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04-03-29 01:42 IP属地:未知
查看 25.6W | 回复 57
“鸡蛋碰鸭蛋”析,兼与铜豌豆先生商榷
“鸡蛋碰鸭蛋”析,兼与铜豌豆先生商榷
首先转载豌豆先生的“鸡蛋碰鸭蛋”理论:
“(本)车(比较)重(的时候)和别的车撞的时候对本车比较安全,就好像鸡蛋碰鸭蛋一样,一定是鸡蛋不行。”
豌豆先生转战爱卡已久,且逐渐发展出来一条理论,即上面的鸡蛋和鸭蛋理论。粗一看,似有道理(碰撞理论嘛)。但若仔细考察,发现其中问题颇多。以下逐一分析。
第一,相撞汽车的质量差别是车辆损失的唯一原因吗?
显然不是。美国的研究表明,车辆轻重不是碰撞损害的唯一原因。例如,轿车与相同质量或更轻的SUV相撞,轿车司机受伤害程度远远大于SUV司机(前者死亡率是后者的1.6~1.7倍)。所以,造成相撞损失的原因,不仅有重量原因,还有车辆设计和车身结构等其它因素。
资料来源:
*****
第二,相撞汽车质量差别多大时才会形成实质性伤害?或者说要用多大的鸡蛋去和多大的鸭蛋碰才能肯定鸡蛋会完蛋?
没有人知道。如果有人知道,就请告诉我。我如果开着花冠,满载(比如说,拉一车豌豆),是否可以跟任何同级车相撞而不吃亏?我看到的一个的汽车重量与安全性分类中,2500-2999lbs(1134-1360 kg)是分在同一类型里面的,而不同重量级的汽车之间才有安全数据比较。目前花冠、宝来、凯跃、伊兰特、桑塔纳超越者等车型的整备质量也都在上述区间之内。一句话,它们是同属一个重量级的选手,并没有显著差别。
第三,多重的汽车相撞时双方安全性最高?
如果从相撞汽车双方考虑的话,那么就不是车辆越重越好了。当然,也不是越轻越好。汽车工程杂志2002年第一期有一篇文章介绍。文章的题目是“汽车正面碰撞试验法规及其发展趋势的分析”,作者是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朱西产先生。文中例举了日本关于汽车碰撞与相互间重量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双方汽车质量都在1000~1400kg附近时,双方死亡率加和最低。也就是说,这个级别的汽车,相对于大车比较轻,对对方伤害小,同时也具备了车辆的必备安全设施,可以自我保护。因此,如果要降低交通死亡率的话,就应当把主流轿车质量限制在这个质量附近。这也可以解释为何日系小汽车大多在这个质量周围。
第四,是否可以做到车辆轻而安全高?
完全可以。最新的汽车科技已经以做到车辆轻而安全性高。车辆轻的优点显而易见:a)与其它车辆撞击时,可以减少对对方的伤害;b)燃油经济性,当然也有利于环境。车辆轻的传统缺点是减弱了对乘员的保护。但是现代汽车科技通过加长车身(但由于采用新材料而重量降低),增加缓冲距离来提高安全性。从而做到:重量轻(车大)而安全性高。总体效果是:碰撞双方的安全性都高了。
资料来源:
*****
综上所述,豌豆先生关于鸡蛋和鸭蛋的知识显然是过时的知识。他不仅没有考虑影响安全性的其它因素,也夸大了车辆之间微小重量差别的影响。豌豆先生显然没有经过认真地推敲,就想当然地认定“就好像鸡蛋碰鸭蛋一样,一定是鸡蛋不行”。但是,现代人本主义观念告诉我们,不仅要考虑自己,还要顾及他人;不仅要看到眼前,还要瞻望未来。鸡蛋与鸭蛋的故事再一次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跟得上时代的脚步。
以上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附:若干国产紧凑型轿车的总备质量.
Bora1.8L AT 1350kg
corrola 1.8L AT 1170kg
凯越1.8LS-AT顶级版 1300kg
伊兰特1.8L AT豪华型 1275kg
桑塔纳超越者AT豪华型 1248kg
Elanta 1.8AT 130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