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5-07-10 15:40 IP属地:未知
我问:“那您怎么办?” 荀副总说:“如果强攻我一定输,最后结果一定是回家继续找工作。那怎么成?所以,我只能智取。”我笑着问:“怎么个智取?” 荀副总说:“我开始经常去车间转,修理工见我进车间如临大敌。随后我每天去若干次,时间越待越长。慢慢地,他们就习以为常了。然后,我看他们没活的时候,去休息室跟他们聊聊天,来了工单我去帮他们领领料,顺便了解一下零件部的工作情况。比如材料从哪里进?库存管理应该如何做?外采怎么申报?等等等等。”我笑着点点头。
荀副总继续说:“再后来,我给车间几个最牛的员工打打下手。起初他们很抗拒,后来渐渐习惯了,偶尔还跟我开开玩笑。我以为这下没事了吧,他们也许已经开始接受我了。那天我跟车间主管聊天说,根据我在车间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在保养和维修操作方面似乎比较随意,张三、李四、王二麻子,各村都有各村的习惯。那么谁的习惯是正确的呢?”
荀副总学着车间主管,撇着嘴说:“都对,也都不对。只要不出事,客户不投诉那就都对。如果出事了,客户投诉了,那就都错。”我又笑了。
荀副总说:“我碰了个软钉子,他们是欺负我不懂汽车。看来车间这伙人不好惹,因为他们手里有技术,这可怎么办?”
荀副总递我一支烟继续说:“首创中伟的老班底是国营修理厂。在取得雪佛兰代理权之后,重新组建一个销售部,增加一个拖车队,就形成了今天的规模。那么首创中伟的员工,就出现两种待遇。老国企员工享受国企待遇,只拿纯工资没有奖金,也就是旱涝保收,但企业不能随意除名。后来组建的销售部和拖车队,则按照市场规则管理,有基本工资和提成奖。如果犯错并屡教不改,可以辞退回家。”我心想卧槽,果然有麻烦。
荀副总继续说:“所以,对于售后方面的管理比较困难。因为干多干少一个样。在整体收入方面,他们的确比非国营体制的员工低,而且个别月份还会低不少。所以,国企员工在每月开工资的那几天都是怨声载道。据说店总向上级提交多次奖金分配方案,但上级从不给答复。但店总依然对部下说,各位再坚持坚持,快了快了。”
我问:“您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荀副总说:“待遇问题是天大的问题。一家老小等着吃饭,你抱个空空的铁饭碗又有什么用?所以,想要改变售后员工的工作态度,首先要提高待遇。否则说什么也是白说。”
荀副总说:“那天店总来了,我借着汇报工作的机会说,售后还有许多产能没有释放,不是我们干不出这么多活儿,而是因为老旧的薪资体系在阻碍生产力的提升。”
店总说:“这个问题我早就知道。但几次申报都没消息,不知上面是怎么想的?”荀副总说:“我的要求并不高,国营体制员工在尚未改制之前,每人每月只提高100块的待遇。待遇的名目是奖金,我打算以倒扣的方式发放。在首创中伟,国营体制员工不到40个,每月最多才增加4000元人力成本。如果见效,我们的营收利润肯定会超过这个数。”店总想想说:“你写份报告,把想法写清楚,我帮你上报集团试试。”
两周左右,批示下来了。百元方案没批,批了七十元。荀副总说:“七十也行啊,至少国营体制的员工每月可以增加七十元的纯收入。”
荀副总找车间主任谈话说:“我帮你们争取到一笔小收入。不多不多,每人每月才70块,做为每月固定奖金发放。但前提是全月没有质量投诉和返工的员工才能享受。”
车间主任说:“那我应该怎么算?如果车间任何一个员工有问题,我的奖金就没了?” 荀副总笑着说:“如果按常规是这样的,但我想听听你的想法。”车间主任说:“至少也得给我三四次机会吧?否则我月月没戏。”
荀副总说:“我有个想法你听听,我发现你手下有两个高手,动作很麻利,前台几位服务顾问特别爱找他们。说明他俩口碑不错。口碑来自于质量与效率。所以,我想请你牵头,把他们的操作经验总结总结,先编写一套保养操作流程。有了操作流程就好办了,他俩的工作经验马上就能得到普及,至少在操作质量方面会有提高。员工犯错少了,70块奖金也能拿回家了。”
车间主任想想说:“办法不错,但恐怕他俩不肯写,我要去问问才行。” 荀副总说:“提高车间服务能力,大家都受益。只要他俩同意,我并不需要他们动手动笔,咱们可以找人跟他们配合…”车间主任淡淡地说:“我去找他俩商量商量…”
车间主任离开,荀副总把人事干部找来问:“公司谁是大学生?文字功底怎么样?”人事干部当即推荐两位大学生,而且都在售后。一位在前台,一位在车间。
第二天上午,荀副总继续去车间,主动帮一位高手领料。高手说:“荀副总,我听说那件事了。你为我们把奖金争取下来了,这是连店总都没做成的事情。现在您吩咐我们拿出点儿经验,我们义不容辞。今晚回家我就开始写…”
副总说:“不用不用。我打算专门给你们配个班子,你们只要动脑和动嘴就行。下午三点半之后车间的活儿也不多了,你俩和车间主任都到我办公室,我们一起合计合计,看看应该怎么个弄法。”
后面的事情简单了。在荀副总的操持下组建班子,按车型编制保养操作规程,还编制了一些常见故障的排除和操作规程。副总拿出几本活页夹说:“唐老师你看,这都是他们写的。他们说越编越上瘾,现在他们自己也觉得手头的活儿越干越顺了。”
[ 本帖最后由 我与汽车四十年 于 2025-7-10 16:1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