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3-11-02 23:52 IP属地:未知
又名鸡爪谷、龙爪翟、掺子等,海南称广粟或拳头粟。系禾本科,不参属。喜温、耐瘠,长势强,抗病,耐旱,不耐浸,易受蚜虫危害。适应性广,沙壤土和壤土均宜种植,是海南古老作物。过去常以救荒作物加以栽培。主要分布在琼海、澄迈、定安、儋县等地,海口、琼山、文昌、琼中、通什、白沙和临高等市(县)部分乡(镇)农户中也有零星种植。春、夏播均宜,以春播产量高,亩产50多kg,高达100kg。120天左右方可成熟,株高80~12Ocm。分蘖力强,一株分蘖可达10多个。茎秆坚韧,扁圆形,叶披针形,淡绿色,抽穗不整齐,成熟不一致,穗梗呈鸡爪状。颖壳灰褐色,籽粒圆形,红褐色、梗质。粒重1.59kg左右。籽粒可酿酒,也可食用,还有一定药用价值
鸭脚粟 又叫做
龙爪粟、穇子、
龙爪稷、
鸡爪粟、鹰爪粟、鸭爪稗和
鸡爪谷等。有“
黑珍珠”的美誉,含有丰富的天然
有机硒、锶、铁、锌、锂、锗,并含有十九种氨基酸以及维生素,特别是含有丰富的抗衰老物质,例如锶、硒、维生素E。对腹泻等疾病有独特的疗效。它耐旱,耐涝,耐瘠薄土壤,是一种一年生草本谷类作物,籽粒是一种耐贮藏有营养价值的粮食,不仅蛋白质含量较高,含蛋白质7%(大米为8%,小米为9%),
胆碱和
亚油酸含量也较高。可制造
糖浆、
麦芽糖、酒精、黄酒和啤酒或作饼和面包、面条、煮粥及做特色菜原料和药材。据《本草纲目》载:
龙爪粟其味甘涩,入药有
补中益气之效,且有益肠胃,用于脾
胃气虚。农村中用来做婴儿的枕头,可益智养形。
[
本帖最后由 FroYang 于 2013-11-2 23:54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