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奥迪A6L论坛 >  ===2.0T FSI改装ECU全攻略===

发表于 2008-01-02 23:47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老大6810 于 08-01-02 11:22 发表
眼泪哗哗的 老猫总要我给出Size,现在没有拆开,不知道,不如我先给一个自己身上的尺寸,长度××cm,直径××毫米。
看起来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Yes,不用问了。
老大提供的这个尺寸要金子做了,叫做“金X不倒”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1-03 08:32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老猫钓鱼 于 08-01-02 23:43 发表
应该没有问题的,我们现场用的好多冷油器都是铜管
简单估计了一下,按紫铜方案土制出来的“中冷管”比原厂的中冷器效果都要好。第一是铜的导热系数几乎是铝的2倍,第二是增加的鳍片面积应该不小,而且鳍片不容易被灰土沾住,能始终保持比较好的散热效果,不象原厂的中冷器,几乎全部尘土沾住了,散热效果大打折扣。还有这根管子就在大嘴的下面,通风条件确实不是一般的好。
下次请老田帮我把管子拆下来,量好尺寸,就拜托老猫帮我做一个了,如果这根管子有效果,我看软件不做,改做“中冷管”生意去了。这年头软件不好做啊,呵呵。跟发小广告的一样,站到堵车的路口,见了开带T的车,就上去推销一下,尤其是2.0T的车,实在不买,送他一根。
[ 本帖最后由 老大6810 于 08-01-03 08:39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1-03 11:34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老大6810 于 08-01-03 08:32 发表
简单估计了一下,按紫铜方案土制出来的“中冷管”比原厂的中冷器效果都要好。第一是铜的导热系数几乎是铝的2倍,第二是增加的鳍片面积应该不小,而且鳍片不容易被灰土沾住,能始终保持比较好的散热效果,不 ...
没有问题,老大安排的工作,立即执行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1-05 18:26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老猫钓鱼 于 08-01-03 11:34 发表
没有问题,老大安排的工作,立即执行
先提供些大概信息,请老猫做进一步的可行性分析:
1、管子的尺寸和形状:管子直径大概50mm,长约60cm以上,具体多长还没有看到头,铝合金材质,中间是笔直的,两头与橡胶管接头的地方应该是弯的,笔直的部分大概有40-50cm;

2、位置:位于水箱和空调散热器的正前方,靠近底护板的位置,管子的前方离保险杠大概有5cm以上的空间,管子的上方有很大的空间,估计在30cm以上,管子的下方是底护板,估计空间非常有限,管子的后方是空调散热器,空间非常有限。如果要加鳍片,应该在管子的前方和上方加。

3、管子的正前方是大嘴的下沿,通风条件非常良好。

想象一下鳍片的方案:应该加在中间40-50cm的笔直部分,大概鳍片的形状如下:管子的下部和后部基本没有鳍片,前部约3-5cm,上部可以加到15cm以上。鳍片的密度可以稍微小一些,鳍片之间3mm左右的间距,避免灰尘和杂物积累,影响散热。

如果采用在已有铝合金管子上加银质鳍片的方案,铝合金管子和银质鳍片之间如何无缝焊接是个关键,如果接触不好,会影响热传导,效果不好。估计老猫应该有合适的方案。银质鳍片比较软,如何避免在安装过程中和使用过程中,因为外力导致变形是个问题。也许需要在鳍片之间增加强化的连接。

如果采用紫铜的方案,焊接问题相对简单,铜管的厚度可以稍微小些,降低重量,提高散热效果,估计散热效果会比银质鳍片方案更好,鳍片的强度也足够,不会容易变形。
在原来的铝合金管子上增加银质鳍片的方案,优点是安装简单,不影响原进气管道的设计,但是银质鳍片的强度问题,铝合金和鳍片的焊接问题,和成本问题是要考虑的。如果采用全紫铜方案,估计散热效果会更好,但是管子的加工比较复杂,尤其是两头的接头部分,以及弯管部分,和固定架应该有些难度。
请老猫费心再做可研分析。
[ 本帖最后由 老大6810 于 08-01-05 18:35 编辑 ]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1-05 18:32    IP属地:未知

ding  !!!!!!!!!!!!!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1-05 18:41    IP属地:未知

...............................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1-05 19:48    IP属地:未知

给车子内部做手术,不会但帮顶。
害怕噪音和沙尘暴,劳斯来斯的敞棚也不要。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1-05 21:23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bobkang1 于 07-01-26 21:56 发表
上海ABT可改  提升至200匹 大约8000
怎么联系,我的是2.0T 6MT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1-05 23:09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simontaifa 于 08-01-05 21:23 发表
怎么联系,我的是2.0T 6MT
来北京改不用那么多米可以省下不少再改点其他的东西。
老田 - 个性化定制改装您的奥迪座驾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1-06 11:25    IP属地:未知

根据改装后的基本数据,计算压力和流量值,并在K03的Compressor Map找到对应的点,判断涡轮是否处于健康状态。

一、基本数据:
1、3000RPM时持续增压是1.3bar,即19.11psi,6500RPM时持续增压是1.2bar,即17.64psi
2、环境温度为70F约为20摄氏度,intercooler之后的进气温度设为130 F
50摄氏度
3、发动机2000cc,约和122立方英寸
4、假设大气压力是14.7psi,经空滤的大气压力下降到13.95psi,中冷器压力损失2psi

二、计算发动机6500RPM时的情形

这个转速正好是CVT变速箱换档的最高转速。

Pco (涡轮出口压力)=增压值 + 经空滤的大气压力 +中冷器的压降 = 17.64 + 13.95 + 2 = 33.59psi

Pr (压力比) = Pco/经空滤的大气压力= 33.59/13.95 = 2.41

Di = (增压值 +经空滤的大气压力) / [ R * 12 * (460+进气温度)]
= (17.64+13.95) / [53.3*12*(460+130)]= 0.0000837123lb/in3

R=53.3是个常数,12是为了将单位转成英吋
(这个计算例是直接从书上抄过来因为涉及惯用单位所以像华氏温度和英吋等都保留以免换算错误常数也会不同. 温度加460是为了把华氏转成绝对温度)

Mf (空气流率) = 密度* 排气量(cubic inches) * (rpm/2) * VE
=0.0000837123 *122 * (6500/2) * 0.8 = 26.55 lb/min

在此排气量转成立方吋,VE取为90%中低转速下的乐观值考虑到高转速时气缸的充气效率比较低,所以取0.8

CMf (修正后的空气流率)
= Mf *√(545/545) / (大气压力/修正后的进气压力)
= 26.55 * √(545/545) / (14.7/13.95) = 25.2 lb/min

在这里,流率依据温度和压损做修正

好了,两个关键的值: 压力比=2.41、流率=25.2 lb/min 合0.082m3/s

三、计算发动机3000RPM时的情形

这个转速正好增压值最大的转速。

Pco (涡轮出口压力)=增压值 + 经空滤的大气压力 +中冷器的压降 = 19.11 + 13.95 + 2 = 35.06psi
在此,中冷器压降取2psi,算是乐观的估计

Pr (压力比) = Pco/经空滤的大气压力= 35.06/13.95 = 2.51

Di = (增压值 +经空滤的大气压力) / [ R * 12 * (460+进气温度)]
= (19.11+13.95) / [53.3*12*(460+130)]= 0.0000876077lb/in3

R=53.3是个常数,12是为了将单位转成英吋
(这个计算例是直接从书上抄过来因为涉及惯用单位所以像华氏温度和英吋等都保留以免换算错误常数也会不同. 温度加460是为了把华氏转成绝对温度)

Mf (空气流率) = 密度* 排气量(cubic inches) * (rpm/2) * VE
=0.0000876077 *122 * (3000/2) * 0.9 = 14.42 lb/min

在此排气量转成立方吋,VE取为90%中低转速下的乐观值

CMf (修正后的空气流率)
= Mf *√(Compressor进气温度/环境温度) / (大气压力/修正后的进气压力)
= 14.42 * √(545/545) / (14.7/13.95) = 13.69 lb/min

在这里,流率依据温度和压损做修正

好了,两个关键的值: 压力比=2.51、流率=13.69 lb/min,合0.043m3/s

四、分别根据3000RPM和6500RPM时压力比和流量值,在K03的Compressor Map上找到对应的点,发现3000RPM时落在Surge line之外,也就是说3000RPM时,以引擎需要的空气流量,增压值有点偏高,可以适当降低低转速时的增压压力,6500RPM时落在合适的位置,处于健康状态。

[ 本帖最后由 老大6810 于 08-01-06 11:31 编辑 ]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55.54 KB)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