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拍摄
兵马俑的手指,脸型,发型都很有讲究的
去之前我就研究过了
首先是脸型之谜
科特罗:暗含神秘数字9和6 预示着一个太阳崇拜的故事
1974年3月,沉睡了2000多年的秦始皇兵马俑终于重见天日。在考察出土的兵马俑时,考古学家们吃惊地发现,这些出土的兵俑的脸型和发型配合起来,恰好与十个汉字的形状相接近。这十个汉字是:日、甲、由、申、用、自、目、风、田和国。比如一个国字脸,下颌留短须的俑,即为甲字型。“这就像我们把方型脸称为国字脸一样,其实,秦俑的脸型是以关中地区的秦人脸型为主塑造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考古队队长刘占成说。
“为什么考古学家们没有解释这些汉字的具体含义?”这十个汉字引起了英国作家科特罗的兴趣,“或许了解这十个字的含义,有助于我们解开兵马俑背后的谜团?”
科特罗开始查阅资料。他在西方最为著名的《林语堂当代汉英字典》里查阅这十个汉字的含义,当查到汉字“申”时,科特罗来了灵感。字典里这样解释:申,即指猴,在中国的黄道十二宫图(十二地支)中是第9个。
数字“9”的出现让科特罗兴奋。在玛雅文明、古埃及文明、古秘鲁文明里,“9是在和神灵成为一体(10)之前能够达到的最高的数字。因此,许多古代文明都用9这个数字来代表神灵,999这个数字象征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灵、一位精神导师,999的颠倒数字666,在《圣经》中则表示野兽的数目。”
他发现:在中国古代,9也是个神秘的数字,《西游记》中,美猴王保护唐玄奘西天取经,克服了“九九八十一难”;而十二生肖的第九——“猴”似乎在中国人的潜意识里面有着神奇的力量;在故宫、天坛等建筑中,同样隐藏神秘数字“9”和“6”。于是,科特罗大胆预言:在中国第一位统一六国的皇帝秦王嬴政的兵马俑中,隐藏着一个关于太阳崇拜的故事。
国内学者:秦俑脸形和现代关中人非常像,和太阳崇拜没关系
然而,这位“洋同行”的惊人想象力并没有得到中国本土学者的认同。
研究秦汉历史的资深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的刘庆柱研究员表示:在中国古汉字中,六和九是完全不同的写法,将其引申到阿拉伯数字上,简直就是牵强附会。
他毫不客气地说:“我一辈子搞秦汉考古研究,兵马俑也去考察过无数次,可以说兵马俑的脸形和现在的陕西关中人非常地相像。压根和猴子、数字没有联系。”“在古代,人们对一些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存有图腾崇拜,会搞一些祭祀活动;但兵马俑和对太阳的崇拜没有关系,更和数字没有关系。”秦俑博物馆考古队队长刘占成也不同意。
从1978年大学毕业到秦俑考古队以来,将近30年的时间里,刘占成一直沉浸在秦俑研究的世界里。他对秦俑脸部的关注集中在“那些千人千面、逼真生动、各具其情的头像及面部刻画”,“7000多件兵俑无一例外地全是单眼皮,但秦人也应该有双眼皮啊?”而且每个兵俑都有胡须。据史书记载,秦代不管男女,都不允许剪头发,男子更不允许剃须;而囚犯则必须将头发和胡须都剃掉。
刘占成说:“兵俑全都留有胡须,而胡须是成年的象征,这说明秦代已有严格的兵役选拔制度,士兵是经过严格挑选的,未成年人是不能服兵役的。”
其次是发型、手势之谜
科特罗:秦俑发型酷似太阳形状,手势暗含数字1至10
科特罗认为,聪明的秦始皇同样将自己对太阳的崇拜,编成数字密码暗含在秦俑的发型、手势、甲衣、车马中。
诸如发型,兵马俑的发型可分为三类。第一种发型是将发辫交于脑后,再把头发束于头顶一侧成绾髻。第二种发式需要在头顶束成发髻状,再将后脑、两鬓的发辫缝于脑后,固定成发髻。第三种发式需要在头顶束成发髻,然后压以布冠,再用组缨固定到下颏底部。
科特罗认为,这些发型酷似太阳的形状,是模仿太阳朝地球方向放射的四股大小不同的太阳风。
另外,兵马俑手势,有的紧握拳头,有的松开拳头,似乎正握着长矛,还有其他的伸开食指和拇指或弯曲着食指和拇指等形状。科特罗认为,攥紧的拳头暗示“无”;拳头微微张开,拇指和食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圈,代表0。从拇指开始展开的手指,依次展现了数字1、2、3、4、5。这样,一只平展的手等于5。这个与左手应用相似的算法配合,产生数字6到10。这意味着跪射武士俑的数字是6,在左手的“5”加上右手伸开的拇指“1”。
他在两手十字交叉的将军俑上发现了那个神秘的数字9,“它的双手交叉,表示数字10,但一个食指微微张开,并指向离开手的方向,10减去1等于9。”
国内学者:发型并无特殊含义,手势仅为握兵器的姿势
“根本没有这么多寓意。”刘占成说,“秦人男女都不允许剪头发,只有囚犯才会强制剃头,编发髻是为了头发不凌乱。而秦人的发型大概有两种,一种是发髻在头顶,这可能是普通人;另一种发髻位于脑后,这些人身份地位高一些,便于头戴官帽。”刘占成说。
“秦俑的手势也并没有这个作者分析的那么复杂,基本上是握不同兵器的手势,而另一只手基本呈现自然状态。”刘占成分析。但是,考古学家在所有的武士俑中发现了三四件手势与众不同的,这些俑和其他的俑相反,左手在前,手心向上并向外拧。
“或许是秦俑中的左撇子吧,只有左撇子在握兵器的时候才会和别的人手势相反。”刘占成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