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技术帖:国产车与合资车的钢板到底有多大差距 保健 wrote:
听有高人说奇瑞的车重,是由于用的钢材差一点,不像上海通用、广州本田,用的好钢材,韧性强度都高。奇瑞的钢材不是和买办车厂的钢材一样从宝钢、武钢等大型钢厂进的吗?难道奇瑞会为了成本考虑而采购等级低的钢材吗?百思不得其解中,达人们给个解释
明天开始戒烟:目前国内的冷轧镀锌薄钢板的生产厂家很多,有国营的、国有控股的,合资的、民营的等等,但其技术和设备都不是国产的。产能比较大的有民营的亨通、国有的安本、武钢、宝钢、马钢、攀钢、包钢等等,还有众多民营及合资企业,总产量已经超过两千万万吨接近三千万吨。目前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镀锌薄钢板生产国,也是最大的输出国。比如民营的亨通一家产能就超过了三百万吨。安本合起来也有一百二十万吨的产量。
目前除了宝钢的技术精度略高于其他企业以外,大部分企业的技术水平基本一致,产品质量也不相上下。但是,这些企业能够生产汽车用薄钢板的不多。目前也只有宝钢、马钢、武钢、本钢等企业能够生产超宽板面的汽车用镀锌钢板。
汽车用镀锌钢板不是人们认为的强度高,恰恰相反,他要求的是延伸率要高。也就是强拉伸钢板,或者叫深冲钢板。杯凸值要求比较高。我们一般见到的钢板最多也就是ST12,而汽车用钢板要求必须在ST13或者ST14。
钢板的强度随着他的可塑性而改变,没有一种钢板强度高可塑性能又好的。汽车用钢板就是在可塑性和强度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有些国外厂商为了保持可塑性能的同时又增加强度,就利用了热成型后淬火工艺。这样既能保证钢板的成型效果,又能提高强度降低钢板厚度。其实这是最缺德的一种无耻行为。这种做法的后果就是当汽车受到撞击时,撞击力度超过了降低厚度的钢板临界值得时候,钢板就会产生塑性屈服或者断裂。而一般冷成型工艺钢板的临界值远远高于热成型工艺的钢板,当冷成型钢板受力超过临界值得时候,由于它的韧性不会马上出现塑性屈服,即使出现了塑性屈服也不会很快断裂。
很简单的道理:锯条钢的强度很大,但是宁断裂也不会弯曲。而普通钢板他会弯曲而不会马上断裂的
你所说的韧性强度都高的钢板是不存在的。
汽车钢材的成型是不需要强渡的,而汽车的刚性又需要强度来保证。这就是一个矛盾。成型性能太好,强度就会降低。强度过高,成型性能肯定就会下降。钢厂在制造钢板的时候设定了很多技术参数供汽车厂家选择。有普通建筑用镀锌薄钢板、有一般延伸钢板、有强拉伸钢板。这些参数都是根据冷成型工艺的技术参数而设定的。汽车生产厂家只要根据自己需要的技术参数选择钢板种类就可以了。其价格相差无几,各钢厂的内在品质几乎没任何差异。有些厂家要求版面精度和平整度、光洁度比较高。技术工艺比较复杂。而这些精度对钢板的强度和韧性没任何影响,他只对相应用户的技术要求而设计的光整板。所有汽车厂家对版面的光整度都有要求,但要求的精度却不一样。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不同品质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子油门 wrote:
汽车硬不硬,不靠表面的铁皮,铁皮都是软的,
不然的话也冲压不成形,直接都冲破了。
硬不硬,全靠安全车身设计和车身的主要钢梁。
明天开始戒烟:汽车的所谓钢梁也需要在塑性强度之间找契合点。也不是强度越高越好。
钢板、钢材都有个应力变形。强度高的弹性变形值比较高,一旦过了峰值他就会产生断裂。而强度低的弹性变形值低而塑性变形值高,在超过应力峰值的时候他不会断裂,而会弯曲。
你想要超应力时候断裂的呢?还是要变形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笼屉上的猪仔 wrote:
可以解释一下大众所宣传的支撑其高售价的先进的“20年不锈”高强度双面镀锌钢板吗?
是比一般车厂的钢板好很多吗?一般车厂不是双面镀锌钢板?强度比大众厂的差?日系车钢板比大众车的钢板要薄很多是事实吗?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真专家,烦请解释一下,谢谢。
明天开始戒烟:那都是胡勒
镀锌钢板就是在钢板的表面涮一层锌
将钢板通过马副观加热到600摄氏度后进入融化了的锌锅,然后再经过高压高温气刀调整锌层厚度和光洁度光整度。然后用鼓风降温,然后再用铬酸钝化,然后卷卷儿打包。然后就卖出去了。这是冷板热镀锌工艺。这种镀锌工艺锌层比较厚,能达到300克锌以上,一般的建筑用钢板也有120克。
还有一种冷板冷镀锌工艺,就是电镀锌。这种镀锌的锌层比较薄,双面只有40克锌。
还有一种合金化镀锌钢板,就是将热镀锌钢板瞬时达到1800度以上,是锌层和钢板的接触面形成锌铁合金,这种镀锌的锌层比较牢固,不容易拖锌掉皮。
另外还有锌铝共镀,镀铝锌、镀铝等其他工艺。
抗氧化是镀锌的目的,而使锌层表面出现氧化膜有是锌层抗氧化的关键。锌的氧化物是很稳定的化合物。为了制造出稳定的锌层表面,用铬酸将镀锌钢板的锌层表面瞬时氧化出一层氧化膜。这个工艺叫钝化。铬酸的配方是比较关键的,如果配方不好,其抗氧化效果肯定不行。目前我国已经基本解决了钝化液的配置工作,基本都能达到十五年的抗氧化期,再加上汽车表面的喷漆保护,二十年不成问题。
镀锌钢板不存在单面双面的区别,都是双面的。目前国际上还没一家公司能生产单面镀锌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兽兽 wrote:
看来你是专业人士啦。
不过这个热成型的讨论似乎有争议。我也是在新奇军听说热成型不好的,不过那天见到德国车厂(大概是大众)的宣传资料,里面谈到使用热成型工艺是汽车使用了高强度钢板的标志,800Mpa(?)以上的钢就只能用热成型工艺了,热成型不是热破坏。
我是挺晕的,过会儿有时间我找找那个资料,现在先忙会儿去。
明天开始戒烟:热成型工艺是通过提高温度降低钢材的强度,然后再通过淬火工艺恢复钢材强度的一种冲压成型工艺。这种工艺不存在好不好的问题,而存在适用不适用于汽车成型工艺的问题。
高强度钢材对汽车结构刚性有一定的益处。他能在最低材料使用量的基础上达到设计刚性的要求。但是,这只是正常状态下所要求的车体强度。一旦发生碰撞,低用料高强度的车体就会被应力扭断。德国使用的是高刚性热加工工艺,但是他的设计厚度是基于深冲钢板的厚度而提高强度的。并非是提高强度降低厚度。
德国和欧美国家降低汽车重量的方法不是减少钢板厚度,而是使用新材料。比如大量的使用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铝合金材料、高强度聚酯纤维复合材料等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山羊 wrote:
估计想制作单面镀锌的钢板成本也不低
明天开始戒烟:是根本没有这个工艺。等会儿我画一个镀锌板生产工艺示意图你看看就知道了。不可能有单面镀锌钢板。
这就是镀锌工艺示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帝国国防军 wrote:
终于出现专业人才了……所谓QR使用低品质的钢材完全是诋毁。研究一下差不多档次的车的自重和四围就会发现,同体积最轻的车一般都是倭寇的,有时候德国车用全车身铝合金还比倭寇车重……莫非小日本已经普及铝锂合金的车用钢板??……
明天开始戒烟:说得很对,有人刻意地毁奇瑞,而且是很拙劣的诋毁。
如果哪家汽车生产商向适用低劣的钢板,他还真不好找到。很可能制造劣质的能够冷成型的钢板成本还远远高于正常钢板的生产成本呢。
我是搞钢材的,专稿镀锌板的。
我从事了三十多年的镀锌钢板行业,从我国第一条镀锌钢板生产线武钢开始就搞这方面的经销工作和相关技术工作。从武钢开始宝钢、攀枝花、广东的三水、鞍钢、本钢、韩国浦项、常熟星岛、张家港五源、唐山的亨通等等等等。没有哪一家的钢板我不知道其性能的,也没有哪一家我没经销过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冥皇 wrote:
既然如此,为什么日本车轻?
是因为他们用的钢板薄的缘故?这能证明碰撞的时候日本车比较不安全吧?
明天开始戒烟:汽车结构设计参数都有一定的冗余量作为欲应力冗余,通俗点儿说就是打出些富裕,不能设计的可丁可卯严丝合缝。有些车辆的设计冗余量大些,有些设计的小些。而有些车在设计初期就将材料的特殊性能参考进了结构强度。然后再根据理论结构强度选择几乎到了临界点的钢材用量,然后再对这种钢材进行物理强化以达到强度的冗余。这类汽车结构刚性强,重量轻。但是一旦在外力作用下,结构承受能力达到临界状态的时候整个结构就会崩溃。这就是有些车在并不高速的碰撞下断裂解体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