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彩曾经说: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华颂就像是掉进了这样一个怪圈。
华颂是华晨旗下推出的高端品牌,也可以说是一个每年都会吃次“鸭蛋”的汽车品牌,它自2015年品牌成立之后,两年的时间内,也不过仅有一款华颂7还在市场中浮沉。
从市场表现上来看,华颂7在2016年其累计销量4500辆,2017年前8个月累计销量则仅为2200辆。
其中,今年6月份单月,该车卖出2002辆,7月份卖出17辆,8月份则为零。
犹记得华颂7在2015年底曾出现过月销超过4000辆的高峰,但是据业内人士透露,该销量并非私人购车销量,而是租赁公司以及大客户的批量购买。
华晨旗下的确是成立了华颂7商务租赁公司,在全国11个中心城市和4座大城市投入约2万辆,希望通过租赁的形式来打开市场。
华颂7一次又一次的触底,且根本不见反弹的迹象,它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我们不妨从华颂7这款车的本身来看,华颂7作为市面上为数不多的MPV车型,它的定位是高端商务路线,目标也是成为国际高端品牌。
但是我们不得不说,华颂7的定位出现了严重的偏差,高端商务MPV就目前情景来看,是根本不符合国情和市场规律的。
虽然近两年MPV车市,五菱神车和宝骏等以走量为基本原则,似乎焕发了MPV的春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五菱和宝骏都是立足于三、四、五线城市等局域市场,以十万元不到的实惠价格,以及科技感强大的丰富配置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而对于高端MPV车型来说,大家的处境似乎都不怎么好,市面上销量不错的车型除了别克GL8和奥德赛等等积累了一定人气和口碑的老牌车型之外,其他的产品都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处境。
在这样的市场大环境下,华颂7想要打破高端MPV这层壁障,就显得有些“不识时务”了。
对于华颂7的妄念,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于它本身的产品力并没有能够达到大众对于高端MPV的期望值。
华颂7对外的宣传一直包含三点:第一是搭载了宝马2.0T发动机;第二是先进的工艺水准;第三则是国际级的服务。
我们从第一点来看,强势宣扬搭载了宝马的2.0T发动机,真的能够成为市场销售的“灵丹妙药”么?
这话并不尽然。若是放在以前,拿出BBA的名头搞点事情,或许大家还会欣欣然的配合,但是就现在而言,单靠宝马2.0T发动机的噱头已然不能说服。
为什么这样讲呢?
一方面,中高端MPV市场是一个品牌驱动的市场,而不是单纯产品力驱动,不是说产品力不重要,而是品牌比产品力要重要。
中高端MPV市场长久以来一直处于“寡头”局面,别克GL8几乎垄断了中高端MPV市场。之所以会呈现这样的局面,就是因为品牌因素。
别克GL8是国内最早的中高端MPV车型,甚至中高端MPV就等于GL8,已经成为很多用户的共识。长久的积淀、强大的产品力、通用的品牌背书,成就了别克GL8今天的地位。
但华颂7就不一样了。
虽然,有宝马发动机的技术背书,但是没有BMW的品牌背书,如果华颂7挂着BMW的Logo,那么绝对不会是今天的惨淡。
这就是为什么用了宝马的发动机,也没有让华颂7“出头”的重要原因。至于工艺的维度,这是华颂7另一个悲伤的“段落”。
工艺的先进并不是只靠自己的宣讲就可以坐实了,你得经得起市场的验证吧。可惜,华颂7连得到市场验证的机会都没有。
仅靠惨淡的销量和偶尔的租赁车公司订单,华颂7勉强吊住一口气。没有市场支撑,工艺先进最后也不过成为自我安慰的借口。
至于服务,我们清楚华颂7这是想“复刻”雷克萨斯的成功之路,毕竟,年轻的雷克萨斯和英菲尼迪,之所以可以在一票老牌豪华品牌中杀将出来,靠的就是“服务”这个法宝。
但我们不要忘了,得益于丰田的操盘,雷克萨斯在北美没有任何品牌包袱,而不似华颂7背后站着一个日渐边缘的“华晨”。
国际化的服务听上去很像那么一回事,但是服务并不能成为一款车真正的卖点,顶多算一个附加项目,而消费者们在选车之时更多的还是看中产品的品价比和性价比,这也是华颂7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华颂7打出服务牌,却收效甚微的重要原因。
——这款车都没有进入到消费者的视线或者购车清单,我们更奢谈用服务来吸引和拴住消费者了。
最遗憾的是,华颂7野心太大,要一口吃成个胖子,无论是定位,还是定价,都瞄准了别克GL8,品牌的向上在这一点上无可厚非,但这未免有些太过于“不自量力”。
华颂7上市的官方指导价格在23.77万-28.77万之间,这个价格相比较合资竞品丝毫没有价格优势可言。
这对于一直靠低价吃透国内市场的自主品牌来说,华颂7显然是走了一步“险棋”,但这步棋凶险都应验了,却丝毫没有祸兮福所致的收益。
消费者不买账,华颂7就失去了绝大部分意义,毕竟并不是每一个品牌都能像路特斯、道奇,单靠消费者的信仰就足以支撑其存在。
最后我们回归到华颂这个品牌上来,它是华晨推出的面对国内市场的高端品牌,就像吉利推出了领克,长城推出了WEY的意义是一样的,但是在最终的方案实施上,华颂却和这两个品牌相差甚远。
吉利推出领克我们可以看到是李书福的战略意图,也是在收购沃尔沃之后的强势输出,起点是吉利和沃尔沃共同研发自主技术,构建的类似大众集团MBQ豪车平台的CMA架构。
长城推出的WEY则是在长城哈弗系列SUV坐稳国内SUV市场的龙头老大,进而延伸出的制造国人能够买的起的豪华SUV的念头,而WEY的基础就是哈弗系列的“死忠”,它有着无可匹敌的消费者根基。
但是反观华颂,它并没有如WEY一样的消费者基础,也并没有如领克一般的沃尔沃背书,它唯一拿得出手的似乎就是做国内高端品牌的一腔热血了。
华颂错就错在不该在没有用户口碑积累,没有产品品质积累的前提下,直接跨过了产品去做品牌。这不禁让人想起了PPT造车的游侠,吹牛不打草稿的奇点,以及大干快上的观致!
借助着华晨宝马的丰厚盈利,华晨一直没有尝过置之死地的滋味,现在,祁玉民卸任,宝马也“相亲”长城,华颂的寒冬还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