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北京论坛 >  售假迈巴赫事件:七年维权无果,消费者遭反诉被限高!荒唐至极!

发表于 2023-12-27 22:14    IP属地:未知

查看 4.6W | 回复 0
售假迈巴赫事件:七年维权无果,消费者遭反诉被限高!荒唐至极!
【奔驰售假迈巴赫事件:七年维权无果,消费者遭反诉被限高!荒唐之极!】
   近日,一起千古奇冤的案件引发了广泛关注。据大连消费者李先生爆料,利星大连奔驰店涉嫌隐瞒将2001年款库存底盘,将其拼装改装并冒充成2015年款车型的德国原装进口车,并以高达17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消费者,还冒充高端品牌迈巴赫。更令人愤慨的是,这些拼装车竟然冒充德国原装进口车在国内销售。七年来,消费者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不断维权,却屡屡碰壁。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奔驰公司竟然借公权力反诉消费者,不仅不解决自身出售假货存在的欺诈行为给消费者造成的困扰,竟然还指控将问题“缺陷”车辆雨天遭遇故障在质保期内拖至奔驰店进行维修的消费者无因管理,导致消费者被诬陷为被执行人并被限制高消费。这种荒唐的情节,简直就像是当代中国版的“窦娥冤”。德国奔驰总部不知是否知晓且关注此事?
   据了解,这一冒充进口新车销售的二手车还存在虚开发票的问题。不知情的消费者按照新车的标准缴纳了车辆购置税,同时购买了商业保险。然而,这些所谓的进口新车实际上是非法改装车,如果发生事故,保险公司并不能保证赔付,因为涉案车辆不符合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奔驰公司的欺诈行为让消费者承担了巨大的风险和损失。
   更令人震惊的是,涉案车辆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缺陷”车辆竟然被车管部门注册登记,并获得了行政许可上牌照。涉案车辆的整备质量超过75公斤,轮胎规格尺寸不一致,未配置防爆胎,还不具备全时四驱功能。经过委托技术鉴定,结果显示涉案车辆属于非法改装车且不符合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此外,还发现涉案车辆的底盘存在改装和车架号凿改伪造的情况,车辆型号甚至存在虚构无合法来源的问题。
消费者将这些事实证据提交法院起诉,然而却莫名其妙地接连遭遇败诉。至今,法院尚未对涉案车辆进行司法鉴定,让人不禁怀疑司法公正。
   庆幸的是,在这七年中,没有发生因车辆失控而导致车毁人亡的重大交通事故。然而,千古奇冤的案件仍未得到公正解决。我们期待这个长达七年的悬案能够依法得到公正解决,同时希望违法欺诈者能够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为消费者维权树立起正义的标杆。
对比哪个更恶心???奔驰背后有腐败势力撑腰,出售二手改装车还可以上牌,就是没人管。。。
据新京报报道,临近“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汽车经销商价外加价的老问题引发新争议。据第一财经报道,近日,海南省的王先生在购买某新款车型时,遭遇提车价额外加价10万元的情况。
据王先生表示,他于今年1月在4S店预订上述车型,并与销售人员签订购车意向合约,交付了5万元定金,约定该车为特殊配车,定金不退不换,预计提车时间为5月10日前。但在交付定金的当天下午,王先生即被4S店工作人员电话告知需额外加收10万元服务费才能如期提车。而后,因未能与4S店达成一致,王先生交付的5万元定金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被4S店退回。
从事情的经过看,这应该是4S店的套路。按照法律规定,给付定金的一方如违约致合同无法履行,无权要求返还定金。而接收定金的一方如果违约,则需双倍返还。这样的规定,是为了约束双方尊重契约精神,积极履行合同。在这起纠纷中,4S店在签订合同后单方面加价10万元,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明显是违约的一方,但最后只退还了王先生的5万元定金,相当于没有为自己的违约行为付出任何代价,显然与当初约定的“定金不退不换”有关,说白了就是有备而来。
这起消费纠纷在网络上也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因为案值虽然不是很大,但王先生的遭遇却让人有一种强烈的代入感,进而产生了共鸣。网络上,许多网友晒出了自己被4S店临时加价的经历,说明这不是个案,而是一种行业潜规则,时有发生。事实上,在各种消费纠纷中,临时加价可以说是让人深恶痛绝的行为之一,因为这不仅会给消费者带来麻烦和困扰,也突破诚信经营这道商业底线,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客观而言,市场行情是随时波动的,有些时候因为一些特殊情况需要与消费者协商价格,是可以的。但前提必须是,双方友好协商,在征得用户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在这起案件中,4S店在客户交付定金后的当天下午就电话告知要额外加价10万元,既没有任何有说服力的正当理由,也没有放下姿态与用户沟通,相当于单方面撕毁了合同,行为蛮横粗暴。用户投诉后,4S店客户经理回应“不行你就立案吧”,完全没有“把顾客当作上帝”。
4S店的这种霸道从何而来?简单来说,就是店大欺客。相比一家4S店,单个用户属于弱势,无法与之形成对等博弈。4S店之所以敢单方面违约,是因为新车销售火爆,你不愿加价买,自然有人买。对于服务行业来说,这是非常短视的行为,无异于自砸招牌。
诚信经营是市场底线,是品牌形象和企业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家车企不可能永远都推出受欢迎的车型,4S店也不可能永远销售火爆,没有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和忠诚度,一时的火爆根本说明不了什么。不尊重消费者,最终会被消费者抛弃,从而自食其果。当然,最重要的是,对于这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监管部门要及时介入,还消费者一个公道。

[ 本帖最后由 卖假货必遭惩罚 于 2024-3-11 21:18 编辑 ]
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