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5:一早起来,出发走S60合那高速进入云南。这条高速隧道特别多,有点像秦岭的高速。但每条隧道建设的都很精致,无论长短,看上去建筑标准都挺高。想到基建狂魔这个词


靖西服务区。好奇怪啊,上午八点多了,服务区除了服务人员和我们,一个人一辆车也没有。

一个隧道-----

接一个隧道(我不专业,称它为半敞式隧道)。这在青藏川不鲜见。
进入云南后我们沿G80广昆高速转走S206专线去了普者黑。
普者黑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境内,距县城13公里,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AAAA级。景区总面积388平方公里,核心景区165平方公里,属于滇东南岩溶区,是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以“水上田园、湖泊峰林、彝家水乡、岩溶湿地、荷花世界、候鸟天堂”六大景观而著称。景区内普者黑村是2013湖南卫视大型亲子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第三个外景的拍摄地。 但我们知道它是从中国地理杂志。
傍晚到了普者黑,找了间景区小镇的客栈住下,晚饭吃了火锅鱼。
D16:畅游普者黑。普者黑主要有两大景区,一个是摆龙湖景区,一个是舍得草场景区。我们转悠的主要是摆龙湖景区。

摆龙湖单桨舟。

湖上渔舟。

湖面上看普者黑村。其实村里有很多临湖的客栈,小住几日是非常惬意的。

垂钓者。有这么好的垂钓环境,羡煞我也。

村头的亭桥。看出游客多了吧。

有没有点漓江山水的意思?

下雨了,我们觅得一座很安静的临湖客栈午餐休息。闹中取静,感觉真的很不错。

雨不小,但山水静的只听见雨打的声音。其实我有个感觉,普者黑更是一个适合淡季休闲的地方。旺季人乌央乌央的。我们发呆的这个客栈,旺季五百元一天,淡季二百元一天,餐饮价格淡季比旺季也实惠很多。出景区住丘北县城,几十元一天的客栈很多。

普者黑著名的荷花鱼,其实就是一种鲤鱼。味道真心不错,客栈掌勺的小伙子手艺也真心不错。
从普者黑出发,走S206省道直奔云南文山,带着老兵情节,去麻栗坡看看老部队1984年至1985年对越轮战的地方。晚上住在文山,用jeep全境界公众号预约了文山4S店,给坐骑做了保养。
D17:去了麻栗坡烈士陵园、对越自卫反击战纪念馆、战时师、团两级机关驻地、老山主峰。

凭吊了在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战友。这个陵园好像安葬的不仅是自卫反击战的烈士,还有在其它战斗和国防建设中牺牲的官兵。

彼时彼刻,想起当年某团3营7连连长傅永先。这个大个子我很熟悉,在师、团机关工作时常去他们连队,对他的印象是:人很憨厚,工作任劳任怨,但晋职很慢。他于1985年在李海星高地为掩护身旁的通信员,被越军炮火击中牺牲。我曾在网易数字烈士陵园为他建过一个灵堂,但后来找不到了。

坪寨,当年师部驻地。(选自老婆手机相册)

白石岩,当年某团团部驻地,因为我在这个团工作过,所以特地去看看,找到这个地方很不容易,一路上通过微信、电话问了很多当年参战的战友。

路上遇见的雷区。

老山主峰(选自老婆手机相册)。开车上老山主峰的盘山道上,遇到边防部队一个哨位,两位全副武装的士兵看看我们问:老兵?我回答:是的。士兵让出通道,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说,欢迎老兵回家。当时就有一种要泪奔的感觉。

拍一张越方的照片,料他小鬼子不敢放冷枪。嘿嘿。(选自老婆手机相册)

主峰阵地的屯兵洞。

老山主峰下来,天色已晚,我们选择了天保口岸所在的天保镇住下。这个地方在当年可是前线。(选自老婆手机相册)
D18:走S210省道-蒙文砚高速-锁蒙高速公路-S214省道,到元阳梯田景区。红河哈尼梯田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元阳梯田核心区,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与整个红河哈尼梯田同为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特殊地理气候,同垦共创的梯田农耕文明奇观。2013年6月22日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整个红河哈尼梯田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5处世界遗产,使中国超越西班牙成为第二大世界遗产国,仅次于意大利。

路过个旧,进城去办点事。

下午到了元阳梯田景区。还没找住处,先去看了几个景区,各种拍照。

这里有个小插曲。元阳梯田老虎嘴景区入口因为塌方封闭了,我们问附近的几个哈尼族妇女有没有其它入口,她们说有。最后我们付了点辛苦费,由她带着我们从她们村子里绕了进去。(选自老婆手机相册)

从老虎嘴出来天都黑了,晚上抹黑找住处费了点劲,最后意外地在一处面向风景地段,找到一个很精致的小客栈还有一间空房间,东向一面落地玻璃墙,早上可拍日出。
D19:早上赶早继续游览梯田景观,补了几张航拍片,就继续出发了。

航拍看梯田。

其实,看元阳梯田的最佳时间是一月份,那时放水平田但还没栽种,天色下反光更有层次感。

比如像这一小块。
当天上午出发离开元阳,计划走S214省道-通建高速-S319省道-G5601-G56杭瑞高速,到瑞丽(西双版纳去过了,掠过)。这中间肯定要宿营一晚,在哪宿营不预先定,路上的情况不好说,走走看。

路上的风景不错过。(选自老婆手机相册)

路途的美食也不错过。街边小摊:烤肥肠、烤豆腐,最后没过瘾,我又单独来了碗荤汤米线。

高速公路服务区露天座查找行车路线。座上的饭菜是我们自力更生的。(选自老婆手机相册)
过了昆明滇池,天就暗了下来。前面是安宁市,我们当即决定在安宁住下。
D20:一天一口气跑了八百多公里,到达祖国的西南边陲城市瑞丽。

在瑞丽住下以后去附近的美食街找食吃。

要了份泰国火锅,可服务员是缅甸姑娘。我问火锅里有什么,她笑眯眯地用手机打了个价格给我看;我问你这一锅包不包括蔬菜,她马上指了指店名.....完全不得要领。(选自老婆手机相册)
D21:主要是在瑞丽逛了口岸、村寨和自然风光。

瑞丽口岸的国门。瑞丽口岸目前是中缅边境口岸中人员、车辆、货物流量最大的口岸,其东、南与缅甸棒赛、木姐、南坎三个城市相毗邻,东有畹町经济开发区国家一级口岸,西有章风二类口岸。十多年来瑞丽口岸边民互市贸易、边境小额贸易、一般贸易有了长足的发展,出口商品达2000多种,进口200多种。不少中国商品通过缅甸转口到孟加拉国、泰国、新加坡、印度和中东国家,国外各种商品也源源不断通过瑞丽口岸进入我国内地。瑞丽口岸2009年取消了内地居民因私首次出境必须在外国驻华使领馆办理签证的限制。

畹町口岸。口岸国门及联检大楼正在建设,这是临时的。畹町是中国的西南门户,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在此抵抗过日本侵略军。畹町口岸与缅甸邻邦一河之隔,与缅北重镇九谷市隔河相望,系我国通往缅甸及东南亚的咽喉,属国家一级口岸。

瑞丽街头的来自西方国家的年轻人,足见这是个开放的城市。(选自老婆手机相册)

畹町口岸附近的街道。

到中缅边境的银井村看“一寨两国”。

栏杆那边就是缅甸村庄芒秀了。

中国边民的住宅。

寨子里的年轻人,看着不像土著,一问,外面打工锻造过的。(选自老婆手机相册)

从畹町出来,去游览了瑞丽附近的莫里热带雨林。这是我们走在路上发现的景区。

雨林里的水系。

雨林瀑布。
看完雨林,我们走瑞陇高速到陇川转S233省道,沿大盈江风光带去腾冲。

风光带景色。

S233省道路边的玻璃栈桥观景台。

去腾冲的途中,走上一条石板山道,没有标号,体验不一样的味道。

山间温泉客栈小憩。
晚上,我们入住了腾冲和顺古镇。和顺镇位于腾冲城西南4公里处,古名“阳温墩”,由于小河绕村而过,故改名“河顺”,后取 “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今名和顺镇。全镇人口6000多,而侨居海外的和顺人则达12000多人,是云南著名的侨乡。
和顺古镇其封闭、传统、安定的环境,完整地保留了中国明清文化的特色,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虽然和顺古镇都在开客栈搞建设,但是走进和顺古镇的一刹那,还是显得安静祥和,没有喧嚣。这里曾是马帮重镇、古“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各种外来文化在此交融。
和顺还是避暑圣地,我们同客栈的两家人,都是在此居住了月余了。

和顺镇口。其实它的入口有好几个,真个正式一点。

牧归的村民。

古镇古街。

厚重的历史遗陈和轻快的现代气息。

历史积淀很深重的和顺图书馆。
D22:我们去了腾冲热海和国殇墓园。
腾冲热海是中国第二大热田,由热海石、大滚锅、浴谷、怀胎井、珍珠泉、美女池等构成,最高水温达102度,是中国地热疗养的最佳之地。热海景区以黄瓜箐、澡塘河、硫磺塘为中心,气泉热泉很多,其中最为壮观的便是大滚锅。

还没靠近,就感觉腾腾热气。

著名的大滚锅。注意到那个像大斗笠样的东东了吗?下面是个大泉坑,专门给游客煮鸡蛋的。
腾冲国殇墓园位于云南腾冲西南一公里的叠水河畔小团坡下,占地80余亩,是为纪念抗日远征军阵亡将士所建,1945年落成,是全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宏大的远征军抗日烈士陵园,1996年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由国家拨款大规模修善。

寂静的烈士墓地。

在我眼里,但凡为抵御外敌,英勇无畏,流血牺牲的,不分党派,无论古今,都应该是民族的英雄,值得我们敬仰。

我注意到先后有两对父子,父亲都在对儿子认真动情地讲解内容,倾诉爱国情怀。中国依然还有我们这代人的父辈们那样的父亲,天佑中华!

这也是一对。
D23:我们一早退了客栈的房间,出发去腾冲火山公园和北海湿地,然后从那里走S10保腾高速转G56杭瑞高速到保山住宿。
腾冲火山地质公园位于腾冲梁河县境内,是我国四大火山群之一,共有97座新生代火山堆。整个火山群面积达221.36平方公里。特殊的地质结构,形成了“十山九无头”的奇异火山地貌,火山锥、火山熔洞、熔岩石地、火山湖、堰塞瀑布、柱状节理规模宏大,分布集中,类型多样,保存完整,其规模和完整性均居全国之首,有较高的科考和观赏价值,被誉为“火山地质博物馆”。

无人机镜头下的火山口。

高空俯瞰我们来的路。

北海湿地距城12.5公里,是1994年12月国家首批公布的全国33处国家重点湿地之一,也是云南省唯一的国家湿地保护区。湿地四面环山,地理位置特殊,属高原火山堰塞湖生态系统,大片漂浮于水面的陆地,犹如五彩缤纷的巨型花毯,具有生物多样性复杂、生产力极高的特征,也具有极高的生态旅游观光价值与科考价值。

无人机拍摄湿地上的野禽。

该同学撑着草船想起当年农村插队时中午不休息在河里玩船的往事,不肯上岸了。
D24:休整一天,难得的休息,好好享受。
D25:吃好了,睡足了,开始走230省道转S228省道,沿着高黎贡山脊和怒江向北,由新滇藏公路,也就是越野自驾游车友们最热衷的丙察察线,去西藏。

怒江沿岸的景色美不胜收,可以说几百公里一路都是风景。

观景台上看湍急的怒江。

怒江岸边埋锅造饭。

远处高黎贡山腰的村寨。

怒江上的索道桥。
晚上宿营福贡县。
D26:继续沿着高黎贡山脊和怒江北上。过了福贡县,遇上S228省道大修,从此一直到丙中洛,行车极其艰难。

这样的路面算是很幸福哦。

勇敢的小奥拓。

头顶上还时常掉下石头。

但远岸的景色还是很养眼的。
路况基本上耗时长,里程短,到贡山独龙族自治县,天就黑了,只好住下,贡山到丙中洛这五十公里左右的路程就留待第二天了。
D27:本想到独龙江乡去探访,无奈当地政府封山了,外地车辆和游客一律禁止进入。酒店老板出主意说,可以花钱搭当地人的车进去,但有被查扣的风险。钱是小事,不想惹麻烦,我们想想算了。直接去丙中洛吧。那儿是丙察察线的起点,我们向往已久了。

出贡山县城才十几公里,就遇上塌方,本来就全线修路,这下就更龟速了。在这一等就是几个小时。

耐心,看看景吧,从护坡上朝下张望,怒江湍急。

堵到午饭点,支起桌椅,把午饭给解决了。感谢大厨现场快速把饭菜弄出来了。就餐环境不太好哇。

下午,看见这座桥,终于到达丙中洛了。

美丽的风景让我们忘却了一路的辛劳。

赶紧在这标志性的石碑前打个卡。据说今年夏天塌到江里去了。相信能重新立起来。

傍晚的丙中洛小镇。该镇为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辖镇,位于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北部,北靠西藏察隅县察瓦龙乡,南临捧当乡,东接德钦县燕门乡,西邻独龙江乡。从此出发到西藏察瓦龙,再到察隅,就是著名的天险-丙察察线。不过现在道路条件好多了,不再是越野爱好者们最初穿行时那么“高端”了。

酒店客房窗户外的风景。在丙中洛,我们记忆尤深的是晚饭那盆炖鱼,冷水鱼类,味道那个鲜美,大大的一条全给我们吃了。
未完待续。
第四楼,我们进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