左右的缝隙吧;
现在汽车的玻璃都已经考虑了透光性和安全性,在碎裂时会要么粉碎,要么龟裂,很少割伤乘坐人员,不必靠贴膜增加刚性和抗冲击性了。实际上,即使再好的贴膜,遇到高速行驶下的交通事故,也起不到任何作用,而小磕碰普通的汽车玻璃已经可以应付了。除非您想在几万、十几万的车上安装防弹级别的贴膜,它的价格比您的车贵。
第一:欧美人确实有自己享受,而让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环保责任的嫌疑!
我5号刚从美国LA附近的ANAHEIM回来(那几天我的帖子大家可以注意一下,有的是中国时间的午夜、甚至凌晨发布的,那个时间是我午饭、下午休息期间,在会议中心的无线上网区发上来的),在那里待了大约一星期,公务出差,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去待1-2周,去年是Orlando,前年是New Orlean,大前年是三藩市!我去年还去过澳大利他的墨尔本和悉尼参加交流活动,去年盛夏的时候去过德国的法兰克福参加展览会。
这几次的旅行经历告诉我,美国人、欧洲人尽管在研发节能材料、节能产品方面走在前面,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欧美人从未真正考虑过节能环保的问题,他们的生活方式绝对是高碳排放的!
举例来说,绝大多数美国人开排量2.0以上的车,等于和大于3.0排量的皮卡、SUV更是多见。号称节能的混合动力车普锐斯在欧美的保有量非常有限,我就见过一辆,而且还是改装过的,发动机轰鸣而过。SMART那类小排量车纯粹是应环保概念而生的应景产品,对于美国人而言,把自己塞进SMart,纯粹受罪!因此,美国人把那东西当玩具的。大街上跑的都是大排量的家伙。
就贴膜而言,美国绝大部分车确实没贴膜!不管是正面还是侧后面,美国很多州法律禁止。特别是移民或多种族混居比较多的堪萨斯、马萨诸塞、加州等地方。
对于暴晒问题,美国人的解决方式有两种,一是采用传统的物理方式,停车后在车辆的前侧挡采用车内的轻便遮阳、反射板,另一种是较为昂贵的紫外线遮挡喷剂,这种无色的喷剂喷涂在玻璃内表面,可以隔绝70%以上的紫外线,可以隔绝45%以上的红外线,但是不阻挡可见光。这种喷剂单价比贴膜便宜,但是每年都必须补充,所以总体成本高于贴膜。
美国加州以阳光明媚著称,盛夏时节,把车停在沃尔玛的停车场一个小时,车内的温度可以把人活活烤死,美国人大多采用上述两种方式。
另外,美国人可不怕费油,热就开空调,而且,开得大大的!美国的汽油含税,加油后就不需要支付而外的车船税,也没有什么过桥过路费,大片的公共停车场也免费,因此,美国人开车很少像中国人这么考虑问题。
环保节能?呵呵,普通美国人暂时不会考虑的。他们的路灯是从晚上五点开到早上五点的,不管光线情况如何。他们的酒店和餐馆是彻夜亮灯的,不管是否有顾客,看上去繁华,甚至奢华。
所以说,欧美人的生活方式,中国人学不来,学来了,地球就糟糕了!
第二,如果考虑公益意义上的环保,贴膜并不环保。为什么?贴了膜,自己省了油钱,自己环保了。可是,贴膜的生产过程是高污染!比造纸业对环境的危害更大!贴膜还是不可自然降解的材料,和塑料袋是一个意思。全世界92%的汽车和建筑贴膜生产在发展中国家,因为高污染,发达国家不接受这样的工业生产企业存在!全都轰到发展中国家来了,中国是重灾区!这个是去年世界膜协会公布的数据,我的帖子里有协会网址,大家可以查。另外,贴膜增加了车窗玻璃的反射率,造成更严重的光污染问题。大家可以查光污染是怎么回事。
第三,确实买不到这么便宜、且足够效果的膜。可是4S店送的膜多少钱?买个我车的销售说实话,送的全车膜加上脚垫和香水,不到200块钱!我的帖子不能帮助大家去获得价格便宜的膜,但是可以告诉大家真相,是否愿意贴膜仍然是自取所需的。
车膜的隔热效果是和透光率成反比的,这和加钱无关,因为要实现高隔热只需要添加染色剂涂层就成。高价膜的作用其实主要体现在防爆功能上面。这就就是真相。
所以如果只是为了隔热,几千块的和几百块的区别不大。
事实上,在车窗上贴膜既没有实际意义,也不符合法律规定。
来自国家玻璃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的信息显示,汽车出厂前都经过专业的检测认定,绝大多数汽车玻璃的隔热、防紫外线、防爆水平均已经达到人们的需要。我国在2004年10月1日就规定,“前挡风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允许小于70%,所有车窗玻璃不允许张贴镜面反光遮阳膜”。
为此,2005年,上海市明文规定,禁止在机动车车窗上贴膜。济南也明令禁止出租车贴膜,并禁止私家车在前挡风玻璃和驾驶席周围贴膜,否则年检时不能通过。
有些车祸贴了防爆膜又能管多大用
发了这贴希望卖车膜的不要拍砖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1-21 17:54    IP属地:未知

这个十分赞同,跟在贴膜的车后面真的挺不舒服的!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1-22 13:45    IP属地:未知

国内也快要制订类似的法律法规啦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iPhone版 发表于 2016-01-22 22:36    IP属地:未知

我就不想贴的,老公非要贴!怎么说都不听!赶紧出台规定!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1-23 10:42    IP属地:未知

唉,无知的楼主,打个简单的比喻,非洲人不穿棉袄,你就不准俄罗斯人不穿棉袄么?再说了,你自己的帖子也说了,国外不准贴膜是因为枪支泛滥,贴膜可能威胁到警察的安全,中国你见过几个敢带枪支上路的?中低档车的玻璃毫无隔热性,30几40度的天气就应该让太阳毫无遮拦的晒?把黄种人晒成黑人,把内饰的寿命从10年晒到三五年你就觉得这样很划得来?像你这种言论很明显就是死赖着4S送了膜,占了小便宜发现被坑了才说出这样无知的言论吧
爱生活,爱贴膜~~~~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1-23 17:07    IP属地:未知

果然有贴膜厂家出来反对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1-26 10:40    IP属地:未知

引用 蓝调涅槃 于 16-01-23 17:07 发表的回复
果然有贴膜厂家出来反对了
并不是别的原因,主要是我最鄙视这种贪了小便宜不讨好然后死命骂娘的人,好比我去地摊上花几十块淘了一个LV的包包,用了几天坏了,然后去各大论坛各种黑,说这个品牌的包包质量很差之类的话,这种人就是赤裸裸的无知小人
爱生活,爱贴膜~~~~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1-26 10:53    IP属地:未知

引用 三湘贴膜boy 于 10:40 AM 10:40 发表的回复
并不是别的原因,主要是我最鄙视这种贪了小便宜不讨好然后死命骂娘的人,好比我去地摊上花几十块淘了一个LV的包包,用了几天坏了,然后去各大论坛各种黑,说这个品牌的包包质量很差之类的话,这种人就是赤裸裸的无知小人
不过我怎么觉得楼主说的有道理,起码香港不也禁止贴膜吗。
邂逅的瞬间,我站在你的面前,只是个陌生人。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1-26 11:37    IP属地:未知

引用 思航乐乐 于 16-01-26 10:53 发表的回复
不过我怎么觉得楼主说的有道理,起码香港不也禁止贴膜吗。
香港为什么禁止贴膜?不是因为不安全,是因为防止政府官员在车内进行非法勾当,你自己去查一下就知道了,再说,现在国内的车基本上玻璃都没有防紫外线和防爆的功能,进口豪车都有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但是一般十几万的车不可能有,我的意思不在抨击楼主一个人,我只是觉得如果你觉得没必要,用自己实际行动来做就行了,而不是发这种可笑的言论,我还觉得夏天太热大家没必要穿衣服啊,全在大街上裸奔多好,凉快又养眼,但是你见过谁去论坛说这种话吧
爱生活,爱贴膜~~~~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5-04 11:57    IP属地:未知

楼主说的很有道理,也很专业,也许是触碰到了某些行业的“蛋糕”,但是我觉得,消费者的消费习惯都是商家媒体长期教育出来的,消费者基本都是看表象,不可能向楼主这么专业的去看待这个行业。中国没有那么多乔布斯,你不能改变消费者,那就选择适应,消费者需要什么,你给他什么就行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