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4-01-07 15:35 IP属地:未知
查看 4.4W | 回复 0
刘健真该学学李玮锋
2007年10月21日世预赛资格赛中国7-0缅甸首次为国家队出场的刘健进球后和李玮锋庆祝。
刘健转会成了悬案,但非议之中,大家谈论更多的怎么是青岛中能和广州恒大两家俱乐部呢?竟然少有从情感上倾向刘健,哪怕是同情。为什么一桩人事劳资纠纷,当事人的命运却貌似不及俱乐部的利益?刘健的国家队队友,老大哥李玮锋几次转会,怎么都没闹过纠纷呢?
人在江湖飘怎能不挨刀?身在职场必须谙熟潜规则,因为这是圈子里的共识,难怪广州恒大始终默不作声了。从目前刘健出示的合同来看,只能证明他在过去两年确实和青岛中能有合约,但并不证明日后没再续签;而青岛中能出具的合同如果是真的,那就证明刘健违约,媒体即便质疑这是“阴合同”,但也是君子之约。这就好比你在单位工资条上可能就是个最低生活保障,奖金、绩效、才是老板兑现给你的报酬,但你最后只拿工资条做证据,整个圈子都瞧不起你,很难再找到新东家的大门。恒大之所以不发声,一怕言多语失,对刘健不厚道,也恐自己蒙鼓里,是刘健不仁义,恒大不说话就不担责。
而刘健晒合同这件事,似乎突破了潜规则的底线。足球场外无外乎有两件事三缄其口:一是更衣室的故事,二是合同上的数字。大佬的底气是靠比赛玩命来的,不比谁更土豪。如今东家罹难,大佬出逃,不让我好过,你也别好受,这是人之常情。如果李玮锋前些年也只为自保和东家撕破脸,恐怕下场也会鱼死网破,刘健真该学学李玮锋。
刘健真该学学李玮锋
2008年1月31日,中国队抵达迪拜备战与伊拉克队的世预赛,李玮峰与刘健走出机场。
首先,武汉当年的处境和青岛有一比,都是中超的“二姨夫——甩货。”如果当初李玮峰也像今天的刘健这么干,光谷照样也能破罐子破摔,毕竟你还有合约没有完成,给你来个“癞蛤蟆爬脚面,不恶心人它各应人。”好在李玮锋聪明,第一时间主动提出无论去哪,都愿意自掏腰包补偿光谷,到最后,人走了,究竟有没有给光谷钱谁都不提了。
第二,李玮锋从韩国转会泰达,整个过程可比刘健曲折多了。李玮锋合同尚有一年情况下,意向俱乐部必须要先和水原三星接洽。先是徐明亲自过问并给李玮锋打电话,之后竟然把部分转会费用先行支付给了水原三星。按说大连实德够意思,但是李玮锋却非常职业,即便俱乐部同意,也要征求本人的意见愿不愿意。李玮锋后来说:“人不能光看钱,大连有诚意,但做法对于其他俱乐部来说起点不公平。”但是李玮锋的坚持也是有代价的,他首先表态,俱乐部因与大连实德毁约产生的一切费用自己愿意补偿,并且答应老东家提出的最好不在K联赛转会的要求。水原球迷当时对俱乐部抛售李玮锋的怨气很大,如果转会到竞争对手阵中,势必伤害俱乐部的声望和球迷的感情。最终,李玮锋选择了按规矩办事的天津泰达,但合同和待遇并不是最理想。
刘健真该学学李玮锋
2013年10月12日,青岛中能队主场以4比1战胜天津泰达队,刘健与李玮锋在比赛中争顶头球。
此外,上赛季的青岛中能和天津泰达同为保级球队,泰达比中能更为艰难,这两家俱乐部也都早早开出优厚条件挽留球员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但李玮锋却坚持不背叛球队也不背叛自己,他在公开场合稳定军心避谈合同,但在私下明确要等俱乐部保级上岸后才会续约。我猜这件事情,中国足协很有可能会“依法办事”,如果闹到国际足联,“阴阳合同”或许有可能适用于西方法律“程序公正”,刘健胜出,但万一败诉,恒大输的是钱,刘健输的是人。
刘健学李玮锋什么?李玮锋历次转会目的非常明确,要的不是钱,是位置,而且坚定地让别人都不好意思拒绝,同时给自己留了退身步,老东家笑脸相送,新东家高接远迎。现在,刘健真该问问自己,这么折腾一通,你究竟想要什么?刘健和李玮锋的例子告诉中国球员,如果当真想投诚,是不是你得先拿出诚意来,丑话先说头里,工作做在前面呢?因为中国球队他玩不起,所以中国球员你赌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