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rac
雅克-希拉克
法国现任总统,安道尔国大公,大欧洲委员会主席。
1932年11月29日生于巴黎科雷兹镇的一个富豪家庭,独生子。其父曾为法国商业银行总管。
希拉克自幼渴望成为一名远洋船长,中学毕业后曾在一艘货轮上做见习轮机手。
1951年考入巴黎政治学院,后在国立行政学院和美国哈佛大学暑期班学习。1955年从索缪尔军校毕业后,任骑兵少尉。
1956年参加反对阿尔及利亚独立的战争。
1980—1986年任国民议会国防委员会委员。1986—1988年5月再次出任总理。1995年5月17日起任法国总统。
主要著作有《希望的闪现》、《一个新法兰西》等。
Winston ·Churchill
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1874-1965)英国传记作家、历史学家、政治家。生于牛津附近的布莱尼姆宫。祖父马博罗将军在战争中立有赫赫战功。父亲拉道尔夫勋爵曾任英财政大臣。他从小便被差送入寄宿学校学习,曾就读于著名的哈罗学校,但生性执拗,学习成绩不佳,只喜欢历史、文学和军事游戏。1893年勉强考入桑德斯特陆军军官学校后,由于志趣相投,毕业成绩名列前茅,获军官资格。1895年,以少尉军衔编入皇家第四骑兵团。后因渴望冒险的战斗生活,以志愿兵和随军记者的身份先后参加过西班牙对古巴的殖民地战争和英国军队在印度、苏丹、南非的战争,以作战英勇,敢于履险犯难闻名。其间,在印度驻守的两年中,他还广泛阅读了历史、哲学、宗教和经济方面的著作,以弥补自己在教育上的欠缺。同时,发表了报告文学《马拉坎德远征记》(1898)、《河上的战争》(1899)、《南非从军记》(1908)和小说《沙普罗拉》(1899)等,广受欢迎。
1899年,丘吉尔退伍参政,1900年当选为下议院议员。1906年以自由党身份首次入阁担任殖民副大臣,后出任商务大臣、内政大臣,第一镒世界大战前夕担任海军大臣,战争期间担任过军需大臣。十月革命胜利后,他曾积极策划反苏。1924年,又以保守党身份出任财政大臣,直至1929年保守党在选举中惨败而离开政府,赋闲十年之久。这期间他出版了五卷本回忆录《世界危机》(1923-1931)、传记著作《我的早年生活》(1930)、四卷本《马博罗传》(1933-1938)。
30年代,由于法西斯势力的崛起,欧洲形势日益紧张,丘吉尔坚决反对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成为强硬派领袖。他到处发表演说,揭露战争的危险。他的演说滔滔雄辩,警句迭出,被公认为出类拔萃的大演说家。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丘吉尔聘任张伯伦内阁的海军大臣。1940年,他临危受命,出任首相,领导英国人民保卫英伦三岛,并各级积极展开外交活动,与美苏结盟,形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为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1945年,在反法西斯胜利前夕,因保守党在大选中失败,丘吉尔失去首相职位。其后,他用六年时间完成了六卷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48-1954)。1951年,保守党在在选举中获胜,丘吉尔以77岁高龄再次出任首相。1955年因年事高辞职退休,专心撰写四卷本《英语民族史》(1956-1958)。1965年1月因脑溢血辞世。
丘吉尔的一生虽主要从事政.治.活.动,但他的历史著述和传记文学写作也成就卓著。1946年开始,他便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并终于在1953年,"由于他在描述历史与传记方面之造诣,同时由于他那捍卫崇高的人的价值的光辉演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瑞典学院把他比作"具有西塞罗文才的凯撒大帝"(《颁奖辞》)。
代表作
《马拉坎德远征记》、《河上的战争》、《南非从军记》、《沙普罗拉》、《世界危机》、《我的早年生活》、《马博罗传》、《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英语民族史》等
King Fahd
法赫德·本·阿卜杜勒-阿齐兹 (Fahd Ibn Abdul-Aziz) 1923年出生于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是沙特王国奠基人——前国王阿卜杜勒-阿齐兹的第六个儿子,他的母亲是沙特中部地区势力最强大的苏德里部族人。法赫德幼年在宫廷接受伊斯兰教育,青年时期赴欧美接受高等教育。
1953年,法赫德创建了沙特王国教育部,并出任第一任教育大臣。期间,他主持制定了沙特发展教育的长远规划,创办了阿拉伯半岛上第一所大学——沙特国王大学。1962年至1975年,法赫德担任内政大臣,1967年晋升为第二副首相。法赫德还曾担任沙特国家安全、教育方针、沙特大学、石油事务、青年福利、朝觐等最高委员会主席,并经常率领代表团出席阿拉伯世界举行的会议和国际会议。
1975年3月,前国王费萨尔遇刺逝世后,法赫德被定为王储兼第一副首相。同时,由于哈立德国王的健康原因,他受命主持国家日常事务,执掌朝政。1982年6月13日哈立德国王病逝后,法赫德继承王位,成为沙特第五任君主并兼任首相。
法赫德被认为是一名干练而富有革新精神的政治家。对内,他重视抓经济建设,主张工农业并重,优先发展轻工业。同时,他还重视发展社会福利、注重维护伊斯兰特性及增强国家军事实力。20世纪90年代,法赫德曾对国家和政府机构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措施,以适应国内外形势变化的需要。
对外,法赫德奉行中立、不结盟政策,主张加强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的团结,政治解决中东问题,维护海湾地区的安全与稳定。1981年,法赫德提出实现中东和平的八点建议,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1994年,法赫德曾接受胆囊手术。1995年8月2日内阁改组后又兼任首相。当年,他因患中风住院接受治疗。近年来,由于健康原因,法赫德一直将国家的日常事务交由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阿卜杜拉王储主持。2005年5月底,法赫德因患肺炎入院接受治疗。同年8月1日病逝 。
Gandhi
甘地,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现代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甘地主义的创始人。
甘地的一生饱经忧患,历尽坎坷。他出生于英国殖民桎梏下的印度,成长在一个虔诚信奉仁爱、不杀生、素食、苦行的印度教的家庭。他自幼腼腆、羞怯、循规蹈矩。13岁便依父母之命与一同龄文盲女孩结婚。16岁丧父,第 1个孩子出生便夭折。从小学到中学,甘地一 直平庸无奇。少年时代虽受当时革新之风的感染,曾经尝试打破素食以强身健体、振兴民族 国家,终因摆脱不了从小所受的教育,半途而废。19岁时,不惜被开除种姓身份,远涉重洋, 赴伦敦求学。异域的文明曾令甘地产生过深刻的自卑而拜倒在它的脚下,宗教陈规的约束使 他在一个全新环境里无所适从。短时的迷惘与摸索之后,他终于放弃了对西方文明的盲目模
仿,坚持了原有的宗教信仰并兼收并蓄其他宗教教义,接受了英国法制思想的教育,取得了 伦敦大学的律师资格。学成归国后,他开始在孟买从事律师业务,却历遭挫折。第一次替人 打官司就因临阵怯场而砸锅。半年后打道回府,在家乡拉奇科特靠兄长和亲友的资助维持律 师业务。律师业务的毫无起色及令人窒息的环境,使他倍感苦闷压抑。当有个来自南非印度 人的案子要他处理时,他便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前往南非的历程。
在南非这个种族歧视根深蒂固、无所不及的英国殖民地,甘地作为有色人种先后.遭.遇.到. ..了.一.连串.的.歧.视.与侮.辱.。.民族.自.尊心.和.同.胞.在.此.所.受.的苦难.驱.使.他.走.上.了领.导.南.非.印.度.人.反 .种.族.歧.视.的.斗.争.,成.为引人注目的人物。正是在南非这块充满种族歧视的土地上,甘地对他 曾经倾慕过的西方文明产生了否定,培养和锻炼了自己从事公众工作的能力,掌握了作一个 成功律师的秘诀,基本形成了他的.宗.教..、.人.生.观.、.社.会.政.治.观.。.他.在.南.非.领.导.的艰.苦.卓.绝.的. .反.种族.歧.视.斗.争,.为.南.非.印.度.人.争.取到了基本平等的权利,他从中也试验成功了一种有效的 武器——真理与非暴力学说及其实践。不过,在这种反歧视过程中,甘地对英帝国仍充满幻 想。
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回国初年,他坐三等车游历印度各地,以深入了解他久别的祖 国。一年以后,他开始发表演讲,宣传自己的主张,从事.非.暴.力.斗.争.,.试.验.并.发..展了.非.暴.力. .学.说。他对当时正在进行的战争予以支持,希望以此换取英国的开恩,给予印度自治。“一 战”后殖民当局的种种作为使甘地由一个英帝国的忠实追随者变成了不合作者。1919年3~4 月间,为抗议反动的“罗拉特法”,他发起全国性的.非.暴.力.抵.抗.运.动.,由于.殖.民.当.局.的.血腥. .镇.压.和.群众.的..暴.力反.抗.,.甘地.一.度宣.布.暂.缓非.暴.力.抵.抗.运.动.,.试.图.与政.府合作,但英国政府 继续在哈里发与旁遮普问题上倒行逆施,打破了甘地的幻想。在印.度.全.民反.英.斗.争高.涨的形 势下,甘地的不合作思想趋于成熟,并率先在哈里发.运.动.中.发.起.群.众.性.的.抵.制.殖民政.府.的.立. .法.机.构.、.法.院.、.学.校.、.封.号.与.洋.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进.而.推.广.为.全.民.反.帝.斗.争.形.式。
1920年9月,国大党加尔各答特别会议和12月的那普尔年会正式通过了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 计划及甘地起草的党纲,使.非.暴.力.不.合.作.成.为.国大党的指导思想;争取“印度自治”成为国 大党的现实斗争目标;国大党也因此由一个少数上层分.子.主.要.依.靠.宪.政.手.段.从.事.活.动.的团.体. .变.成.一个.有.广.泛.群.众.基.础.、.依.靠群.众.性.直.接斗.争.进.行全.面.反.帝.斗.争.的.现代.资.产.阶.级.政.党。甘 地在国大党内的领导地位也因此确立。此后,不论甘地是否在国大党内任职,他始终是国大 党的“灵魂”,左右着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方向。1922年2月,因.运.动.中.出.现.暴.力.事.件., 甘地宣布停止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挫伤了士气,引起国大党内的思想混乱。甘地也身陷囹圄。出狱后甘地致力于重振民心士气。1929年12月31日,国大党拉合尔年会通过争取印 度独立的决议,并授权甘地领导新的.不.合.作.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