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宝马M系论坛 >  论335和M3的差异。。。。。。

发表于 2011-11-09 19:30    IP属地:未知

查看 374.2W | 回复 258
论335和M3的差异。。。。。。
   本来想发到3系坛,但介于3系坛以330以下车型为主,同时纠结335与M3的车主也会到本坛了解,故发此贴。如能给纠结这两车的朋友一些帮助,也就心满意足了。本帖针对E92 335和M3对比,主要从驾驶感受和机械差异上分析两车的区别。
一.感受篇
*动力
    两车的动力都堪称强悍,但发力感受差异非常大。335具备典型的涡轮车特征,动力来的比较突兀,
低速跟车时油门很难控制,给小了车走得慢,给大了就往前窜。转速拉到3000转以后335的动力刺激度非常高,甚至有凌驾于这幅底盘的趋势,这在以往以底盘见强的BMW车中不算常见。N55增压引擎的声浪略显生涩,与N52比不如。
    M3的引擎发力感受高级。尽管3000转以下动力明显疲软,但M3在整个转速范围内发力相当线性,越往高转扭力线型增强。在城市跟车路况M3这幅引擎略显憋屈,扭矩羸弱,不显轻快。M3对油门的响应和控制精度在NA车里也算是相当的高水准,8000多转的红线也在显示似乎赛道才能更好的发挥它的实力。怠速下M3的引擎声浪嘈杂且不修边幅,地板油压榨下让人感受到了V8引擎的底蕴,但原厂排气的取向仍偏低调。
    总体来说335的引擎具备典型的涡轮增压特性,线性度和M3没有比较的必要;而M3则将油门线性度提升到了极致,ITB进气结构限制了低扭的发挥,却将红线推向了8300转,同样不适合日常驾驶。如果你需要的仅仅是推背感,那么335很不错;如果你在乎高级感,那么非M3莫属。
*转向
    335的转向在宝马系里非常一般,尽管采用了电子液压助力,但AFS主动转向弱化了路感,与老款330机械助力回馈相比都差的很远。除了依旧略显重手以外,我实在感受不到335转向的精妙何在。在路感回馈上335同样也没有很出彩的地方,更直白一点说即使和新款320比也没什么两样。
    M3的转向感受再次彰显了高级。尽管力度比335略轻,但M3的转向精度、沟通、回馈都达到了宝马系的顶峰,与以往3系一味以死重换路感完全不同。尽管这里面也有悬挂的因素,但在感受层面M3的转向回馈细腻而不扰人,驾驶者通过方向盘感受的信息丰富且干净,仿佛用手在轻轻抚摸着路面一般,相比之下335的路感则显得粗糙和浑浊。如果你驾驶过cayman与911,335与M3的转向路感落差大致如此。
*制动
    同为前后单活塞卡钳,两者的制动都只能算是够用而已,在脚感上都偏软,线性度与入门的porsche相比都要差了不少。个人认为尤其是M3应该有一套更显竞技化的刹车系统,在脚感上硬朗与高线性都是必须的。
*波箱
    同为7速DCT双离合变速箱,335的换档速度其实较330的传统6AT提升并不大,至少还达不到大众DSG的换档速度,但在动力传递的直接性上还是明显胜过传统6AT的。M3则提供了drivelogic个性化换档方案,在低级别设置下,M3的换档速度和335类似,但在S5模式以后波箱换档明显暴躁与迅速,顿挫感更甚传统6AT,这种可选择的换档模式是335无法提供的。
*底盘
    M3较之335在底盘上的提升幅度超过动力、转向的落差。最直接的表现就是M3底盘在稳定性和舒适度上都大幅超越335。行走于同样的失修路段,M3的底盘吸收能力明显更高,日常路面底盘营造的份量感也明显超过335,通过底盘拾获的精致路感335更是无法企及,而赛道试驾则将二者的弯道极限、侧倾控制水平差异对照的更加明显。在底盘能力上,二者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在悬挂处理上335明显走了偏软的风格,而M3的EDC可调悬挂兼顾了舒适与运动。
    感受说完了,M3显然是全方位的超越,毕竟40万的差价摆在那里了。然而本帖除了讨论二者的驾驶感受之外,更有意揭示二者在机械上的差异,这些差异为335的全方位M3化提供了方向性的东西。

[ 本帖最后由 cammus 于 2013-8-11 09:53 编辑 ]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11-09 19:34    IP属地:未知

二.机械篇
    M3在机械上超越335的地方有很多,但除了动力以外大多都隐藏于几乎雷同的外观之下。以下详细探
讨这些差异。
1.引擎
    N55B30与S65B40有何差异?回答这个问题显然过于无聊,因为两者在机械上压根就没有多少共同点。

                                        N55B30

    N55B30为直列6缸涡轮增压引擎,缸径84mm,行程89.6mm,压缩比10.2。尽管为了降低重心BMW将中缸倾斜布局,但直列引擎的稳定性和抖动都是很棘手的问题。引擎重量195kg,直列布局使整车配重为51.7:48.3。

                                    S65B40
    S65B40为V型8缸布局,缸径92mm,行程75.2mm,压缩比12。不要被M3凸起的机头盖所蒙蔽,M3引擎短行程、90度V型布局的特点都导致其重心更低于335,这对整车底盘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同时短行程的特点使中缸高度、曲轴扬程都更小,结果为S65B40仅为202公斤,这可是V8的重量啊,比上代6缸 S54B32反而轻了15公斤。在配重上,V8布局使引擎的纵向长度更小,但受限于引擎更大的质量M3的前后轴负荷小幅提升为51.2:48.8。S65B40的另一个特点是ITB独立节气门,使引擎的油门响应非常直接。ITB提升了高转扭力,但削弱了低转扭力。可以说S65B40引擎的短行程特征为其注入了低重心、轻质量、喜高转的独特DNA,亦或者说,M3并不是不想做低扭,做低扭自然就将放弃上述优势。
    新M3据说将采用V6增压引擎,这显示了宝马的十足诚意,也会将M3的路感和配重提升到更高层面。
2.转向
    M3与335都采用了液压助力,M3转向比固定为12.5:1,335由于采用了AFS可变齿比,从10:1到18:1连续可调。由于AFS增加了转向比调节机构,路感的丧失将无法避免。M3虽然采用了机械液压助力,但助力泵引入了电子阀门控制,ECU可以根据速度的不同提供不同的助力,这是M3低速时转向轻盈的原因。  M3转向路感的清晰除了来自液压助力以外,前悬挂下摆臂强化衬套功不可没。


这两条摆臂与副车架通过衬套连接,衬套的硬度直接决定了转向路感.


                       M3衬套中心铁环明显更厚,同时强化的衬套还可以减小转向虚位

[ 本帖最后由 cammus 于 2011-11-9 21:08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11-09 19:50    IP属地:未知

3.制动
    制动方面,M3采用了前360后350的刹车盘尺寸,而335采用了前348后336。单活塞的规格对于这
样的性能车而言的确是有些小气,更何况M3更大的轮胎直径也理所当然的需要更大的刹车盘来配合。
4.传动
    M3与335的波箱从感受层面差异并不大,主要区别是M3带drivelogic个性化换档设置,使换档感受
既可以轻描淡写,也可以粗暴直接。然而M3后轴配置了LSD限滑差速器,335则是普通开放式。关于两者的差异相信已经不用我介绍了,LSD的使用使M3的漂移趋势更加明显。
5.底盘
    M部门在底盘上对M3做了比较多的升级,这体现在诸多方面:
*轮距和轮胎
    在保持现有轴距不变的前提下,增加轮距和轮胎宽度是提升稳定性的最简单的手段。
单位mm
335
M3
前轮距
1500
1538
后轮距
1507
1539
ET
34
29
ET
37
23
前胎宽
225
245
后胎宽
255
265
前轮半径
295
305
后轮半径
295
311

    由上表可以看出,对后轴而言M3比335轮距宽了32mm,而两者ET相差14mm,所以后轮距的提升主要通过缩小ET获得;对前轴而言,ET大幅缩小将导致主销偏置的增加,转向感受会倾向于不自然,所以M3前轮ET与335只相差5mm,所以前轮距提升主要由悬挂部分来产生。
    胎宽的提升则很容易理解,然而我们发现M3和335的轮胎直径差异比较明显,前轮相差2cm,后轮则相差3.2cm,更大的轮胎直径使M3在等同离地高度的情况下提升了滚动中心,从而降低了相对重心,具体原理已超出了本帖的讨论范畴。
*定位参数


335
M3
前前束
14’
16’
前倾角
-18’
-1°
后前束
18’
10’
后倾角
-1°30’
-1°45’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在定位参数上M3和335差异最明显的是前轮的倾角,这体现了M3的运动倾向更明显,弯道时前轮的抓地更有保障。由于采用了麦弗逊前悬,在实现上M3采用了更长的前悬挂下摆臂。
[ 本帖最后由 cammus 于 2011-11-9 20:28 编辑 ]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11-09 19:52    IP属地:未知


M3与335摆臂对照


摆臂长度差异

*防倾杆

335防倾杆,前26.5mm后13mm

                             

M3防倾杆,前26.5mm后20mm


    两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了后防倾尺寸,M3大幅增加的后防倾使得弯道后轮更加活跃,漂移倾向更明显。

[ 本帖最后由 cammus 于 2011-11-9 20:35 编辑 ]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11-09 19:57    IP属地:未知


*悬挂

       两者都为前麦弗逊后多连杆设计,在避震配置上,M3采用了EDC电子可调悬挂,335采用了纯机械悬挂。在电调悬挂大行其道的今天,M3采用可调悬挂也只能算理所当然,当然M3的EDC调节变化明显,与很多低端车型似有似无的变化来的要明显。
*路感
      M3拥有比335更清晰的路感,这是通过加强悬挂诸多衬套的硬度实现的。

                                  前悬下摆臂A

                                  前悬下摆臂B

                                                    后悬挂摆臂A

                                      后悬挂摆臂B

                                                335副车架衬套
[ 本帖最后由 cammus 于 2011-11-9 20:39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11-09 20:00    IP属地:未知




[ 本帖最后由 cammus 于 2011-11-9 20:01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11-09 20:06    IP属地:未知

    玩过改装衬套的同学都很清楚,衬套加硬后路感清晰度会高得多,但带来的后果舒适度的大幅降低,
M3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这便引出了M3的核心工程,那就是降低重心。

*重心
    M3拥有比335低得多的相对重心和绝对重心,M3底盘的稳定性和贴服感除了来自更大的轮距和胎宽以外,低重心起了主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重心降低以后可以采用更软的悬挂,既可以获得更大的抓地力,还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底盘的舒适性。M3降低重心的方案包括以下几点:
    (1)提升滚动中心
    如上所述,M3采用了直径更大的轮胎,在拥有等同的离地高度下,提升了滚动中心。从这里可
以看出,M3并没有采用单纯的降低车身的做法来获得底盘稳定,而是通过提升滚动中心的方法来降低相对重心,这样既保障了通过性,也提升了底盘稳定性。如果没有这个方案,M3均衡的底盘性能将很难造就。
    (2)改善车身质量分布


    M3尽管外形上和335基本一致,但底盘的差异导致了共用的车身仅仅为三个车门。M3大幅优化了垂直的质量分布,以降低重心。
                     
    M3引擎盖采用铝制,重量为10.2公斤,而335的铁制引擎盖约18公斤左右。引擎盖质量降低8公斤相当于M3引擎下降6cm左右,具体估算方法不作详述。引擎盖的减重不仅仅改善了垂直的质量分布,还改善了水平方向的质量分布,这和采用塑料叶子板的用意相当,但很难估算其大致效果了。

    M3碳纤车顶官方宣传的说法是轻了5公斤,但实际上减重的贡献还包括天窗的重量(约15公斤)。20公斤车顶的减重相当于整车重心下降了4cm左右,具体估算方法不作详述。
    (3)引擎布局
    如前文所述,短冲程V8布局同样降低了引擎的重心,但具体效果不便计算。
6.结论
    M3可以说是3系的全方位进化,而大家之所以喜欢拿335和他比较,无非是因为加速相当。通过分析,M
系统工程在机械上的改良是全方位的,很多看不见的改良都改善了M3的行驶感受,总体来说包括降低重心、

格值与不值,实在没有讨论的必要,毕竟买车是看预算的,预算够就值,预算不够值也没用。


[ 本帖最后由 cammus 于 2011-11-9 21:10 编辑 ]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11-09 21:13    IP属地:未知

。。。。。。。。。。。
[ 本帖最后由 cammus 于 2011-12-5 22:00 编辑 ]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11-09 21:16    IP属地:未知

非常详细的两车对比,对于很多徘徊在335和M3之间的准车主可以做一个参考!!
楼主功力深厚!!
///M CLUB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11-09 21:21    IP属地:未知

厉害,技术贴啊,差距~~~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