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5-07-19 23:30 IP属地:未知
出门坐出租直奔上海大众唐都店,在距厂门口几十米路边下车,溜溜达达走过去。
一个非常典型的国营工厂大门呈现在眼前。两个正方形的门柱,两扇铁栅栏大门。但是门口居然没有传达室。走进院子才发现内部非常辽阔。远处是一排排平顶工业厂房,其间还有厂区小道,小道旁一排排光秃秃的树木。抬眼望去居然不知应该怎么走。
因为眼帘中不见上海大众店,更没有大众LOG。因为是冬天,这个大院子荒凉又寂静,遍地金黄色茅草非常显眼。
我纳闷,难道是出租车司机走错了?如果没有上海大众店就麻烦了,这条路冷冷清清没几辆车,再找出租会非常困难。
走出大门问路人:“请问唐都大众怎么走?”路人指指大门说:“就在里面。”卧槽,就在里面?难道我瞎眼了不成?无奈中再次走进大门,心想这次非要看个明白,这唐都大众到底在哪儿啊?
身后过来一辆桑车,嗖嗖嗖擦身而过,我赶忙观察桑车行踪。卧槽,在距我大约200米多远有一排低矮的灰色车间。沿桑车路线继续前行,眯着老眼模模糊糊看见那间平顶房的屋檐下,似乎挂着一个圆圆的大众LOG。我擦,应该就是这儿了!
房子越来越近,房子好大。侧面有扇不大的门,门上挂着厚厚的粗布门帘。我心想不会走错吧?现在哪家SSSS店还会用挡风门帘呢?用力推开门帘,闪身挤进去。我擦,里面可真暖和!抬眼望去似乎有些傻眼。首先是采光不好,我站在门口居然看不清对面的墙壁。
这间房大约五六米层高,但内部面积不会小于1500平米。向远处看,里面黑压压的。近处有五六位员工正在摆弄一辆橘色新款菠萝,好像要在这里搭个展台。
大院虽然空空荡荡,但这里却是人山人海。每根柱子下面都有一圈座位,座位上坐满了人。男女老少、应有尽有。我再次抬眼望去,居然没有看到业务接待区域。由于采光不佳,只能沿内墙走一圈,如果还是找不到,再找人问问。
前行几十米见有人在排队。一共四列,每队有三四个人。还有一些人在周围走来走去。我凑过去仔细看,在队列前面有张写字台,写字台前有一位西服小伙,带着大众LOG徽章正在开单子。低头细看,我擦不就是施工单嘛!
退回几步细细观察。身穿西服的业务接待员都是男性,年龄在四十岁以上。有些已经鬓角发白,估计有五十多岁了。他们面部无任何表情,但语言非常简练,动作麻利。言语中简洁地询问客户有什么需求?车辆有什么故障?随后便歪着脑袋叼着烟,刷刷刷开好工单,交给身后小伙儿。小伙儿便带着客户从后门离开了。
我纳闷,我擦他们连车都没看,这工单就开出来了?前面的客户开好工单,后面的客户继续。所有客户都规规矩矩,似乎很有耐心。
再看其他业务接待员,几乎都是同一个路子。跟客户不废话,客户也不啰唆。几句对话结束,施工单就开好了。
沿着内墙继续前行,很快被不远处的员工榜吸引。榜上有十六张员工像,下面是员工介绍,还有每位员工的座右铭。在员工介绍中,有19年工龄的电工大师; 21年工龄的全能冠军;22年工龄的钣金大拿;18年工龄的漆工掌门,等等等等。而且每位员工的个性化座右铭也很有意思。
总之,任何客户看到这块员工榜都会安心。认为能把爱车交给这些员工保养维修也是福气。当然也就不啰嗦了。
走累了,也站累了。好不容易在柱边找空位,坐下后紧盯简陋的业务接待台。最奇怪的是,电子工单早已在全国普及,那么这家店为何还在用手写工单?还有一个现象也很奇怪,业务接待员普遍没笑脸。似乎都是公事公办,不废话。客户也是异常乖巧,从不大声说话。我左看右看,尼玛有些晕。这与我的职业认知,以及在业内多年的现场经验完全不符。
烟瘾犯了,向四周望了望。四位业务接待员有两位在叼着烟开单子,桌上还排着几根烟。我心想嘿嘿,估计这几根烟是客户给码上的吧?所以不抽白不抽。既然他们能抽,那么我也能抽。
点支烟顺着内墙继续溜达,墙上贴着几块板子,上面是唐都大众店简介。自从看过员工榜,便感觉唐都大众拥有一批20年左右工龄的员工,这对于任何一家公司而言,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但奇怪的是这家唐都大众,为何会拥有这么多的财富?
仔细看过公司介绍才恍然大悟。西安唐都上海大众,其前身是上世纪80年代中叶,上海大众的第一批维修站。而且20多年来,代理上海大众业务从未间断。如果二十多年已涉入上海大众业务,那么唐都的企业性质一定是国企。
国企最大的特点是员工流动率低。如果换句话说,即使当年来个弱智,让其二十年来只做一件事,那么如今也应该是大师了。虽然这句话比较损,但也有其中的道理。
深吸一口,吐出浓烟。卧槽!居然发现一个中年人正在聚精会神地吐烟圈。细看,尼玛水平果然牛叉。他能把小烟圈吐进大烟圈,层层叠叠好漂亮。
我突然明白了,难怪房间能见度这么低。除了采光不佳之外,不禁烟也是重要原因。此时我打算离开烟雾缭绕之地,出去走走,前往维修车间一探虚实。
掀开厚厚的棉布帘子挤出小门。沿外墙前行几十米。在拐角处有几颗松树,松树下孤零零地停着一辆桑车。一位身穿工作服的小伙子手里拿着写字板,正在和客户做环车检查。在小伙子身后不远有扇小门,如果按位置推测,小门内部应该是业务接待台。那么为什么会在这个地方做环检?我至今不明,或许是偶发事件吗?
[ 本帖最后由 我与汽车四十年 于 2025-7-19 23:36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