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大庆论坛 >  三级风从东到西疯狂记(哈尔滨-拉萨)408楼更新猛图

发表于 2009-09-16 07:01    IP属地:未知

帮顶。。。。。。。
不能决定生命长度,但可以控制宽度;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9-16 07:16    IP属地:未知

发贴辛苦了,等看后面的作业
不知道楼主赶往西宁的目的是什么,也许太赶时间,沿途路过的山西和西安我今年五一去过,那些丰富文化底蕴下的风景名胜错过太遗憾了
让 心 灵 去 旅 行!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9-16 07:54    IP属地:未知

西宁只是路过,目的地是拉萨,因为听说5月10号青藏线要全线大修,所以拼命赶路进藏。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9-16 22:22    IP属地:未知

2009.5.8第四天
      因为今天的路程不到800公里比较轻松,所以就没有起大早,目的地沙漠绿洲格尔木。
      我对西宁这个城市印象很好,干净整洁,这是我们吃早餐的地方好吃、地道。
*****
街心转盘道
*****
小雨中的人民公园
*****
*****
[ 本帖最后由 三级风 于 09-09-16 22:29 编辑 ]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9-16 22:26    IP属地:未知

出城路边的基督教堂
*****
多巴
*****
被国内外体育界赞誉为“铸造金牌的工厂”、“世界屋脊上璀璨的明珠”、“高原训练的风水宝地”、和“培养世界观军的摇篮”的青海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多巴镇西南2公里的大墩岭(象山)脚下,距省会西宁22公里,占地面积2645亩。是目前我国乃至亚洲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最适合耐力性项目训练的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基地海拔高度2366米,区内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南北窄,东西宽呈带状,属青海湟水河谷平原地带;年平均气温在6.5℃左右,6—9月平均气温13.7℃,平均风力1-2级;盛夏平均气温17.8℃,平均湿度70%;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9.5℃。全年主要风向为偏东风;平均气压765毫巴,较海平面缺氧25%。年平均降水量327毫米,日照时数2473小时,无霜期172天。基地所处区域四面都有高山阻挡,依山傍水,地势平坦,远离闹市区,四周麦田环抱,院内绿树成荫,形成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清新、无污染、无噪音的独特气候条件。这种独特的气候地理环境为运动队提供了优良的训练条件和舒适方便的生活条件。
基地建有400米标准炉渣跑道田径场和塑胶田径场各一个;田径馆(建筑面积9818平方米)、射击馆(建筑面积6800平方米)、*****馆(建筑面积3940平方米)、综合训练馆(建筑面积4240平方米)、*****馆、柔道馆、摔跤馆及散打馆、拳击馆各一个;塑胶网球场四块;天然草坪*****训练场四块、人工草坪足球训练场二块;有环绕基地体育公园一周的1000米红砖粉越野跑道和环绕基地半周的8公里林荫小道。在紧靠基地北面的相对高度206米,最大坡度为50度的大墩岭(象山)山坡上有五公里的盘山越野跑道,是运动员增强腿部力量,改善速度耐力,增强心肺功能的极佳训练场地。基地所有室内外训练场地可满足田径、游泳、射击、射箭、足球、篮球、*****、排球、*****、柔道、摔跤、散打、跆拳道等项目的训练需求。
基地现有接待宾馆4栋,不同档次客房160间、床位310张,配有商务中心、综合多功能厅、会议室、医疗室、健身房、桑拿浴室(设男女单间)和棋牌室;房间内配有电话、宽带网线、有线电视、卫生间、暖气、淋浴等设施。有建筑面积达990平方米可容纳600人同时就餐的大餐厅一个;有占地面积达7000平方米可接待500人休闲、就餐的清真茶园一处;有供运动员休闲娱乐,占地面积150亩的体育公园一处,公园内有花园、假山、凉亭、网球场、草坪、鱼塘和果园等。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每逢国际国内大赛,便有许多国内外运动员特别是国家中长跑队、竞走队多次上多巴国家高原训练基地进行训练。著名竞走教练王魁率国家竞走队和辽宁女子竞走队8次上多巴基地训练,取得了数枚*****女子10公里竞走冠军、全国冠军;陈跃玲勇夺巴塞罗那*****女子10公里竞走金牌,掀开了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神秘的面纱;马俊仁带领弟子10次进驻多巴基地进行赛前训练,在斯图加特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取得3枚金牌,并在1993年第7届全国运动会上打破了1500米、3000米、10000米三项世界纪录;在第8届全国运动会上2人6次超女子5000米世界纪录,3人3次超世界青年纪录,5人14次超1500米世界青年纪录;毛得镇、王春堂率领的王军霞、高红苗等一批名将在多巴基地训练后参加第26届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王军霞获得女子5000米金牌和10000米银牌,“东方神鹿”王军霞在奥运史上留下了传奇神话;1999年国家竞走队在第7届塞维利亚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刘宏宇,王妍分别夺得女子20公里竞走金银牌;2000年在第27届澳大利亚悉尼奥运会上王丽萍夺得女子20公里竞走金牌;2004年国家女子中长跑队4次上多巴基地训练,邢惠娜在28届希腊雅典奥运会上获得女子10000米金牌,孙英杰连获2004年印度、北京两站女子国际马拉松赛两枚金牌。2006年多哈亚运会前,中国国家*****首次来到多巴基地进行赛前备战,在随后的多哈亚运会上,中国国家游泳队运动员陈祚就以49秒06的成绩打破了男子100米自由泳亚洲记录;庞佳颖一人囊括女子200米自由泳、4×100米混合泳、4×200米自由泳接力、4枚金牌和50米自由泳、100米自由泳两枚银牌;周雅菲获女子100米蝶泳金牌;唐奕获4×200米自由泳接力金牌。铁人三项运动员王虹霓勇夺我国首枚亚运会女子铁人三项金牌。国家竞走队取得女子1金1银的好成绩。2006年11月至12月国家女子水球队来基地训练。来自中国青海的田径运动员任龙云在2007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上奋力冲刺一举夺得了亚军,他所跑出的2小时8分15秒的成绩也打破了沉寂十年之久的全国记录。2008年在29届北京奥运会上刘子歌摘取女子200米蝶泳桂冠、焦刘洋荣获亚军;张林取得男子400米自由泳亚军;庞佳颖取得女子400米混合泳亚军; 竞走运动员王浩在20公里项目中取得第四名;在残奥会中,张震获1500米和5000米金牌,祁顺获马拉松金牌。多巴基地作为08奥运会突出贡献集体受到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奥委会的表彰。
此外,还有曲云霞、刘东、高红苗、张林丽、姜波、黎则文、王银行、任秀娟、李春秀等运动健儿都是从这里走向国内外赛场取得了骄人战绩的。截止2008年从多巴基地走向体育赛场的运动健儿共取得奥运会金牌6枚,15个世界冠军,世锦赛、亚锦赛等赛事金牌共计53枚。
近年来基地在国家体育总局和青海省人民**的关心支持下,不断加强投资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美化基地环境,基地已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以体育训练为主,集群众体育、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体育训练基地,并正以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向国际化水平迈进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9-16 22:33    IP属地:未知

在多巴看到的一个庙宇
*****
丹葛尔古城开城仪式
*****
丹噶尔,即藏语“东科尔”的蒙语音译,意为“白海螺”,地处黄河北岸,西海之滨,湟水源头,距西宁市40公里。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在这里结合,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在这里相交,唐蕃古道与丝绸南路在这里穿越,众多民族在这里集聚,素有 “海藏咽喉”、“茶马商都”、“小北京”之美称。
    古城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有600多年历史,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文化枢纽和军事要地,城内经纬交织的幽幽街巷,结构独特的民居院落,气势恢宏的寺院庙宇,保存完整的“歇家”商号,风格迥异的湟源排灯,承载着厚重的多元文化信息,体现出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及农耕文化与牧业文化交汇融合的奇异景象。
    丹噶尔古城是茶马商都。盛唐时在日月山设立了青藏高原上第一个“茶马互市”,宋代为丝绸南路商衢,明清时“茶马互市”从日月山下逐渐移到丹噶尔古城,清末民初丹噶尔成为当时西北地区最大的贸易集散地。据史料记载,清嘉庆道光年间,“茶马互市”年贸易总额白银达250万两,超过了当时西宁的六七倍。后来,京、津、沪、晋、川等地的商人、工匠纷至沓来;英、美、俄等国的泰兴、仁记,泰和、怡和、居里、瑞记、美斯、瓦里等八大银行设立办事机构,进行商业贸易和金融业务。丹噶尔形成了庞大的汉藏贸易的“藏商(歇家)”队伍,他们足迹遍及西藏、新疆、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天津等地,开辟了“藏商”之路。
    至民国十三年(1924年),商业贸易达到高峰,城内拥有大小商户及手工业1000余户,从业人员达5000多人,贸易总额白银达到500万两以上,商贾云集,贸易兴盛,丹噶尔古城也有了“环海商都”、“小北京”的美称。每当黄昏来临,城内各个店铺和洋行的门上制作的具有浓郁民族特点的灯箱式广告招牌灯火辉煌,大放异彩,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如今的“排灯”便是这种广告招牌的演变,可以说湟源排灯是中国最早的广告灯箱。
    丹噶尔古城是军事重镇。据记载,古城修筑后,同年设丹噶尔营,驻扎参将一员,千、把总共三员,建参将署一、千总署一、把总署二,及演武厅、军火库、火药局、草场各一、廒仓二十间。道光三年(1823年),由于军事需要,将丹噶尔营升格为镇海协营,驻副将一员,负责环青海湖等地的军务,并保证丹噶尔商业贸易的正常进行。从建城之日起设立丹噶尔营、镇海营、将军府、千总府等,先后派副将14名、副总17名、参将7名、都司29名,千总4名,把总31名,足见其军事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是名符其实的“兵城”。
    丹噶尔古城是宗教胜地。古城得名于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东科尔。清顺治五年(1648年),东科尔寺从西藏迁至古城东百米处,成为青海和西藏声名远播的寺院。以后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和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古城内又修建了城隍庙、金佛寺、火祖阁、玉皇庙、关帝庙、财神庙、北极山群庙、清真寺等,这些寺院庙宇建筑宏伟,布局严谨,刻镂精致,壁画精美,彰显出无穷的神秘魅力,同时也把儒、道为核心的汉文化,以藏传佛教为核心的藏文化和伊斯兰教为核心的回族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丹噶尔古城是文化名城。各个民族在这里交汇融合,各种文化在这里相生相长,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一片瓦、一块砖、一扇门、一合窗,院落街巷无不包含着古老而灿烂的文化信息。排灯、剪纸、曲艺、羊皮绣以及“花儿”会、朝山会、庙会、法会、祭孔、祭海等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为古城增添了丰厚的文化内涵。其中,湟源排灯已被列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青海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珍品。
    随着时代发展,商贸中心地位的转移,丹噶尔古城日渐萧条。为了建立有特色的城市景象,延续古城文脉,湟源县委、县**依据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经过严谨的科学规划和细致的文物普查后,从2007年起开始对丹噶尔古城进行了保护性开发建设,旨在将丹噶尔古城打造成为集独特的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商业文化、军事文化、宗教文化和独特的建筑艺术为一体的文化古都和兼有餐饮住宿、休闲娱乐、旅游观光、商贸交易功能的环湖旅游目的地,夏都西宁旅游圈和青海湖旅游圈上的重要节点,展示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交汇融合景象的平台,使丹噶尔古城成为湟源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这项以重现昔日“茶马互市”风貌的修复工程,完成投资1亿元,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以明清老街和丰盛街为主,分为文物展示区、旅游购物区、餐饮休闲区三大功能区,修复新建了东西城门、牌坊、民俗宅院、博物馆、丹噶尔厅署、洋行、文庙、昌耀诗歌馆、羌笛乐宫演艺大厅、火祖阁等主要景点及600多间店号商铺,沿街设置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的人物、场景等小品景观,街道和店铺照明设施全部采用湟源排灯代替。同时,在羌笛乐宫、城隍庙、丹噶尔厅署、文庙等主要景点,策划编排了“羌风流韵”原生态舞蹈、城隍庙会、“暑衙升堂”、文庙祭孔等文化活动。
    从今年5月份开始,丹噶尔古城正式对外开放,吸引了大批游客。至目前,解决就业1000余人,接待游客11.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0万元,其中门票收入7万元,餐饮收入103万元,旅游产品销售收入37万元。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9-16 22:39    IP属地:未知

日月山
*****
    日月山位于青海湖东侧,海拔最高点为4877米。历来是内地赴西藏大道的咽喉。因山体呈现红色,古代称为“赤岭”。早在汉、魏、晋以至隋、等朝代,都是中原王朝辖区的前哨和屏障,至唐代时因是唐朝和吐蕃的分界线而使其战略地位最为突出。

  日月山坐落在青海省湟源县西南40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属祁连山脉,古时为中原通向西南地区和西域等地的要冲。北魏明帝神龟元年(公元420年),僧人宋云自洛阳西行求经,便是取道日月山前往天竺。后来,文成公主经日月山赴吐蕃和亲形成的唐蕃古道,则一直是宋元各代甘青地区通往川藏一带的必经之路。故有“西海屏风”、“草原门户”之称。 

  日月山古时候称赤岭,得名于土石皆赤,或赤地不毛。相传当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曾驻驿于此,她在峰顶翘首西望,远离家乡的愁思油然而生,不禁取出临行时皇后所赐“日月宝镜”观看,镜中顿时生出长安的迷人景色。公主悲喜交加,不慎失手,把“日月宝镜”摔成两半。这就是为什么把“赤岭”该称为“日月山”的原因。公主离开日月山继续往西走会过头去,向东遥望自己的故乡时,发现视线以被山阻隔,禁不住又流下悲伤的泪水,叹息一声,会泪西进,于是,泪水幻化成了一条小河,因为同情公主的悲伤,就随着公主一同向西流去。后人为纪念文成公主在日月山脚下建有文成公主庙。

  文成公主途经赤岭作短期停留的历史事实,给汉藏人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青海民间至今流传着这样的故事,当文成公主行至赤岭,将要离别唐朝管辖的土地,心中一片怆楚。向前西望吐蕃,天高云低,草原苍茫;回头东望长安,更加留恋故土。遂拿出皇后赐予的“日月宝”,从中照看长安景色和亲人,不禁伤心落泪,思乡的泪水汇集成了倒淌河,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但当她想到身负唐蕃联姻通好的重任时,便果断地摔碎了“日月宝镜”,斩断了对故乡亲人的眷恋情丝,下定了毅然前行的决心,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西行的道路。从此,赤岭改名为“日月山”。继这次和亲的70年后,唐又以宗室女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弃隶缩赞,金城公主沿着文成公主走过的路,又一次经过了日月山。金城公主入蕃和亲,对于促进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天,日亭、月亭在当年公主驻足的地方高高耸立,站在亭前西望,当年崎岖艰难的路程如今已变成了连接汉藏人民的康庄大道。

  日月山是青海内外流域水系的分水岭,是农业区和牧业区的天然分界线,历来有“草原门户”、“西海屏风”之称。其独特的自然地理位置形成了东西两侧明显不同的景象,其东绿荫蔽日,田畴纵横;其西草原广袤,牛羊成群。东部农区和西部牧区的界线在这里是那样的明显。古代历史上有许多发生在农牧区交接地带的互市,赤岭互市就是较著名的一个。唐武德二年(619年),在今青海东部地区设鄯州(治今乐都碾伯)、廓州(治今化隆群科),置刺史。次年,唐与吐谷浑讲求和好,并达成互市协议,互市于承风戍(今拉脊山口)。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唐与吐蕃定点在赤岭互市,以一缣易一马。当时青海是重要的产马之地,吐谷浑人培育的“青海骢”在唐代仍驰名于世,产于今黄南、海南等地区的“河曲马”也是国内名马。唐肃宗以后开展了“茶马互市”,青海大批的马牛被交换到内地,内地的茶、丝绢等同时也交换到了牧区。明后期至清初,互市地点增多,增有镇海堡、多巴、白塔儿(今大通老城关)等。清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后,对互市严格控制,规定只准每年2、8月在日月山地方进行互市交易,并派军队弹压。后因这种规定不能满足各族群众之间的交换需要,清廷便数次放宽政策,并将日月山互市地点移至丹噶尔(今湟源县),日期也予以放宽。丹噶尔互市是日月山互市的继续,很快成为“汉土回民远近番人及蒙古往来交易之所”,在嘉庆、道光之际,商业尤其繁盛。清《丹噶尔厅志》记载丹地市场“青海、西藏番货云集,内地各省商客辐辏,每年进口货价至百二十万两之多”,成为当时西北地区显赫的民族贸易的重镇。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66.81 KB)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9-16 22:41    IP属地:未知

倒淌河文成公主像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89.48 KB)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9-17 08:45    IP属地:未知

这帖要火啊!得顶!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9-17 11:04    IP属地:未知

这张照片在很多车友游记中出现过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38.14 KB)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