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北京论坛 >  美国发展以硬杀伤拦截来袭导弹,提高飞机生存力的主动防护技术

发表于 2021-12-03 23:01    IP属地:未知

热焰弹已过时?美国空军开发新型战斗机微型自卫弹药
2019年10月28日 18:43:45
来源:炮火笔记
https://mil.ifeng.com/c/7r8lUB470fq
空军研究实验室(AFRL)于今年6月19日在位于佛罗里达州的埃格林空军基地举办了一场秘密的“工业日”会议,为“即将到来的微型自卫弹药(MSDM)的竞争”项目做准备。
会议期间,空军研究实验室(AFRL)弹药局战略规划和集成分部向大约120位行业代表简要介绍了“MSDM持续开发”的工作范围。此次会议表明,防御性空射拦截器项目正在逐步接近现实。2015年,美国空军最后一次公开讨论MSDM项目,空军研究实验室预测MSDM将于2023财年服役。MSDM项目当前的时间表尚未披露,但已向4家公司授出一系列合同,表明项目正在取得进展。
2015年,空军研究实验室授出了首个MSDM概念研究合同,一年后又授出了多个概念优化合同。洛马公司和雷神公司所签订的导弹开发工作合同中,就包括了持续到2021年初的MSDM的研发工作。诺格公司也获得了一份持续到2020年末的合同,合同内容是开发MSDM导引头并促进该技术的成熟。
一旦列装,MSDM就会随着空军计划部署的新一代空中优势飞机,改变战斗机防御导弹攻击的方式。10月初,空军的“下一代空中优势”项目发起了“数字世纪系列”倡议,该倡议令人回想起20世纪50年代的创新时期,当时正是一系列第二代喷气式战斗机的开创时期。
为了支持未来的机队,美国空军已经启动了相关的先进动力、传感器和武器项目。相关的武器项目中,空军已经披露了洛马公司的AIM-260超远程导弹项目,计划于2022年部署。同时,空军研究实验室的“空中对抗科学与技术(CAST)”项目的研发工作也在悄然开展。CAST项目最初被称为“小型先进能力导弹(SACM)”,现其概念已扩展,同时涵盖了SACM和MSDM。SACM可能已经激发了雷神新发布的“游隼”导弹与洛马公司有6年历史的CUDA导弹之间的竞争。
不同于AIM-260、“游隼”还是“库达”,MSDM项目不是要开发进攻性武器,而是要研制防御性导弹。除了持续投资防御性定向能系统,MSDM项目的投资是空军研究实验室对当前日益复杂的防空系统和远程空中拦截导弹发展现状的应对举措。”
此前,美国空军曾向麻省理工学院(MIT)的航空航天学院提出研发一款名为“萤火虫”(Firefly)的微型无人机,该机直径不超过6.35厘米、长不超过43.18厘米,由战斗机在空中发射后,可以用0.8马赫的速度飞行2~5分钟。
按照设想,“萤火虫”无人机可以充当诱饵,为战斗机提供掩护。按照“萤火虫”的飞行特点,可以充当战斗机的应急自卫式空投诱饵,平时以多架集束式装于专用吊舱中,如果敌方雷达锁定了战斗机并发射导弹,“萤火虫”即可以单枚或多枚集群形式投放,5min左右的飞行时间也足够抵御防空导弹的一轮攻击。
“萤火虫”微型无人机。
此外,在2019年巴黎航展上,欧洲导弹公司(MBDA)曾展示了一种重10千克、长度不足1 米的硬杀伤性反导拦截器。
但是,不论是MSDM、“萤火虫”或是MBDA的这种拦截器,它们都存在一个同样的问题,即需要占用作飞机至少一个挂点,从而减少了弹药或副油箱的挂载,对作战本身会有一定的影响。因此,MBDA认为,尽管火箭发动机和制导系统等都可以做的更加小型化,但箔条、曳光弹和其它先进的红外对抗手段依然会长时间有效。
当然,对于加油机和运输机这样的大型平台,其对外挂点的占用要求不明显,因此类似的主动自卫系统也是一种选择。例如美国海军在2018年发布了一项信息征询书,要求为类似P-8A飞机的大型货机或巡逻机提供一种硬杀伤反导对抗系统。但到目前为止,海军还没有采取进一步行动来发展这一概念。
[ 本帖最后由 xuser18881082 于 2021-12-3 23:02 编辑 ]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1-12-03 23:07    IP属地:未知

这难度够大的。来袭导弹与拦击弹相当于针尖怼针尖。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1-12-04 00:00    IP属地:未知

拦截弹弹体直接碰撞(HTK),这个大家也都知道,就是取消拦截弹的战斗部,直接靠弹体动能撞毁来袭导弹。美帝对这个也特别感兴趣,好像上面提到的小型先进能力导弹(SACM)、微型自卫弹药(MSDM)都准备采用这种方式,其主要原因应该是这类导弹体积都很小,比较容易在隐身战斗机的内部弹舱内携带,并且可以成倍增大携弹量。
------
动能拦截弹的优点,不是体积小吧,应该是对发射拦截弹的本机比较安全。要是用爆炸破片拦截弹,虽然对制导的精度要求没有动能拦截弹的高,在距离被拦截目标几米、十几米的地方爆炸,产生的破片就能击伤或摧毁目标,但如果拦截点在离本机较近,拦截弹爆炸产生的破片很可能击伤本机,而动能拦截弹是直接把来袭目标撞飞或撞毁,使其残体弹道偏离本机,即使产生破片也不会多,对本机的威胁就小得多。
 [im g]//image.xcar.com.cn/attachments/a/day_160627/2016062709_29991e185b8f1bf902fdo0ULzSGWISBw.jpg[/im g]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1-12-11 21:44    IP属地:未知

引用 中体 于 21-12-03 23:07 发表的回复
这难度够大的。来袭导弹与拦击弹相当于针尖怼针尖。
随着技术的发展,这方面的技术难度,应正逐步得到缓解!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1-12-26 04:12    IP属地:未知

引用 波尔卡 于 21-12-04 00:00 发表的回复
拦截弹弹体直接碰撞(HTK),这个大家也都知道,就是取消拦截弹的战斗部,直接靠弹体动能撞毁来袭导弹。美帝对这个也特别感兴趣,好像上面提到的小型先进能力导弹(SACM)、微型自卫弹药(MSDM)都准备采用这种方式,其主要原因应该是这类导弹体积都很小,比较容易在隐身战斗机的内部弹舱内携带,并且可以成倍增大携弹量。
------
动能拦截弹的优点,不是体积小吧,应该是对发射拦截弹的本机比较安全。要是用爆...
你说的这个问题,美国人很早就想到了,该书中也有详细介绍!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1-12-26 16:45    IP属地:未知

针对拦截过程中破片可能会损伤飞机的问题,美国人很早就提出了安全半径的概念:

[ 本帖最后由 xuser18881082 于 2022-1-3 13:25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2-01-03 13:25    IP属地:未知

多按了几次键,发帖重复,自己删除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2-01-03 13:50    IP属地:未知

看过这书,讲的挺全挺基础的。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2-01-03 17:16    IP属地:未知

标准3的反导就是主动撞击,这需要很高的导引技术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2-01-08 18:07    IP属地:未知

引用 lsf49 于 22-01-03 13:50 发表的回复
看过这书,讲的挺全挺基础的。
有空的话,可以多在这上面讨论!作为一个老军迷,我对这些新奇技术一向很感兴趣!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