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烟火——徐州汉代文物陈列”展厅以组团的特征布局文物,包括反映社会经济的铁器、钱币、陶瓷器,反映田园生活的陶器,反映汉代市井生活的饮食类文物,直观展现汉代百姓富庶、长治久安的生活场景。
两汉时期的陶陶罐罐多
西汉彩绘漆陶鼎
◇ 历史年代:西汉
◇ 藏品尺寸:通长21、通宽21、通高14.5厘米
◇ 藏品来源:徐州簸箕山M5墓
漆绘陶鼎子口,原应有盖。附耳,腹中部有一圈凸弦纹,腹底较平,蹄足。外髹黑漆,上饰红色云气纹。西汉早期彩绘陶器比较多见,漆绘陶器出土不多。该鼎应属明器,鼎的造型明显模仿当时流行的青铜鼎,器表装饰又借鉴了漆木器的装饰手法,是一件陶器和髹漆工艺完美结合的佳作。
◇ 历史年代:西汉
◇ 藏品尺寸:通长21、通宽21、通高14.5厘米
◇ 藏品来源:徐州簸箕山M5墓
漆绘陶鼎子口,原应有盖。附耳,腹中部有一圈凸弦纹,腹底较平,蹄足。外髹黑漆,上饰红色云气纹。西汉早期彩绘陶器比较多见,漆绘陶器出土不多。该鼎应属明器,鼎的造型明显模仿当时流行的青铜鼎,器表装饰又借鉴了漆木器的装饰手法,是一件陶器和髹漆工艺完美结合的佳作。
漆绘带盖陶钫:这件文物来源于徐州簸箕山M5汉墓,历史年代为西汉,尺寸为通高34、腹宽19厘米,展示了漆绘带盖陶钫的独特美学和工艺特点。
彩绘陶盆,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徐州东甸子一号墓出土。
这件彩绘陶盆展现了西汉时期陶器制作的精湛工艺和艺术价值,是徐州博物馆众多珍贵文物中的一件。
这件彩绘陶盆展现了西汉时期陶器制作的精湛工艺和艺术价值,是徐州博物馆众多珍贵文物中的一件。
漆陶壶,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
绿釉陶奁,大加区是“奁”字,读作lián。2奁,中国古代女子存放梳妆用品的镜箱。圆形,直壁,有盖,一般腹较深,,下有三兽足,旁有兽衔环耳。
陶楼
狮子山楚王墓东区外藏坑,狮子山楚王墓陵园东区分布着规模庞大的外藏坑,这些坑排列整齐有序,已发现数量近20座。
复原陈列的是2004年发掘的一处外藏坑,坑口南北长3.4米、东西宽2.2米、深约3.3米,坑底东西两侧各有一进深约1.6米的洞室,坑底满置26件大陶瓮,陶瓮最大直径近1米。另有部分陶盆、陶俑、铜匜、漆杯等文物。
有字的金贵
陶井圈,2005年出土于徐州时尚大道地下城遗址。算镇馆之宝。
一般井圈多4-6节,上下叠置形成完整井壁,井圈壁多对称开设两眼水孔,这样可有效避免水井坍塌和泥沙淤积导致的污水注入,保持水源的洁净。该遗址共发现两节井圈,为圆筒状,每节直径91厘米,高82厘米,外饰以绳纹、弦纹。
左:绿釉陶楼,东汉(公元25—220年),徐州韩山疗养院汉墓出土。
独栋别墅啊
啧啧,活灵活现的庖丁解牛啊
朝食暮饮:自彭祖时代起,徐州就有着悠久的烹饪传统,至汉代,饮食文化逐渐形成一定的体系和特色。大量的考古资料表明,两汉时期,徐州地区先民以稻、麦、黍、粟、高粱等为主食,猪、牛、羊、鸡、鸭等肉食品及鱼、螃蟹等水产品广为流行,枣、李、桃、梅等各类水果也普遍出现。釜、甑、灶、鼎、壶、罐、盆、卮、染炉、耳杯等炊具、食具发现较多,在徐州汉代画像石中,宴饮图和庖厨图更是以其鲜活的画面内容,充分反映了当时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
汉画像石庖厨图。
汉画像石庖厨图。
石权,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
就是大秤砣
徐州博物馆另外有一个汉画像石艺术馆在云龙山西山脚下,已经发帖介绍过了,藏品丰富,令人震撼。
汉代生活的复刻。
背景图的画像石原件在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
多得很,要不咋出土这么多宝贝。
堆积如山的铜钱,这才是家有万贯!汉代彭城作为楚国(彭城国)的政治中心及经济中心,发达的水陆交通推动力商贸的极大繁荣,西汉时期每年有大批山东、江淮地区的粮食经彭城运往都城长安,各地的商品也汇聚彭城。货币是商品流通的中介,徐州出土钱币数量和种类较多,就数量而言,狮子山楚王墓出土钱币达17.6万余枚,北洞山楚王墓出土钱币重达207公斤,大同街钱币窖藏出土钱币重达1.5吨。就种类而言,徐州汉代钱币基本涵盖汉王朝发行的各类货币。此外,钱范亦有多处发现。
就在徐州博物馆附近,可惜没看到。
铁制工具
陶扑满,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就是古时候的存钱罐,你小时候用过吗?
各种铜钱,五铢钱
五铢钱铜范,就是模子,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