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06-03-02 12:54 IP属地:未知
查看 3.9W | 回复 1
青海名胜景点之--孟达天池
该保护区是青海省建立的第一个以保护森林植物资源和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的保护区,设有管理处(属循化县管辖)。位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东北部的黑大山中,地处昆仑山支脉西倾山北坡,距县城积石镇约20公里。东临甘肃,北靠黄河积石峡,东邻甘肃,南面和西面属东风、清水、道帏三乡,1984年批准成立该保护区,设有管理处(属循化县管辖)。介于东经102°26'-102°43'、北纬35°42'-35°50'之间,海拔1780~4123m。最高峰昆仑支脉当蕊山海拔4182米,最低处黄河岸边海拔1780米,面积为9544公顷,由拉春、大庄、韩坪、大厂、大东、上青冈、专堂等9条山沟和孟达天池组成,是一个山高沟深、树大林密、植物繁多、风景优美的原始自然林区,被人们称之为“青海高原的西双版纳。”
2000年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扩大到17290公顷,是青海次生林中植物种类最多、群落系统最为复杂的林区,有五百八十多种植物,其中药用植物三百二十多种,鸟兽近百种,41种特有珍稀濒危植物,具有十分特殊的保护价值。
1983年11月,经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孟达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为科级事业单位,内设办公室、科研所、保护所。林业公安派出所、旅游所等机构,另设5个护林站和2个木材检查站。现有职工46人,其中干部17人。
保护区处于青藏高原与黄土丘陵的交接地带,孟达林区山系属西倾山支脉─当慈五台山,为一强烈切割的断块高中山地,在保护区中央 的木厂沟中部,在由于第四纪冰川刨蚀而成的前碛堤和后来山体崩塌,大量巨石岩块层堆积堤上,构成一座长200米,厚100多米,高60~80余米南北走向的"天然大坝",截断河流,形成了东西长700米,南北宽250米,平均水深15米。天池水面海拔2504米,蓄水量200万立方米的高山湖泊。集水面积20平方公里,七八月分最大水深可达26米,蓄水量增到300万立方米。天池水体清澈,水质良好。池周有飞来峰、卧虎峰、回音崖、一线天、五子拜佛石、蛤蟆石、天然大坝以及奇松、山泉、飞瀑许多景点,湖光山色非常幽美。池水清澈,水质甘美,是令人神往的旅游胜地。
孟达天池远眺
孟达天池水影
保护区由于地处黄河狭谷和东南季风的通道上,年均气温5.4°C,风速小,因此保护区的森林植物十分繁茂,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形成了与青藏高原和四周迥然不同的自然景观。由于它独特的地形,迎接着夏季的东南季风,使含大量水汽的气流遇阻而上升,在林地上空形成降雨云,使林区获得较为充沛的雨水,推算年降水量600多毫米。高山深谷和天池形成的小盆地,使林区保持着气候温和、空气湿润、土壤有机质丰富的生态环境,为植物的生存,繁殖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从循化县城进入孟达林区,要经过险峻的积石峡。积石峡又叫孟达峡,整个峡道长25公里,两岸大山插云、峭壁耸立,谷中滔滔黄河由西面奔腾而下,水声湍急,声震如雷。野狐桥位于积石峡中段,由于千百万年的黄河急流的冲刷,这里裂出了一条险不可攀,深不可测的峡谷,恰似天门中开。在两岸巨石对峙的最窄处,相距仅有5.7米十分险要。据说山中的狐狸一旦遇有急难,舍命奔逃,凌空一跃而过,因而被人们叫作“野抓桥”或“野孤跳’:这段峡道叫野孤峡。若上游冰雪消融或洪水发起,这段河水最大流量可达每秒48OO立方米。如此多的水量从这里涌过,其深度和景象在黄河段是极为罕见的。“野狐桥”向右,垂直距离约为200米的山峰上,经过常年风蚀雨淋,形成的石峰形状酷似两峰骆驼。在日出前观此景,尤为逼真。
地理位置:
位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东北部的黑大山中,地处昆仑山支脉西倾山北坡,距县城积石镇约20公里,距西宁170公里。
黄河积石峡与孟达天池地理位置卫星影像
[
Last edited by 864 on 06-03-02 at 13: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