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0-05-21 13:37 IP属地:未知
有趣的是在百度查问题的时候查到这玩意,不得不服咱们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可惜都用到坏点子上去了。
[url=]偷逃通行费行为手段[/url]
实施车辆计重收费后,由于巨大的利益驱动下,车主和司机采取各种手段逃漏通行费,将严重扰乱收费站正常的营运秩序。从省外已经实施计重收费省份的情况来看,计重逃费行为针对计重收费设备的缺陷,主要从减轻轴重,增加轴数,扰乱车辆分离等三方面入手:
(一)减轻轴重
1.冲磅法
(1)具体过程:根据计重称台的工作参数,当车辆速度小于20公里/小时时,其称量精度在±2.5%范围以内,当车辆速度高于这一数值时,称量精度将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有可能无法获取车辆重量信息。因此,很多司机在收费广场通行的过程中通过加速行驶来减轻车辆的部分重量。
(2)逃费特征及防范手段
①车辆在进入车道时不减速,或是在距离车道50米左右的地方停车,待车道内无车时,加速通过。
②在部分广场距离不足,处于下坡路段的收费所,此类行为更为突出。
③由于计重称台具有测速功能,因此一旦车速超过限定值,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此时可要求车辆进行复秤。
[url=]2.[/url]“垫木(钢)板”法 :
(1)具体过程:在车辆通过称台前,人为在称台上放木板或钢板,车轮经木板表面通过称台,由于木板受压向下变形产生向上的弹力,抵消了车货部分重力,称台测出数据较低。部分钢板较长,在称台上形成“桥”,可能减少一半的车重。
(2)逃费特征及防范手段
①这种方法在夜间或道口车辆较多的情况下使用,需2-3人配合。
②由于采用此种方法,车辆进入车道后按正常方式行驶,逃费过程较为隐蔽,需要班长、保安加强现场巡逻,对收费现场的闲杂人员及时劝离,收费人员也应注意观察车辆进入车道前是否有人下车等现象。
① 发现车辆所有轴重均明显偏轻时,应要求其复秤。
3. 蛙跳法(跳磅)
(1)具体过程:车辆行驶至称台前10cm—30cm处停下,然后猛加油门,待车辆怠速达到高速后,突然放开刹车及手刹,车身后倾,重心后移,车头翘起,前轮滑过称台,当后轮快接近称台时,司机猛踩刹车,利用货物的不稳定性,车身前倾,重心前移,后轮顺势趟过称台。从而减轻前后轴的重量。一般情况下车货总重会减少3-6吨,约占真实车货总重的5%-7%左右。
(2)逃费特征及防范手段
[url=]①[/url]采取此种方法的车辆多为半挂车、五类货车、罐车上货物为液态的载货类汽车。其中货物为液态的车辆,如果司机掌握不好,也会增重5-9吨。
[url=]②[/url]此类车辆在过秤台时都会有所停顿,然后猛加油门通过。车辆过磅时有明显的刹车制动声音和提速加油声。
4. 起步抬头法:司机把车辆停靠在磅秤边,快速放离合器起步,来减轻车辆前轴重量,达到少缴费。
5.刹车法:此法司机利用车辆的惯性,在车辆后轴快接近磅时,来个刹车,达到减轻车辆后轴的重量,达到少缴费。
(上述两种方式是跳磅法的步骤分解,操作相对简单)
6. 顶轴法:
顶轴法是目前最为流行的偷逃通行费的手段之一,在车辆轴上按装千斤顶等液压或气压装置,利用其装置改变车辆重心的分布从而达到减少轴重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具体过程:
① 在多轴车的后轴加液压装置、千斤顶(一般在最后一排车轴和大梁之间),当车辆进入车道后,前轴过计重平台时,稍作停顿,司机在驾驶室内操作,快速为千斤顶充气,将后轴稍微顶起(车厢),使车辆重心前移,减轻[url=]后轴的重量。[/url]
②将千斤顶安装在后轴组的最后一轴上,当后轴组来到称台前时稍停一下,千斤顶向上顶车架,使整个后轴组的重量大部分落在最后一轴上,然后缓慢前行,待后轴组前两轴驶过称台后,再次稍停一下,收起气顶恢复平时状态。
③ 有一种货车为液压车厢板,该技术原本是为了调节车厢内部货物的均衡。而货车司机则采取该装置,当货车前轮经过秤台时,车身的重心在后半部分,后轮经过秤台时,又启动液压装置,将整个重心转移到货车前半部分。使得前后轴重量都减轻。
(2)逃费特征及防范手段
①看。一般逃费车辆的后轴组为三联轴货车,车辆在通过计重称台时,车速明显放慢。
②听。大型车辆因载货较重,在升起千斤顶时,车辆会发出“嘎吱”声音。车辆过称时与正常车辆有比较明显的不同,车辆三联轴通过称台后车身会猛然降下来并且伴有排气的声音,同时车身晃动情况比正常车辆明显。
③查。查电脑计重明细,如车辆后面单轴信息和前面轴组有明显差异,是否有少轴现象。
④验。通过上述步骤对可疑车辆进行核实,看车辆是否利用千斤顶作弊,查看可疑车辆的后轴上边是否用钢板或帆布遮挡。
⑤核。当对车辆确认为顶轴逃费,需收费班长监督车辆重过磅,防止车辆再次使用千斤顶顶轴逃费。
1. 走“S”形法
(1)具体过程:车辆先靠近车道右侧行驶,过称台时从右向左使车辆保持向左前侧方向缓慢移动,当车辆前轮(转向轮)通过称台时,司机猛打方向盘,使车身保持向右前侧方向缓慢移动,直至车辆完全通过称台。
当右轮驶上称台时,左侧轮胎还未完全压上称台,此时右侧轮胎的压力部分分解到路面上,称台获得的仅仅是右轮的重量;同样,等左轮在称台上时,右轮已经通过称台行驶到车道路面上,称台测得仅为左轮的重量,最后反馈给数据采集器的前轴的重量只是左轮和右轮重量的较大者,而这个重量远小于该实际承载重量。
[url=](2)[/url]逃费特征及防范手段
[url=]①[/url]此种方法需要较大的行车空间,因此在超宽车道使用较多,特别是在部分超过4米的超宽道,可通过此种方法减轻后轴的重量。通过对车道改造,使得车辆没有足够的行车空间,进行S型行驶。如加装活动立柱或钢管减少超宽车道地面的宽度。
[url=]②[/url]走“S”形过称的车辆以自卸车和中型货车居多。道口如有上述车辆,收费员应注意该车是否行“S”形,[url=]如是,应立即通知班长开启备用车道,以防道口堵车,告知司机称重数据有误,要求其退回重称。[/url]
③如道口车辆较多,收费员未发现车辆行“S”形,应在刷卡前核对轴重列表的轴重与实际轴型是否相符,如将车辆后轮双轴双胎判为单轴双胎,那么该车行“S”形可能较大,应要求该车退回重称。
④对计重设备软件进行改进,对有此类行为的车辆重量进行一定比例补偿。
8.放气法
[url=](1)具体过程:[/url]将左侧一轴轮胎的气放掉,该轴的重量集中到了右侧轮胎上,由于轮轴识[url=]别器[/url]设置在左侧,因此放了气的轮胎在通过轴识别别器时,造成的压力小,轮胎识别器识别不到此轴,故系统会造成丢轴,也就是会将此轴的重量数据丢失,造成整车重量偏轻。
[url=](2)逃费特征及防范手段[/url]
①某些特种车,轮轴特别多的货车,一轴的轮胎没气不影响车辆行驶。
②让货车车尾在前,倒着驶入车道,让轮胎识别器识别右边无损害的轮胎,但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9. 插螺丝钉
(1)具体过程:车辆快进入收费车道的计重平台时,司机将事先准备好的螺丝钉插在计重平台的缝隙里面,这样可以增加计重平台的摩擦力,使计重平台不能完全称出车辆的实际重量。
[url=](2)逃费特征及防范手段[/url]
[url=]当班工作人员必须保持当班期间称台周围清洁卫生,检查地磅计重平台缝隙是否有小石子或者小螺丝。[/url]
10. 司机人为在磅上倒水、倒洗洁精,使车辆在磅上侧滑,以此来减轻车辆过磅的重量。
有点长。慢慢看,太长见识了。
[ 本帖最后由 东州宝马moto 于 2010-5-21 16:05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