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年8月6日—8月12日地点:川西—稻城亚丁摄影/文字:Amy.yao器材:索尼微单5100 随着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的公映,稻城亚丁又一次成为了热点,我也再次梦回稻城亚丁。有人说,稻城—亚丁是"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这里最早在1928年被美国探险家约瑟夫·洛克发现,他把所拍到的照片发表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引起了巨大轰动。 随着川西旅游热度的提升,稻城亚丁也成为了我们旅行的目的地。因为海拔太高,虽然有号称海拔最高的稻城机场,我们还是决定先飞成都,从成都经318国道一路蜿蜒赶往稻城,让身体逐渐适应一点点增高的海拔高度,避免高反。 ——泸定—— 从成都出发,我们踏上了中国最美公路318国道。第一天的行程为成都—成雅高速—石棉—大渡河—泸定—康定—折多山口—新都桥。
这是泸定,一个依山傍水的城市。
泸定是著名的红色名城,"大渡桥横铁索寒",泸定桥是一座悬空架在大渡桥上的铁索桥,1935年,红军长征路过此处,受敌阻击,经过两小时激战,"二十二勇士"飞夺泸定桥,因此而名扬中外。
路边正在卖的仙人掌果,甘甜清香,味道还不错。
二郎山红军桥隧道,走过318的应该都不陌生吧。 ——折多山——
继续前行前往折多山口,一路小雨,雾海袅袅,海拔越来越高,气温也越来越低,看着远处的山上一片白茫茫,群山都戴上了白色的帽子。
前一天晚上折多山下雪了,据说这在四川8月份下雪也是极为少见。快要到折多山口了,在一个观光台停下观赏雪景。下车踩在黑色的山石上,有点头重脚轻,感觉脚下打漂,感觉很冷,四周到处云雾笼罩下的雪山,瞬间就从夏季穿越到了冬季。
海拔4280米的折多山位于四川甘孜州康定县境内,是318国道通往西藏的必经之道,也称进藏第一关。
在山顶环视贡嘎群峰,山峦叠嶂,白雪皑皑,折多山是318国道从成都进西藏需要翻越的第2座大山(第1座大山是大名鼎鼎的二郎山),在康定县境内,站在山顶上,可以眺望到"蜀山之王"—海拔7556米的贡噶山。
折多山口的白塔,周围五色经幡在风中飒飒作响,尽管是炎炎夏日,这一刻的感觉只有一个字:冷!
自从二郎山隧道的贯通,折多山便成了川藏线上的第一座具有挑战性的高山,318国道在这里穿过了4298米的垭口后一路下行,就进入了摄影家的天堂——新都桥。 ——新都桥——
新都桥又叫东俄罗,是一个镇名,而不是一个景区。新都桥海拔约3300米,并没有突出的标志性景观,但沿线却有10余公里被称为"摄影家走廊"。
第二天一早出去感受新都桥的魅力,细雨霏霏,晨雾在山间飘荡。偶然拍到的云团,像不像一条天龙在山间飞舞,嘴里还含着龙珠呢。
散布在山脚下的藏式民居,色彩鲜艳,有着非常浓郁的民族风情。
新都桥的藏式民居极有特点,有很宽敞的白墙院子和朱漆大门,房屋大都采用石料建造,朝阳而居,采光极好,每座楼房的每面墙上开着三四扇窗户,窗檐上用红、黑、白等色彩描绘着,象征人丁兴旺、五谷丰登之意的日月或者三角形图案。
成片的格桑花在盛开,房前屋后,均有鲜花怒放,点缀在浓烈的藏式房屋间,形成独特的风景线。
——高尔寺山—— 第二天的行程是新都桥—高尔寺山—雅江—卡子拉山—理塘—兔儿山—稻城。
早餐后最后欣赏新都桥沿途秀美的风光,沿着318国道川藏南线继续前行,318被公认为是中国路况最险峻、通行难度最大的公路,它所穿越的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脉地区是世界上地形最复杂和最独特的高山峡谷地区,被称为"心灵在天堂,身体在地狱"。不久就到达了高尔寺山,这段18公里的公路虽是柏油路面,但路面坡度较高,又因长期受到载重汽车的碾压,路面变形而有些不平坦。加之连日阴雨,路面极为湿滑,按司机师傅的话说叫做烂路。
走上了这条名叫318国道的路,才能体会到什么叫做"朝圣者般的孤独"。沿途会遇见无数在这路上匆匆奔碌的身影,有徒步的朝圣者,骑单车进藏的真汉子,各种机动车驾驶人,这条路虽然很长,但是却阻挡不了他们执着前进的脚步。
高尔寺山是川西高原间的第一座垭口,也是川藏南线的第二座大山。灌木成片,树木成荫,山顶全部被高山草甸所覆盖。这座大山两旁的植被很丰富,一路上看到的全是绿色,灌木成片,树木成荫。过了半山腰后,见到山顶已全部被高山草甸所覆盖,树木都挺拔向上,枝桠不多,也许这样才能适应高原气候。
路上停车间隙拍的路边野花,怒放依然。
因因大雾浓重,能见度极差,没在高尔寺山和天路十八弯停留拍照留念。 ——卡子拉山——
继续前行,来到卡子拉山口。卡子拉山海拔4718米,因海拔较高,树木就更加稀少,主要是高山草甸。在这里看山,层峦叠嶂,一层比一层更远,一层比一层颜色更浅,直至天边,真像行走在天路之上。下雨大雾,直接下车拍了几张就给冻回来了。
——兔儿山——
稻城兔儿山位于海子山自然保护区的北部,远观就像兔子耳朵屹立在风中,山势十分奇特,长在寸草不生的山峰之上,颇为壮观宏大。恰逢雨夹雪,跑了几步高反了,持续头疼中。 ——稻城—— 每天都在车上上山—下山,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真正是体会到了,公路都是修建在河边及悬崖边,有的还要穿山而过,的确是不容易,向筑路人致敬,有了他们辛勤的劳动,我们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
傍晚时分终于抵达了稻城,经过了两天的车程,海拔高度在一点点升高,身体也在一点点适应,但最后还是有点高原反应,持续头疼中。
尊胜塔林是稻城的门户,塔林共108个小塔,1个主塔,小塔内全放置的是释迦牟尼佛祖,主塔内放置的是尊胜佛母。尊胜佛母,藏音“朗觉玛”,乃长寿三尊之一,可主长寿。
仓央嘉措的《那一日》:“那一日,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波瓦山—— 第三天的行程是稻城县—波瓦山—香格里拉镇—亚丁游客中心—珍珠海。赶到稻城县的时候就一直头疼,因为疼的不是很厉害,一直没有吃药。一早吃过早饭坐车在高原上奔波,头依然很疼,听同行人的劝告,吃了一片布洛芬,症状缓解了很多。
波瓦山藏语意为“英雄、勇敢的山”,相传,每当色拉人民受到外来滋扰时,就会退守在波瓦山里,依靠山势的险峻,凭借其天险,抗击侵略,进行不曲不饶的斗争,涌现了无数的不畏强势、保护家园的英雄好汉。
司机师傅中途短暂修整,赶紧欣赏周围景色,对着远近风景狂拍。路边的高山和流水,随处一拍都是大片。
——亚丁—— 接近中午时赶到了香格里拉镇,这个村庄原名日瓦镇,后来改为现在的名字,印象中应该是一个美丽的小镇,结果过去一看大失所望,镇里正在修路,加上连日的阴雨,各条路挖的一片狼藉与泥泞,大大降低了其颜值。中午简单吃过午饭,赶往亚丁游客中心,因修路的原因,特别堵。 亚丁风景区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香格里拉镇亚丁村境内,主要由"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三座神山和周围的河流、湖泊和高山草甸组成,它的景致保持着在地球上近绝迹的纯粹,因其独特的地貌和原生态的自然风光,被誉为"中国香格里拉之魂",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亚丁游客中心,在香格里拉镇西南大概3公里左右的地方。这也就是景区的大门了,买票进去后,就只能坐景区大巴。从这里到景区内的亚丁村大概要40分钟左右车程。
景区大巴的终点站是扎灌崩游客中心,亚丁村到扎灌崩大概是10分钟左右的车程。现在景区里的公路修的不错,有的路段有点险,大部分路段的一侧就是悬崖峭壁,峡谷深壑。
玛尼堆
神秘的符号
——冲古寺——
冲古寺位于仙乃日神山脚下,海拔3880米,原寺院损毁严重,入眼一片残垣断壁。冲古寺隶属贡嘎郎吉岭寺,有扎巴在此念经诵佛,经堂内供奉有佛祖释迦牟尼佛像。在亚丁景区内,冲古寺位置绝佳,身处冲古寺,对面即是千年不化的三座神山,脚下是开满野花的草甸,身后是险峻雄浑的亚丁峡谷,冲古寺犹如天堂之门,守护着神圣的香巴拉王国。
1928年,约瑟夫洛克来此考察时,曾在冲古寺住了三天,他透过寺庙的窗户,远眺月亮下宁静祥和的亚丁村,这就是詹姆斯希尔顿笔下《消失的地平线》中美丽的蓝月山谷的原形。 ——珍珠海——
一路经过冲古寺,跟小动物亲密接触后,在绵绵细雨中、雪山融水的陪伴下,辛苦的赶往珍珠海,山路遥远又漫长,拖着沉重的脚步,走一段停下来喘一会,漫漫长路无尽头,最后终于看到了五色经幡和远处的雪山。
远处雾气笼罩下的白帽黑色山峰就是仙乃日雪山。
仙乃日意为“观音菩萨”,藏语意为“观世间菩萨”,海拔6032米,是稻城三座神山的北峰,是三座神山中海拔最高的一座。看似观世音菩萨坐于莲花台上,手持宝瓶乘祥云而来,其状巍峨,象菩萨端坐在莲花台上。浑身浸透高贵气质的仙乃日,顶峰终年积雪不化,其山形酷似一个身体后仰的大佛,傲然端坐在莲花座里,她的怀中抱着一个巨大的佛塔,阳光照在仙乃日神山上会金光灿灿。
珍珠海——跌落人间的翡翠。
珍珠海(藏语:卓玛拉措)就像雪山脚下是绿宝石,那种永如春水浓绿的鲜妍,非亲见不能想象。其实是个很小的高原湖,丽日浓荫倒影其上,雪山在她的怀抱里有了两种如同双生却各有风情的秀致。远处只觉绿意沁人,走近却觉清澈得如同虚幻。
严格意义上说珍珠海只能算是一个大一点的水潭,这里是拍仙乃日倒影的理想地点, 珍珠海水平如镜,把庄严耸立的仙乃日完美地倒影在自己深邃的怀抱里,经过圣水的洗涤,水中的仙乃日似乎更显得超凡脱俗。可惜一直小雨,拍不到仙乃日的倒影。
——冲古草甸——
冲古草甸海拔3800米,是通往亚丁自然保护区冲古寺、洛绒牛场、仙乃日雪山的必经之路。它是一处天然盆景,由草地、森林、小溪组成。贡嘎河弯弯曲曲地从草甸的一端流向另一端,继而向下,滋养着这里的牧民和牛羊。
草甸周围群山环抱,站在冲古草甸能一睹夏诺多吉雪山的风采。这里是大型冰川U型谷的谷口,原来是一个冰川堰塞湖,由于冰川湖泊决堤后冲垮了这里的湖堤,才逐渐形成今天这样的地型地貌。
夏诺多吉(意为“金刚手菩萨”)是“三怙主”雪山的东峰,海拔高度为5958米,在“三怙主雪山”佛位第三,夏诺多吉山峰耸立在天地之间,在佛教中除暴安良的神甚,他勇猛的刚烈,神采奕奕,跨下围斑斓的虎皮,腰间绕着罪恶的大蟒,洛克先生把它形容为展开巨翅蓄抛待飞的蝙蝠,将它比喻成西腊神话中的雷神,神山左边绿色,大理石山头为布鲁财神,右下方为马头金刚,马头金刚下方“丹霞地貌风林为八百罗汉。
顺着小溪有一条栈道,据说是观赏草甸极佳的位置。
顺着栈道从各种角度观赏周围的景色。
——亚丁村——
公路顺着山体一路盘旋而上,海拔高度在一点点升高,最高处大概在海拔5600米,在车里没有什么高原反应,一路欣赏两边迷人的高原风景,云雾在车边飘荡,大巴如在云端,天上行走一般,足见其海拔之高。
到达扎灌崩游客中心必然要经过亚丁村,1928年洛克到亚丁时这样写道:透过丛林在远处山腰的平坝上,我看见有一个宁静的小村庄,它被郁郁葱葱的森林环绕着,几户藏楼在金灿灿的麦地中间耸立,炊烟飘飘,时隐时现,好一派香巴拉秀丽景色。从观景点看去,亚丁村祥和宁静,宛如世外桃源。
亚丁村距香格里拉镇34公里,亚丁自然保护区就因为依靠该村而得名,素有“最后的香格里拉”的美誉。小村隐匿在雪山与森林之间,出现的时候总是显得很突然,仿佛在此之间根本不存在,是你的眼睛移到时才突然显现的一样。村子位于山间台地上,峡谷中出现这样的台地让人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四周是起伏着的苍凉群山,在蓝色天空映衬下,山峦的轮廓青黑晶亮。山谷的尽头,巍峨的仙乃日雪峰毫无保留地沐浴在阳光之下,简练而险峻,像寥寥几笔勾勒出的简笔画。然而山峰的高度、宽度和质感却幽暗险峻,雄伟而安详,绝非笔墨所能形容。村子共有28户人家,每一户藏房的摆放都十分随意,但细看又觉得似乎都经过大师的精心设计,与自然那样的协调。
——洛绒牛场——
第二次进入亚丁风景区的行程是香格里拉镇——亚丁游客中心——洛绒牛场——牛奶海——五色海。为了节省力气,乘坐电瓶车来到了洛绒牛场,虽然很快,但是特别冷,冻坏了,真恨不得将所有的衣服全部穿上,已经可以清晰的看到远处的央迈勇雪山。
洛绒牛场是亚丁自然保护区著名景点之一,海拔4150米,是附近藏民放牧的牧场,洛绒牛场背靠三座神山,是观赏三怙主雪山的最佳地点。
央迈勇(藏语意为“文殊菩萨”)是“三怙主”雪山的南峰,海拔高度为5958米,在佛教中排在“三怙主”雪山之首。文殊菩萨在佛教中是有智慧的化身,雪峰像文珠师利用手中的智慧之俞直指苍穹,冰晶玉洁的央迈勇傲然于天地之间。
站在央迈勇峰下,转身向后瞧去,由群山环绕着的宽阔峡谷间,森林、草地、溪流和睦地各守一方,央迈勇峰则像娴静端庄,冰清玉洁的少女,洁白而巍峨,显得神圣而庄严,这气势莽莽的自然景观,俨然一处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桃源。对于从稻城方向过来的人们来说,央迈勇是三座雪山里最难以见到的一座。 ——牛奶海——
既然来到稻城-亚丁风景区,景区最美的牛奶海和五色海是一定要去看一看的。早起从香格里拉镇赶往亚丁乘客中心,赶到洛绒牛场时也已经不早了,草甸上到处是来来往往的游客。从洛绒牛场到牛奶海步行大约需要六个小时,骑马也需要三个小时,我们商量了一下,看大家的身体状态,还是老老实实的骑马比较安全。赶到马场的时候,还是迟了,马场只有30匹马,每天是来回3趟,也就是说只能满足90位游客的需求。还剩最后一匹马,其余的马回来还需要2-3个小时,团队的人一致决定让我先上去,洛绒牛场到牛奶海骑马来回300元,居然还需要称体重,刚开始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后来才明白山路太危险难行,考虑马的负荷。一个人牵着一匹马在山路上来回三个小时,这费用也值了。
轻装上阵,只带了相机包上马前行,从洛绒牛场到牛奶海的山路,起初是很平整的土路,因连日的阴雨,已经变成了泥浆路,看到很多辛苦徒步赶路的游客在泥浆中艰难前行。随后的路会变的越来越陡,越来越窄,左手是悬崖,右手是峭壁。后半段的路因为山间溪流,越来越泥泞,几乎就是在泥路和石头上行进。
一路与牵马的小姑娘闲聊,她是藏族人,叫做扎金,一直提醒我抓紧马鞍上的扶手,上山趴下山仰,不要在马上拍照太危险,昨天她跑了四趟,有一位游客坠马了,还有两位游客找不到了。刚开始不太理解她说话的含义,直到踏上窄窄的山路,才知道的确是很危险,安全是第一位的,老老实实的抓紧扶手保持平衡就行,其余马上拍照啥的想都不要想。徒步的人很多,装备也很齐全,鞋套、登山杖成了他们最大的助力。小姑娘穿着高筒的靴子,在泥泞的山路上健步如飞,想想她每天都要在这样高海拔的地方来回三四趟,真是佩服,我问她你不累吗?她说不累。路遇几个下山的骑马游客,我问他们上去了吗?他们说到了下马处,爬了一段发现太陡峭、太危险了,就不上了,并且说你也会回来的。当时我就说我一定要上去,不会回头,因为整个团队把希望都给了我。后来又遇到几位游客,说上去了,牛奶海很漂亮,加油!更加坚定了我一定要上去的决心。接近牛奶海的地方有一个下马处,必须自己徒步前行。扎金说是因为这里太陡峭、骑马太危险,必须自己爬上去。第一脚踏下去的时候,还注意让鞋子不要沾上泥浆和流水,尽量让自己的鞋子不湿,后来才发现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泥泞的山路,一直从山上流淌下来的水,无论如何你都避免不了,何况窄窄的山路就在悬崖边上,山石湿滑,根本就没有选择余地。后来就不再顾虑泥浆和流水,在蒙蒙细雨中,只是选择好走的地方快步前行。每走几十步路心脏就会不堪重负的快速跳动,这时必须停下来休息减缓心跳,然后再继续喘着粗气继续前行。有一段全是石块组成的峭壁,石缝中还有潺潺水流,有的地方的坡度超过75°,必须手脚并用着爬上去。最好的办法就是专心致志的爬山,不去想其它,踏着泥浆、踏着流水,还有随处可见的马粪,脚上的鞋子已经泥泞一片,袜子全湿透了,这时不禁后悔为什么没有买一副鞋套,鞋子灌满了水,就甩一下出来,后来也没有什么异样的感觉了,大概是适应了、认命了。
终于扎金说到了,下马快步赶往那传说中的圣地,远处的央迈勇神圣而庄严。一直听说亚丁昨天下雪了,今天一直小雨,路上也看到群山白雪皑皑,上到山顶,已经变成了雨夹雪,随着冷风扑面而来,那种阴冷的感觉是瞬间回到冬季。踏上湖边白雪覆盖的草甸,随处可见白雪覆盖下的小草,脚下的黑土地灌满了水,踩下去软绵绵的,深一脚浅一脚的快步走向那传说中的圣湖。
牛奶海,又叫洛绒措,位于央迈勇神山脚下的山坳里,是一个面积不大状如水滴的古冰川湖。四周雪山环绕,湖水清莹碧蓝,湖畔则是一圈乳白色环绕,故称牛奶海。
牛奶海是亚丁地区的圣湖之一,位于央迈勇神山下,海拔4600米。牛奶海湖水深浅不一,近岸由于湖底远久植物的沉淀而略显黑色,往里面一些则是浅绿色的一带,再深处则是碧绿色的水面,蓝得透亮。据说阳光照耀在静静的湖面上,水面会如宝石般熠熠闪光。可惜今天下雪,无缘一段日光下牛奶海的绚丽多姿。
白雪给周围的群山戴上了白色的帽子,显得越发神圣而伟岸,在这片白茫茫的土地上,你心中所有的想法都会烟消云散,只震撼于大自然神奇的造化。
真正赶到牛奶海的人并不多,在路上遇到的一对父子,一家三口藏胞也赶到了这里,大家见面互相鼓励加油。他们是徒步前来的,为他们的勇敢和毅力所折服,你们是最棒的。
——洛绒牛场——
又一次回到洛绒牛场,尽管大家的嘴唇都是紫色的,但还是在这里尽情跳跃,拍下了海拔4500米的跳跃照,留下了难忘的瞬间。
导游小赖说这是他带团来亚丁景区两年来天气最差的一次,全是阴雨天。虽然没能领略明净蓝天下的美丽稻城亚丁,但是雨中稻城亚丁依然以其独有的魅力迷倒了我们。 牛奶海行程的艰苦程度超出了想象,印象中只有多年前的张家界之行堪与之相比,也许你不逼自己一下,你就不知道你有多大的潜力,为自己的勇敢和坚持点一个赞吧。此次稻城亚丁之旅完美收官,只留下没去五色海的遗憾,也许在几年以后,我会重返稻城亚丁,去领略日光稻城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