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身体深深地陷入沙发,茶几上淡淡的绿茶升腾着缥缈的雾汽,望着窗外闪亮海面上的初冬暖阳,我的思绪恍惚起来,又飘回到了壮美狂野的青藏高原......
让我们一同去探索欣赏那些你向往或者闻所未闻的大美盛景:柴达木盆地的金子海、艾力高山沙丘、大柴旦五彩谷、锡铁山红崖、乌素特水上雅丹、艾肯泉、翡翠湖、昆仑死亡谷;三江源的阿拉克湖、冬给措纳湖、嘉纳玛尼石经墙、隆宝滩、野鸡海、昂赛大峡谷、长江南源;藏东的布加雪山、焫茸冰川、萨普神山、怒江峡谷......
走着走着,本来清晰向前的世界忽然模糊起来,很难说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未来越来越虚无缥缈……我在去年的游记中宣称“让过去过去,等未来到来”,现在看实在是无可奈何的废话,走过这一年,更迫切地感受最靠谱的还是过好当下!
又到金秋十月,盛大的节日拉开帷幕。
看多了都市的涂脂抹粉,厌倦了红尘的尔虞我诈,难得的国庆长假,到哪里躲一会清净呢?摊开地图,眼前涌现出熙熙攘攘的人群在东部挤压碰撞,瘟疫般传递的欲望在中部急剧膨胀,甚至西部的城镇也在物欲横流中摇摇晃晃......没有选择的余地,目光只能落在青藏高原!也许因为路太远,或者因为山太高,抑或由于阳光太热烈,青藏高原是仅存的纯净妹子——可是漫天的沙尘、诡异的雾霾、肆虐的病毒、无尽的欲望,这份纯净还能保持多久?时光易老,还是继续再上高原吧!
沿着青藏高原的边缘搜寻,三江源闯入眼底,去年因故未能进入的萨普神山浮上心头,2015年遗憾错失的水上雅丹开始召唤......这个金秋就这样吧——走进柴达木,穿越三江源,实际上就是在传统的安 多藏区游荡。随即开始规划路线,充实内容。信息的畅通,可以集美文美照之大成,即使宅在家中,也可以写出精彩绝伦的游记。有时候,一场旅行规划尘埃落定后,感觉已经在这条路上走了千百回,我的旅行更像是一场验证。如果不是大自然千变万化,我有时甚至怀疑还有没有走一遭的勇气!
也许经历多了,也许年纪大了,说走就走的旅行日渐远去,走的越久越谨慎。于是感觉原有的车辆装备难以胜任即将到来的旅途,跟随我走南闯北的三菱劲畅已经七岁多,一路走来出色地碾压了各种道路地形,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的生活轨迹,然而劲畅续航里程短的弱点愈加突出,在藏区备用油箱加油越来越困难,检查携带备用油箱也越来越严格,而且这次穿越三江源无油可加的最长距离六百多公里,不可预料因素更多,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恰好朋友有一辆陆巡4000可以借用,从续航里程、提高可靠性、增加舒适性等角度,决定短暂出轨一把,忍痛暂别劲畅。接过陆巡,加装了舒适美观的车床、更换了镁铝合金的底盘护板、在发动机舱增加了双电瓶和电源逆变器、车顶加装了行李框和便携探照灯、甚至还加装了自行车架(挂载电动自行车一部,方便机动)......
车辆改装真是一个无底洞,其实还考虑更换百路驰KO2 285/55R20轮胎、加装沃恩绞盘、改装机械涡轮增压等,估计得五六万——用上的机会不大,摸摸钱包,还是算了吧。
去年呼朋引类最终孤单影只上路的结果,坚定了独行的信念。
因为独行,添置配备了修车工具、气囊充气泵、越野千斤顶、脱困板等基本自救工具;准备了下水裤、GPS、高压手电、高能食品、帐篷睡袋等应急物资;为预防万一,购买了海事卫星电话;其它的物资准备一如往常。
一切就绪,借用仓央嘉措体赋诗一首:
无论未来怎样,你想还是不想,它就在那里,等待着我们的到来;
无论时间怎样,你看或者不看,它就在那里,伴随着我们悄悄流失;
无论道路怎样,你走或者不走,它就在那里,带着希望延伸到未来……
既然我们改变不了什么,为什么不紧紧拥抱现在?
从节约时间和安全角度,本次仍然选择车辆托运。车辆托运最纠结的是车辆和物资安全,除此之外,运到哪个城市、抵达时间、与机票的协同时间、提车地点、性价比等等,都需要统筹考虑。经多方位对比,确定甘肃兰州为车辆托运目的地。9.16将车送到托运公司,去程收取运费2800元,两分钟办完所有手续(虽然手续简单,但程序明显不规范,感觉不太踏实)。
选择甘肃兰州作为中继点,首先是机票与车辆托运费性价比高一些(往返机票只有八百多元);其次从兰州出发上三江源,宿营地分别安排在过马营镇(H2900)、兴海县(H3300)、玉树市(H3700),海拔每天以400—600米梯级上升,更容易适应高反;还有沿途有塔尔寺、贵德国家地质公园、贵德黄河清、和日经墙、班多黄河峡谷和赛宗寺等等,景色丰富多彩,可以有效利用时间。后来分析柴达木渐成旅游热土,国庆节期间极可能游客如织,干脆打个时间差,节前游览柴达木盆地,国庆节期间穿越三江源(万一陷车遇险等寻求越野者帮助的几率大幅提高),最后从甘南返回兰州。
尽管主要物资随车托运,但相机、无人机、手提电脑等贵重物品仍然随身携带,兰州中川机场附近的宾馆居然小紧张。按说时间允许,应该先将托运车辆提出来,明天可以趁早赶往青海湖,会让第一天的行程更加轻松从容,为尽快适应高反奠定基础。但托运公司的人迟迟联系不上,最终确定明早七点半取车。
D01(9.25)兰州中川机场—青海湖—乌兰县(H3100,560公里)
今天计划到金子海沙漠看落日,任务挺艰巨。
早晨空中飘着雨,酒店位置挺偏僻,出租车久久才到。到达货运西站附近后与托运公司取得联系,进入路边山上的停车场,在一个大门紧闭的隐蔽处发现我的车辆,检查无误后先整理车辆,部分使用机会不大的小物件如下水裤、制氧机等装入车顶行李框。装好自行车尾架,把电动自行车固定在车架上,尽最大可能保有车内空间,方便随时休息睡眠。
兰州到西宁的高速,是沿着湟水河在峡谷中蜿蜒穿越;峡谷北侧祁连山脉连绵向东延伸,南侧算是昆仑山脉的余脉,从南部山脉沿黄河逆流而行,自刘家峡水库经循化县穿过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沿进入贵德县,再从湟中县到西宁市,途中刘家峡水库峡谷、坎布拉的山水丹霞、贵德的黄河清、塔尔寺等,构成自驾观景的上佳路线。奈何坎布拉景区占山为王,即使买票也不允许自驾车辆通过,偶尔协调沟通也有买票通过的个案,但不确定因素太多,一旦不允许通过,将不得不绕道一百多公里到达贵德县,彻底摧毁了这条上佳自驾游线路。
青海旅游是很多人进藏的一次预演,因为青海的很多风俗气候与西藏有些相似。青海境内有很多高耸的山脉,地形也是多样,河流纵横,湖泊棋布。巍巍昆仑山横贯中部,唐古拉山峙立于南,祁连山矗立于北,茫茫草原起伏绵延,柴达木盆地浩瀚无限。在青海省南部,则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三江源地区。青海地广人稀,这里众多的悠久文化和自然美景也深深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过西宁后从湟源县下高速,在超市购买各色水果、油盐酱醋和大桶矿泉水,时值中午,吃了别具特色的羊肠面。
我们从湟源县转海晏县靠近青海湖北岸湖畔。青海湖来过多次,湖的南岸越来越浓厚的商业氛围,彻底打碎了那一方宁静,成为西进的鸡肋;也许北岸环湖路会有不一样的风景。青海湖东岸,有几座圆润的沙山,沙山背靠的山峰堆积着白雪。
铁丝网把青海湖边的草原全部围了起来,从铁路桥底下穿过,沿铁路西行约三四公里,出现一条通往沙岛的小路,有一条往返的车辙清晰地刻在上面,推断多日来只有一辆车从这到过沙岛。顺着车辙南行来到沙丘脚下,已经关闭的沙岛展开在我们面前。
为保护自然环境,我们人车不再继续进入,升起无人机,代替我们巡视欣赏美丽的沙岛。沙岛位于青海湖东北部,沙丘连绵起伏,颜色不同,形态各异,沙漠的尽头则是蔚蓝浩瀚的青海湖,景观独特壮丽。
环湖路北段人车稀少,道路平整,从环湖路进入G315,车辆明显增多。下午三点多,感觉有些疲劳,在车床上认认真真小憩了十分钟,立即满血复活。经过刚察县发现仓央嘉措文化广场,为何距拉萨千里之外的青海湖畔建六世达 赖的广场?
原来,这里有一个民间传说:
1706年(康熙四十四年),在清政府的默许下,和硕特汗国拉藏汗宣布废黜六世达 赖喇嘛仓央嘉措。仓央嘉措被废黜后官方报告称在押解赴京途中病死,真实情况扑朔迷离。由于仓央嘉措在藏区仍然深得人心,西藏地方统治者和清廷都不知道怎样处置这位废黜的喇嘛,既不能加害仓央嘉措,也不能继续活佛的礼遇。在青海湖畔,押解人员想出一个完全之策,请求仓央嘉措自遁而去,青海湖周边本就是藏民的聚集地,藏传佛教根深蒂固,空气中弥漫着永世轮回的佛陀教诲,在这样一片强调累世修行的土地上,仓央嘉措自此看破红尘,云游四方。
仓央嘉措因诗歌扬名,究竟是因为写诗沦为傀儡还是因为沦为傀儡寄情诗歌,已经难以考证。近些年,是小资的情调还是生活的迷茫,仓央嘉措的诗歌在藏区以外也流行传播开来,传递着哲理的优美情诗......
一《十诫诗》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二《那一世》
那一刻 我升起风马 不为乞福 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天 闭目在经殿香雾中 蓦然听见 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日 垒起玛尼堆 不为修德 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夜 我听了一宿梵唱 不为参悟 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生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离开刚察县,离开仙女湾,直奔天峻县。天峻县是祁连山脚下的高原县,拥有哈拉湖等广袤原始的无人区,曾经规划从天峻县向西北经阳康乡穿越哈拉湖,但苦于单车独行,期间多为沼泽地,今年降雨又多,只有无奈放弃。
今天紧赶慢赶,是为欣赏沙漠落日,在金子海一角,寻一处安静沙丘,架上相机静等落日......太阳落山时,太阳被远处的地平线切成了两半,仍不肯轻易沉下去。它仍然在最后几分钟,潜心装饰着我们这个世界。这个时候,如果能有一支长长的驼队经过,它们高耸的驼峰在漫天霞光的映衬下,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这些,只能成为今天的梦境了......天峻县转向西南,翻过高山天色已晚,金子海沙漠观斜阳的彻底泡汤,就近入住乌兰县。
D02(9.25)金子海—尕海—哈拉湖—德令哈(H3100,360公里,9H)
沙漠中的泉水汇成金子海,是可圈可点的小众景点;艾力高山沙丘(我根据地图名称命名)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陡峭高耸的山坡上,突兀耸立起大小不一的沙丘
六点出城后周围漆黑一片,近在咫尺的柯柯盐湖自然取消,柯柯盐湖位于乌兰县牦牛山下一小盆地内,从卫星图上看,色彩变化丰富。盐湖的东侧是平淡的希里沟湖,其实不是每个湖都是美丽风景,就像我们一样,绝大多数人只是平平淡淡的凡人。柯柯盐湖和希里沟湖之间有一条Y409乡道到金子海,大约七十公里,惊喜的是这条路已全程铺沥青,翻过牦牛山,草木迅速稀疏,地貌演变为戈壁沙漠,在此遇到了一只落单的藏原羚。七点半左右到达金子海附近,太阳即将从山后升起,戈壁中有一条河流,风景不错,我们步入戈壁欣赏美景。
有动物啃食过的痕迹,判断不会有毒,小心翼翼品尝,居然清冽甘甜
欣赏完日出,八点到金子海景区,大门敞开着,没有管理人员。金子海是我偶然发现的小众景点,一般游客应该从德令哈市区驾车100多公里抵达。金子海蒙古语意为金泉流成的湖,相传当年成吉思汗领兵经过此地时,留下的金盏化为金子海;也有传说是牦牛山上下来一对金羊,尝到水味香醇甘甜,就不愿再回山中。深入景区三四公里,沙丘渐渐纯净起来,远处涌出一抹蓝色,那就是沙丘包围中的金子海。
金子海其实既不是海,也不是一潭死湖,而是一眼源源不断的泉水,三侧均被沙山环抱,另一侧则是绵延的水流、高高的芦苇和近百米的草带,构成了一幅山、湖、沙漠、草原、牛羊相映成趣的壮美风光。
景区沙漠里星罗棋布点缀着一些湖泊,在沙漠深处一个沙丘两边,一侧是碧绿欲滴的盐湖,名曰翡翠眼,另一边是清澈的淡水湖。冒险升起无人机,欣赏着沙丘湖泊,不由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金子海出来转向西北,是到德令哈的柏油路道路,路边仍然是戈壁,偶有尖尖的沙山,植被也还茂密,惹得我们不时停车拍照。
沙漠植物所知不多,眼前认识的有梭梭柴、骆驼刺还有柽柳
离开金子海三十余公里,东面高山腰部高低起伏,从卫星地图判断是一片沙海。在路侧寻找到与轨迹吻合的道路。
向山脚曲折行驶五六公里,轨迹离开石子路成为真正的车辙路,道路高低起伏,因水流冲刷出现大小不一的缝隙和坑洞,牧草茂密起来,秋季本应枯黄的草木在这儿绿色依然,小鸟丝毫不畏惧人车
几道铁丝门横在路上,基本确定这是一处冬季牧场。穿过一道封闭铁丝门,沙山已经清晰可见。
这处沙山是非常奇特的存在,在高大耸立的山峰间,就这么突兀地出现一群纯净的沙丘,沙丘爬上东南侧的高山
这是一处藏在深闺中的景观,从地图上看这一带称为艾力斯坦郭勒,暂且命名为艾力斯坦高山沙丘吧,此刻是我们的专属景点,理应挥霍更多的时间。可一只牧羊犬一直在河沟对岸朝我们吠叫,尚未冬眠的旱獭在洞穴边窥视我们,高山顶上,几十只雄鹰盘旋巡视,甚至有两只追逐着我的无人机。
我们不忍走上沙丘破坏这长久的宁静,只是在沙山脚下留恋徘徊,这一处离路八公里的景观耗费了我们三个半小时。艾力斯坦高山沙丘出来,戈壁滩上,几只骆驼正在啃食梭梭木
继续行驶三四十公里,远远望到德令哈的尕海,尕海如今已不对外开放。
从德令哈绕城而过,直奔一百多公里外的哈拉湖,在柏树山脚下被检查站拦住,告诉哈拉湖已于半月前关闭,车辆可以进入,但路上还有两道关卡拦截。我并不甘心,还是坚持翻过长满圆柏的柏树山
在柏树山北坡遥遥北望,号称中国第五大无人区的哈拉湖不得不遗憾放弃。哈拉湖又称黑海,四周多雪山冰川,属咸水湖,是青海省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湖,因海拔高,周边多沼泽,环境恶劣,号称是人迹罕至的中国第五大无人区。既然进不了哈拉湖,加上倍感疲劳,按领导建议返回。返程可以看到德令哈城北有一滩如翡翠般的碧水,是黑石山水库,我们几经曲折,也无法走到近前。
住到德令哈一个叫大漠星空的宾馆,稍事休息就寻找网红店——青海牦牛退骨肉。退骨肉不是腿骨肉,而是把肉骨头称重退回店家,菜品味道还不错。
从饭店出来,在德令哈街头漫步,不知不觉来到海子诗歌纪念馆。在德令哈设置海子诗歌纪念馆,还是挺奇怪,诗人只是在这停留过一两日,留下那首 “姐姐,今晚我在德令哈”的诗。这首诗谈不上多出色,渗透着诗人的无望前路。——在我的理解中,诗人和哲学家是两个悲壮的群体,诗人以狂放的灵魂体验世界,哲人以古井无波的心智分析世界,在一个极端物质世俗的社会,诗人和哲人都死了!
漫步八音河畔,看着夕阳下湛蓝的河水,慢慢享受着充实兴奋之后的慵懒……
不再等待八音河上的七彩灯光,回房间整理音像资料,反反复复找不见换下的无人机数字卡,这可是两天辛苦的成果呀!压制不住烦恼,伴随着一天的疲劳,头痛一阵阵袭来,辗转反侧,还是有点高反了……
D03(9.27)德令哈—五彩谷—翡翠湖—红崖—涩北(H2700,460公里,9H)
这是一段穿越之旅,大柴旦五彩谷、锡铁山红崖都是藏在深闺无人识,相信不久,这些美景必将进入驴友的行程
德令哈的夜,让人沉醉......早晨朦朦胧胧中,摆脱丢失TF卡的懊恼,竟有些许的慵懒,想躲在这温柔乡里消磨时光。然而前方的路总是那么遥远,所有的唠叨、所有的理智都抵挡不住远方的呼唤,抛弃掉短暂的颓废,七点多吃完牛肉面,继续踏上征程。德令哈青稞种植面积不小,和北方的小麦一样,都是机种机收。
出德令哈市沿G315行驶四五十公里,道路南侧依次排列着克鲁克湖和托素湖,两湖相连,德令哈的母亲河巴音河最终注入这里。克鲁克湖是淡水湖,水草肥美,鱼蟹成群,著名的青海高原螃蟹就产自这里;托素湖是咸水湖,死海一般的安静,没有生命,它们也被誉为是高原上的情人湖。托素湖湖边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景点,叫做外星人遗址,据说因为保护生态的原因,托素湖和外星人遗址已经停止对外开放。
继续前行近百公里,在G315与S314即将交叉处道路北侧有中国石油加油站。加油站西侧,一条土路向东北延伸。我们沿着轨迹向祁连山支脉达肯达坂山山谷方向进入,初始平淡无奇,心中有些许小小的失落。
进入大约3公里,山谷变得色彩斑斓,有些红岩造型奇特,高高矗立,堪称壮观,当地人称之为五彩谷。
五彩谷是由裸露的侏罗纪、石炭纪的陆相沉积岩层组成的,在其漫长的形成过程中,由于气候环境、氧化程度、沉积物、沉积速度等的不同,加上成岩成矿后的断层、褶皱的推覆扭曲等构造运动形成了这奇美绚丽的景致,是典型的丹霞地貌。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特点是"赤壁丹崖"广泛发育,形成了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
唐朝元和年间有一个叫天然禅师的和尚,号丹霞,据说其描述丹霞:“每至旦暮,彩霞赫炽,起自山谷,色若渥丹,灿如明霞。”仔细揣摩,寥寥数字,跃然纸上。美丽的风景吸引我们深入,远远超出了规划的轨迹,甚至还探索了一条人迹罕至的峡谷,峡谷内土质松软,河水慢慢渗流,为避免意外,深入二百多米后返回。
五彩谷出来已经十一点半,不觉已过了两个多小时。
大柴旦五彩谷到大柴旦翡翠湖的路上,天色渐渐阴沉起来,阳光是翡翠湖的生命线,没有了阳光的翡翠湖犹如鸡肋。我们放慢了脚步,进入大柴旦的一条小路,记录一瞬间的湖光倒影,寻访沧桑的文物古迹——结果是上个世纪的砖窑
采撷路边的野生枸杞(与金子海附近的野生枸杞大不相同,核大甜度低,在金子海采食的枸杞几乎没有种子)。小路两侧是丰美的草甸,被铁丝栅栏隔离开来,车辆在狭窄的道路上无法掉头,直行两三公里寻找到一稍宽处掉头,结果尾部的自行车架还是被铁丝栅栏挂住,导致变形严重,这丝毫不影响我们悠闲自乐的心情
不再计较天气不好,跟随车辆进入翡翠湖。在如此偏远的地方,在非节假日的时间,在经济不景气的今天,往来车辆川流不息,不由的感叹有钱有闲的人真不少!景区没有收费,管理比较规范,进大门后车辆沿硬化道路单向行驶。盐池边缘无论车辆还是行人尽量不要靠近,貌似硬实的地面有些松软泥泞,很容易打滑陷入。尽管光线不好,有的地方倒影特别清晰,走近细看,倒影中的车辆和亭子相隔百米,光线神奇地将这些关联不大的景物完美地融合在盐池里。
拐进一条小路,一家青岛游客正在午餐,老人和小孩正在高反中。转了多半圈,只发现一个小小的水塘呈奶蓝色,也许是光线的问题吧?调转车头到空旷处,无人机下整个视野发生了巨变:翡翠绿,薄荷蓝,琥珀黄,牛奶白......盐湖变幻多彩,简直就是镶嵌在大地上的翡翠,琥珀,绿松石。
三点左右阳光时隐时现,从地面看去,盐湖也开始生机勃勃,颜色生动起来
大柴旦行政区的路段大多限速四十公里,还有不少限速三十公里。从G3011高速南行大约四十多公里,高速路有一处贯穿东西的路口可以到小柴旦湖边。由于是高速路,需要在此认真观察等待,才可以快速穿越。
地图上看,这是小柴旦湖的拦河坝,实地感觉更像一座浮桥,被铁丝网包围起来。湖边生长着茂密的芦苇,岸边滩地泛着盐渍,提示着这是一座咸水湖。虽说称其为小柴旦湖其实并不小,面积约69平方公里,是大柴旦境内最大的咸水湖。
小柴旦湖继续南行两公里,路边戈壁中有车辙印,与我规划的预备轨迹基本吻合,从此处穿越红崖不绕道、不走回头路,但是这条轨迹完全是在卫星地图上探查标识出来的,很多路段有不少疑问,不确定性很大。仔细观察地形,确定对生命安全不会构成大的威胁,征得领导同意后,决定还是闯一闯,大不了按新形成的轨迹原路返回而已!这条车辙路在穿过高压铁塔后,很快就进入河道,车辙印越来越淡,只能沿着河流方向对照规划轨迹向红崖靠拢,中间几经反复,有时因为选错河道越走越窄,只能从戈壁穿插而过,重新寻找河道......
寻寻觅觅一个多小时,驶过十五公里,在五点左右从北侧进入红崖
大柴旦红崖也因其北侧的锡铁山而称为锡铁山红崖,位于柴达木盆地腹部,背靠祁连山脉,面对昆仑山,北接柴达木山,南临察尔汗盐湖,东依泉吉草原,西连绿梁山,海拔在3300米左右。山体有的呈褐红色,有的呈赭紫色,有的呈墨绿色,山峦叠嶂、蔚为壮观!红崖从网络上查询到的信息非常有限,最多的是与火星基地有关,网名柴达木人的张清哲从不同角度做了一些描述,可能出于对红崖的保护,具体的穿越路线很少涉及。
红崖中极为安静,似乎也没有多少车辆经过的痕迹,然而突然间尘土飞扬,居然出现一支奥迪Q5车队,每车几乎都是俊男美女搭配,只有临牌,足足有三十辆,看来红崖已经成为了试车场!Q5车队扔下一句前路坎坷,便不知所踪。车队呼啸而过如梦境一般,却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此路穿越红崖没有问题。
原计划在红崖扎营,观红崖晚照,赏日出红山,无奈上空风起云涌,黑云压顶,一副暴风雨即将肆虐的场景。我们驾车急速翻越山丘,穿行峡谷,即使车辆损伤也不停留
越过滑落的大块石,沿我规划的规迹继续穿行,最后以二十多度侧倾角穿过巨石堵塞的峡谷河道
历时一小时南北贯穿红崖。回首北望,阴云密布,狂风怒号,雨滴不时砸落下来。一道红白相间的石墙亘立天地,犹如人工砌成,在阴云下蔚为壮观。无人机是不能飞了,但穿越得如此轻松,实出意料。
继续沿峡谷向G315靠拢,一切都回到规划轨迹中,可是越走峡谷越窄,越走仅可盈车的河道越坎坷不平,突出地面的石头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甚至需要推动清理石块前行,显然这条轨迹出了问题。
对照地图轨迹,离峡谷出口不到两公里,天色已晚,车辆不敢贸然前行,决定步行探路。此时犯了一连串错误:没有交代领导到车上安静等待,没有携带对讲机和卫星电话,没有携带防身工具和食品饮料,当然更没有有效使用车载电动自行车。这任何一个环节,关键时刻足以救命!探路一公里左右,确认此条河道车辆无法走通,在海拔3200米上小跑着返回车辆,好在没有任何意外。
原路返回刚刚还以为胜利穿出的红崖,重新寻找新的道路
此时落日的余晖照在红色山丘上,湛蓝的天空,流动的白云,高耸的红山……美得令人窒息!
我们无暇顾及美景,在此起彼伏的红色山丘间,随意分布的河谷都很像道路
每一条,都有车辆驶过的痕迹,需要仔细辨认判断选择,如果心理脆弱,如果没有轨迹,此时一般人都会崩溃吧?我的优势在于对红崖这片区域有所了解,又掌握着南侧进入红崖的两条轨迹,所以尽可能选择向两条既有轨迹靠拢的道路。在纷乱的河道和杂乱的车辙印中,我们再次历尽千辛万苦穿出红崖,结果惊奇地发现,前方又无路可走!
返回继续寻找出路,在曲折回旋中终于与既有轨迹重合,此时已经傍晚七点一刻,如果再晚一点,就必须在红崖内部露营了
终于穿出红崖,甚至出现雅丹地貌,月亮已经升到空中,戈壁草原影影绰绰,周围寂静无声,远处偶尔有什么动物一闪而过,
历经曲折穿出红崖的我们充满喜悦,已经无心扎营,在即将进入G315的车辙路上,河水将道路淘涮出一道深沟,幸亏躲避及时,否则陷车是小事,车毁人伤恐怕很难避免,提醒我们时刻不能放松警惕。
G315还有车辆往来,从大柴旦开始,路两侧风格突变,奇形怪状的雅丹此起彼伏,戈壁沙漠不时交替,就连道路本身都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巨大黝黑的U形弯在寂廖无声的荒野中,透露着诡异!驴友喜欢在此流连踯躅,稍不留意就可能被U形弯永久吞噬,这象极了大自然中的生物陷阱!现在几处“U”型弯处双向已经设置了明显的减速带,还设置了明显的禁停和禁止拍照标识,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点这个网红景点的安全性。
走着走着,路上再难遇到车辆,也没有灯光,两侧隐隐约约是造型各异的雅丹,这也算是无人区了。心中悄悄涌起难以言说的孤独寂寞,平日里憎恶城市的喧闹浮华,远离人群又感到弱小无助,自古以来人生就难以两全。九点左右,走到涩北工区,路边有中石油加油站,当即决定在加油站扎营。
D4(9.28)乌素特水上雅丹—艾肯泉—茫崖翡翠湖—甘森(H2830,600公里,16H)
加油站工作人员似乎并不欢迎我们,室外气温也降到了五六度的样子,为避免感冒,晚上在车上用折叠坐便器上厕所,吸水膨胀剂效果不错,也没有什么味道。
车上睡眠还是不沉,四点醒来,照例写备忘录。五点出发,到第一个轨迹点才六点多,天空繁星点点,四周乌黑一片。打开逆变器,接通电源,把昨天的影像资料一一移动到电脑中,再备份到移动硬盘里。让我万分惊喜的是,在储存卡片盒中居然找到认定已经丢失的无人机存储卡,这可是青海湖沙岛与金子海的航拍资料!
六点五十,天色渐明,发现车停在东台乃吉尔湖畔,湖中零散几座雅丹。
随手几张照片,赶紧驱车到乌素特水上雅丹,时间太早景区大门紧闭,停车场里零零散散停着几部车辆,还有昨夜露营的两个帐篷,正犹豫着,搭帐篷的哥们建议不要进入,到雅丹上远观可矣。天真冷,全副武装登上大门口的雅丹顶,旭日东升,可水上雅丹群实在太远,衣着鲜艳的人群在一处处雅丹前倒是醒目。
决定陪小米向远处走一走,一股浓烈的臭气直扑眼鼻,顺风望去,竟然来自景区的房车旅馆,努力远离这些房车,却很难完全摆脱令人恶心的气味。
越过崩溃痕迹明显的成群雅丹。
雅丹地貌,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由于风的磨蚀作用,小山包的下部遭受较强的剥蚀作用,并逐渐形成向里凹的形态。如果小山包上部的岩层松散,在重力作用下就垮塌形成陡壁,形成雅丹地貌,有些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俗称魔鬼城。走进魔鬼城,奇形怪状的断垣残壁、危楼斜宫散乱分布,如入迷宫;高高低低的山丘,不断与脑海中闪现的宏大场景重合,演绎着一出出或历史、或自然的壮丽诗篇!
慕名乌素特水上雅丹已久,2015年走新藏线返程中就准备拜访她,从花土沟出来后征求家里领导意见,还是经冷湖去了文化底蕴深厚的敦煌。人,这种动物,一旦惦记上什么,如果得不到,心里便如杂草般疯狂生长,被惦记的东西本身反而不那么重要了!于是推演出一个现实中的悖论一一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得到了,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欢喜几天后便弃之如蔽履。这次的柴达木之行,很大程度上肇始于乌素特水上雅丹。
目前的柴达木盆地西北部是大片雅丹区域,历经千万年的地质运动和时空苍变,孕育和形成一片世界面积最大、最为壮观的雅丹群落,面积约2.1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南八仙、俄博梁地区。
乌素特水上雅丹就位于南八仙雅丹群之中,这里本来没有水,有年山洪暴发,发源于昆仑山的那棱格勒河河水改道,淹没了这片区域,就形成了目前地球上唯一的水上雅丹地貌,同样因为地处沙漠戈壁的地理环境关系,可能10一20年后就会消失了。
区域内雅丹林立,土丘高10一25米,最高可达50米,由于常年风蚀,雅丹的流线方向较为一致,像极了一支出海远行的巨大舰队。
我在乌素特水上雅丹还设置了一处轨迹。从水上雅丹出来,继续西行约十公里,路南侧有明显的车辙路,沿车辙路进入,里面路网纵横,雅丹遍布,极易迷路,个别路段起伏较大,需要硬派越野方可安全通过。
进入时没有找到设置轨迹,对照地图和预设轨迹凭感觉前进,来到一处水上雅丹,阳光从东方斜射而来,在水面反射下格外强烈,风景也暗淡起来。想象一下:如果落日余晖,霞光点点,粼粼波光之上,万舰待发......一副绝美的落日画面。看着有些平淡的风景兴致不减,三千米海拔吃着热乎乎的自热米饭,感觉人生幸福满满。
返回G315国道,再走十几公里,就是西台吉乃尔湖,这儿也有出彩的地方,道路两侧的湖水色彩差异较大,南侧湛蓝,北侧浅得多。无人机空中俯视,色差愈加分明,南侧湛蓝的湖水也斑斓起来,湛蓝中一簇簇碧绿,是水生植物的颜色。
G315两侧隔五六十公里有厕所和休息区,面积不大而简陋,厕所是旱厕,没有水。西台向西一百多公里,G315向北分出去黄瓜梁的S305省道,2015年我们就是从这里经冷湖去的敦煌,G315在此告别雅丹地貌,向南转西就到了花土沟,继续向西进入新疆。
到花土沟,远望崖翡翠湖,看油砂山上密密麻麻红红黄黄的采油机,不作任何停留直奔艾肯泉,据说艾肯泉开放时间为十一点到十七点,现在已经下午三点多,时间不算充裕。经过检查站民警询问:“到艾肯泉的吧?不许乱跑!”由此判断艾肯泉挺热,可不许乱跑是什么意思?向新疆?向阿尔金山无人区?还是在阿拉尔草原乱跑?
G315上有明显的标识指向艾肯泉,开放时间已调整为8:30一17:30,道路很窄,部分路段路况也不算好,但小心谨慎驾驶轿车也勉强可以通过。从国道到艾肯泉四十多公里,在三十多公里处有车辆登记处,每车收取十元管理费;离艾肯泉五六百米有停车场,停车后步行进入。
艾肯泉,是因网络而红的风景。网络是个有意思的东西,用好了,它就是你的眼晴和翅膀,让你遨游天下,丰富知识才干,处理解决问题;用不好,它会变成眼罩和绳索,蒙蔽你的眼晴,绑住你的手脚,让你生活在自以为是的虚幻中,在不断强化中永难超脱!尤其智能化的推送,就像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享受着自己最愿意选择的雨露,直到昏昏欲睡、奄奄一息。
艾肯泉初看平平淡淡,旁边搭建了一个十余米高的简易平台,上平台每人十元,从高处看下去,还是可圈可点。
飞起无人机,就是一个新天地!艾肯泉直径10多米,如同沸腾的开水,咕咕上涌,奔流不息。泉眼周围硫磺矿物质长期沉淀,红褐色、金黄色、铁锈色……色彩斑斓,从上空俯瞰,如同一只画了眼影的眼睛,又像是腾飞的火凤凰。“艾肯泉”在蒙语中的意思是“可怕”,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热温泉,因为含硫磺过高,泉眼周围飞鸟野兽不敢靠近,泉水流经之处寸草不生。
艾肯泉荒无人烟却让人惊艳,诡异的色调,寸草不生的窒息感,给人一种无法言喻的震撼。
抬头南望,几十公里外的阿尔金山横亘连绵,阿雅克库木湖畔的祁曼塔格乡不足百里。如果说曾经在羌糖和可可西里无人区外围游荡,就差闯入核心,本次旅游原本希望也能够接近阿尔金山核心区,计划的轨迹上已经串起了阿雅克库木湖、沙子湖、库木库里沙漠、那棱格勒峡谷……那棱格勒谷就是传说中的昆仑山死亡谷。然而,来自朋友的消息确认现在严管,自驾游几乎不可能进入阿尔金山,绕过检查站既困难又危险。花土沟镇西北侧就是罗布泊无人区。有时我问自己:为什么要闯无人区?是满足好奇心?是精神审美的需求?或者只是满足虚荣心?甚至只是慢慢成了一种习惯?我自己也没有明确的答案。
离开艾肯泉已经下午六点多,还有三三两两的车进入。花土沟镇是茫崖市的行政中心,青海省的石油中心,上世纪***十年代像任何一个淘金热土一样,一度灯红酒绿,号称小香港。
花土沟出来路南侧就是尕斯库勒湖,蒙语里是“男人的眼泪”的意思,据说周围曾经弥漫着浓重的臭气,估计是地层中冒溢的硫化氢等气体。尽管艾肯泉和茫崖翡翠湖已成网红之地,但奇怪的是,位于二者之间的尕斯库勒湖却鲜有人提及。尕斯湖畔的油砂山为茫崖地理徽标,是雅丹和丹霞地质地貌的混合体,被称为柴达木盆地的火焰山。
我们直奔茫崖翡翠湖,试图赶上夕阳下的碧水蓝天。翡翠湖位于315国道南则2公里处, 常有“水映丹霞、昆仑夕阳”奇观。目前,翡翠湖游览不收取费用,在钾肥公司门卫登记后,即可进入。路口至湖区有茫崖旅游局设置的提示牌,按提示在规定的区域内,顺时针行车驾游。六点五十进入翡翠湖景区,雪白的盐堆挡住去路,施工车辆正忙着将盐堆推到盐池,盐池里晶莹剔透。
眼看着夕阳阳西沉,忙不迭地驶入核心区,单反相机抢先出场
把相机冷落一边,重点放在无人机上,随着高度和角度的变化,水色相应变幻
还是晚到了半个小时,缺少从容,缺少多方位的选景,缺少安静的欣赏......
从积极的角度,赶上了最美的霞光,赶上了盐田落日,赶上了月亮东升!生活还是多点乐观,生命才会更加灿烂。
本意准备在茫崖翡翠湖露营,欣赏盐湖日出,有几辆车已经开始扎营,领导似乎也有此意,记不清为何执意继续赶路,潜意识中也许为了早点到达格尔木休整,前四天内容丰富,强度却有些太大了。只是没想到,一路上几乎没有村庄人烟,对向而来的连绵不断的军车一直陪伴我们,这一走就是二百公里,直到甘森中石油加油站。
D5(9.29)甘森—昆仑死亡谷—胡杨林—格尔木(H2900,420公里,9H)
昨晚尽管睡得晚,而且路上不时有大车经过,睡眠效果仍然不错。早五点写备忘录,整理影像资料,接近七点出发,甘森是我原本准备进阿尔金库木库里沙漠的另一起点,现在一点念想也没有,直奔格尔木。
路边的塔群不多见,风格上不像藏传佛教
在越过那棱格勒河四号桥时,突然醒悟还是应该尝试进传说中的昆仑山死亡谷——那棱格勒峡谷。那棱格勒峡谷地处青藏高原上的昆仑山区,东起青海布伦台,西至沙山。谷地南有昆仑山直插云霄,北有祁连雪山阻挡着北国寒风,整个谷地处在那棱格勒河的中上游地带。它周围有高山作为屏障,冰雪皑皑的山峦巍峨多姿,湖泊河流微波涟漪。如此美丽的地方怎么会暗藏杀机呢?原来,那棱格勒峡谷正处在我国多年冻土层分布区,夏天来临时,地表的冻土融化后形成地下潜水和暗河,整个冻土层下方就是一个巨大的地下水库。当人畜误入山谷中,踏到被绿草掩盖的潜水和暗河后,就会被拉入无底的深渊,甚至使其随水流飘向远方,以致连尸首都无法找到。根据科考调查,这个峡谷的磁极异常极为明显,手机在这里无法通话,指南针也会失灵。这里的地层,除有大面积火山喷发的强磁性玄武石外,还有磁铁矿脉及石英闪长岩体,正是这些岩体和磁铁矿才产生了这个强大的地磁异常带。还有专家考证,该峡谷实际上是个雷电密集区,峡谷中空气潮湿,携带大量电荷在空中构成强电场,形成雷电云,遇到异物便会发生尖端放电,即“雷击现象”,造成人畜瞬间死亡。
调转车头,回到那棱格勒河8号桥,有一条柏油路向那棱格勒河谷延伸,判断是新修的路,全程限速二十公里。正值朝日东升,光线洒在四散奔流的那棱格勒河上,展现着粗狂原始的美。
油路西侧堆积起不少沙岭,明显在继续发展壮大,有的已经堂而皇之地侵入道路上。
油路尽头栏杆挡路,差点掉头返回,岗亭中走出一个小伙,告知身份信息登记后就可以放行。
进入后是一个巨大的工地,有七八条道路通向不同的方向,我在奥维上曾经看到有从河道左岸穿越到甘森的轨迹,结果登上河道左侧山谷正在施工,无路可走;再登上河道右侧山谷,好像在修建山洞,方才明白这里正在进行水电站施工,不久的将来,那棱格勒峡谷将成为传说。
回到河岸,在河道右岸找到一条便道,弯弯曲曲进入了峡谷之中。车辙路总体挺清晰,但在河滩地中需要仔细辨认,路况不算太差,陷车的危险不算大,地面上散乱分布着黑色的火山岩。在戈壁上俯视那棱格勒河,河道划出一道优美而弧线
正因为道路不算太糟糕,穿越那棱格勒峡谷到库木库里沙漠的念头又升腾起来,从地图上看,穿越那棱格勒峡谷,从库木库里沙漠东端向北到达甘森,整段路程二百多公里,剩余油量正常足以跑五百公里
自由狂放的野生动物在呼唤着,虽然不确定此后的路况,大不了原路返回而已,所以决定沿车辙路前行探查。
在松软的那棱格勒草地上极目远望,河岸边发现一个牦牛头,从粗大的犄角判断应该是野生牦牛
向河滩地张望,还有一个更大的牛头静静躺在那儿,提醒着我们无人区有狼、熊等大型野兽出没
车辙路没有按预料的沿那棱格勒河向西延伸,而是沿着一条支流逐步向南方的可可西里方向靠拢。这里的地形地貌很奇怪,既有沙地沙山,又有戈壁高山
起初猜想应该是从南侧的山脚绕行,然而靠近南侧山脚后,车辙进入河道中逆流上行
到处都是乱石,需要不断研判车辆走向和通过的可行性,走得极其艰难
涉水上岸后,置身一处四面环山(有的山覆盖着厚厚的沙)、草木茂盛、水流潺潺的桃花源中,美中不足的是,清澈的水流微咸不能饮用。检查车辆,发现前后包围、右后轮叶子板、后挂自行车架均已严重受损。迫不得已把电动自行车折叠装入后备箱,将后挂自行车架卸下,由于尺寸太大无法带出,只能不顾环保理念遗弃在无人区。
越过一条陡峭的河流之后,一条沙土路以近三十度倾斜角通向山顶,浮土深厚松软,没有车辆通行的蛛丝马迹,判断或者已经废弃多年,或者仅仅是野牦牛群踩出的通道,陆巡加上四驱嘶吼着勉强能够移动。中后差速锁锁定也许可以冲上去,然后呢?我一直秉持着我们是旅游不是冒险的理念,知难而退是最好的选择
回家后通过谷歌卫星图、天地图、BING地图反复对比探查,确认这条疑似路冲坡五百余米后,再次回到河道逆流而上,一直延续了二十余公里接近山顶(估计是可可西里与阿尔金山的分界)才失去踪迹,很难判断是曾经的车痕还是兽迹。
我们一边往回返一边游荡,享受无人区的荒凉寂静,由衷地感谢卫星地图的诞生和轨迹的使用,在缺少参照物的荒野中不至于迷失,这也是近些年部分普通人能够穿越无人区的最重要技术支撑
在那棱格勒河右岸借用望远镜看向对岸,清晰地看到有一条车辙路,不知道是不是通向库木库里沙漠的路途,那棱格勒河水电站建成之后,这些都将成为过往,昆仑山死亡谷也将不复存在。近些年,丰厚的财税收入和大量的基础设施投入,推动着西部河流上水电站蓬勃发展,在给当地带来大量利益的同时,生态灾难也悄然而至,如何多方兼顾、近远期统筹,决策层应该提前界入
下午一点半重新回到S303,意外进入那棱格勒峡谷消耗了六个小时,也极大消耗掉了所剩不多的体力精力。四点半到达格尔木胡杨林景区,得知那一片老胡杨林已经对游客关闭时,已经萌生去意。
S303省道向南三公里进入景区停车场,烈日当空,需要登上一个大坡购买区间车票,然后乘坐区间车到景区观赏。观察返回的游客,普遍情绪不高,结合原先掌握的情况,推断可观赏性不会太强,疲劳的身体也需要尽快恢复,当即决定离开
格尔木胡杨林位于阿尔顿曲草原西北部的托勒海地区,西距格尔木市区约60公里。胡杨林的南方是巍峨的昆仑山,常年可见覆雪的山顶;北面是茫茫戈壁,还有连片的盐滩;胡杨林就夹在中间的沙漠地带里,显得特别的珍贵。托拉海从沙地中流淌而过,划出一道美妙的曲线,林中还有芦苇,梭梭,红柳,盐爪爪,骆驼刺等沙生植物。实际上,由于人类肆意砍伐和过度放牧,这处胡杨林一度濒临灭绝,所以采取了彻底封闭保护的措施。如今景区目所能及的,主要是近几年更新发育的小树。要知道,托勒海的蒙古语为“胡杨很多的地方”。
入住帝王商务宾馆,在格尔木较为偏僻的东郊,稍事休息到附近寻找美食。不远处是一处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还算便宜,刺黄瓜两块五一斤,新鲜没注水的牦牛肉一斤才三十八元。菜市场西边有家孔阿訇手抓王人气满满,需要拼桌,一斤手抓羊排八十元。点了半斤手抓、一份白斩鸡、一碗羊肉片汤,味道鲜美,吃得舒舒服服,剩下一半打包回酒店。
D6(9.30)格尔木—诺木洪—巴隆乡—阿拉克湖—托素河谷(H4100,440公里,12H)
还是有些疲劳,喝完牦牛骨汤已经八点多。连续几日每天只吃一顿饭,不知这是不是今天的唯一口粮?
格尔木的交通限速与道路区划很成问题,城区限速三十公里,信号灯转换时间又短,当地车也习以为常,看来规则没有对错,严惩重罚下,都得低下那颗头颅。
慢慢悠悠离开格尔木市上京藏高速,罕见车辆往来,偶有车辆速度都在140公里以上,而旁边的G109***小小的车辆熙熙攘攘,超车都成为奢望。下高速向北拐,就是诺木洪农场和宗加镇,诺木洪农场是青海省的一座劳改农场,整个农场南北宽大概只有三、四公里,但东西长近20公里,是一块镶嵌在柴达木盆地里的绿洲。
路边大片枸杞林硕果累累,晒场上铺满红彤彤的枸杞
晒枸杞的农民告诉我们,晒枸杞要加碱或盐,否则很难晒干
路边一处不起眼的地方,写着诺木洪遗址,没有其它的介绍,至于塔里塔里哈遗址,遇到的人都不知道。深入农场北部,道路两侧长满柽柳,秋日里或黄火红,被铁丝网围住,显然是因为自然保护没有开发。
继续向北走还有大片的绿洲,十几公里或许就能看到内陆河——柴达木河,我们后面要去的阿拉克湖和冬给错那湖出湖河道最后都汇入到了柴达木河。可惜今天没有实践探索了。
返回途中遇到晒枸杞的宁夏农民,直观感觉其枸杞品质不错,现场过称买了几十斤。
在此承包枸杞林的河南商丘朋友说,鲜枸杞大约4元/斤,干的12~15元/斤,同时友好地告诉我们,可以在他的枸杞田里随便吃,也可以摘几斤带走。新鲜的枸杞甘甜异常,是非常优秀的鲜食水果,但摘枸杞是个累差,看着满树的鲜红有全部带走的冲动,其实走的时候也就摘了不到一斤鲜枸杞。
返回京藏高速东行一百公里到巴隆乡,询问加油站工作人员,没听说过阿拉克湖。沿我设定的轨迹进山,峡谷里生机勃勃,野生沙棘林生长着口感酸涩维C丰富的黄色沙棘果,近几年引自南美的藜麦在这旺盛生长,沉甸甸的麦穗五颜六色。据说藜麦是唯一一种单作物即可满足人类所需的全部营养的粮食,可是作为主食的印第安人也没听说多长寿啊。
到阿拉克湖的道路也相当不错,进峡谷前是水泥路,然后是有明显路基的砂石路。这条碎石路经过都兰巴隆国际狩猎场,这个狩猎场曾经短暂对外国人开放了几次,每人需要交两万美金,可以猎取岩羊和藏原羚各一只。也有信息显示是按猎物品种收费,一头岩羊收费5900美元,真实情况不得而知。2006年上半年的春季狩猎,都兰猎场一共接待了32名国际猎人,猎取盘羊1只、岩羊31只、藏原羚22只,成为都兰猎场的最后一次狩猎。
如今的柴达木盆地给人的印象是一望无际的戈壁和荒凉,其实我们所处的柴达木盆地南部山区,历史上曾经森林密布,生长着圆柏、青海云彬等。考古学家在都兰县发现了大量用于修建墓葬的柏木,也证明历史上这里曾经气候湿润,植被茂盛。就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柴达木盆地的植被仍然很茂盛,当时柴达木森林总面积接近万公顷,森林区多为原始柏木林区,目前盆地内还零星存有一些树龄在千年以上的祁连圆柏。我们现在的路线已经看不到乔木,满目荒凉,道路不时急转弯,需要谨慎缓行。
走走停停,一个半小时走了四十公里,来到海拔4800米的布尔汗布达山垭口,山顶覆盖着积雪,有一块黑色岩石如仙女取火,小米视之为她的神山。不要以为这是虔诚,小米只是敬业,在认真拍照。
翻过垭口不久,远处顶着点点白雪的高山最先映入眼中,从山脚延伸到我们所在的布尔汗布达山是一片峡谷草原
风力很大,大着胆子匆忙升起无人机简单盘旋了一会:一条血红色划痕突兀地打破平静,在秋季金黄色画板上左冲右突,迂回曲折,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出这竟然是阿拉克湖的出水河流。
河岸貌似深红色的陡立岩石,表面分析,很容易推断是河水冲刷两岸红色岩壁导致河水呈现血红色
但卫星图显示对面雪山西南是一片近三百平方公里的红岩地带,形成的水流主要汇入阿拉克湖的出水河,极有可能这才是出水河鲜红色的主因。地图上有车辙印可以到达这片红岩地带边缘,大约二十公里的样子,在我想象中,那里应该是一片更为壮阔绚丽的丹霞地貌,也许有网友已经探查过,盼望描述一二以解惑。
时间总是匆匆,收起无人机赶向阿拉克湖岸。路途中道路时有毁坏,有一小段被雨水彻底冲毁,需要从便道绕行,因此必须控制车速,注意观察高度警惕,避免悲剧的发生。
来到湖边,牧民们正在扑捉牦牛,铁丝网把整个湖岸结结实实圈住,留一个铁丝网门可以进入,估计步行进入应该不会被阻拦。
现场风很大很冷,而且以这些年的经验,靠湖太近反而失去美感,干脆就远远地欣赏。阿拉克湖位于青海省都兰县巴隆乡,平均海拔4099米,是海西州最大的淡水湖,也是柴达木河上游的主要的内陆湖。阿拉克湖生态系统较为完整,有许多珍稀物种,是黑颈鹤等珍稀候鸟理想的夏季栖息地。
阿拉克湖湖水也是流向柴达木河,应该是向东与来自冬给措纳湖的托素河汇合,然后向北经香日德河汇入柴达木河。风更大了,长焦镜头都拿不稳,阿拉克湖中规中矩,远远望去河口应该非常漂亮,还是决定冒险飞行,但恶劣环境下,也只能草草收场。这些年走过了不少的风景,阿拉克湖附近秋日风光绝对可以跻身前三!一度犹豫是否在此扎营,领导也有此意,但行程变更的结果是既不能欣赏到冬湖的日落日出,又难以确定明晚的住宿地,更将迫使后面的计划全盘调整。
其实阿拉克湖到冬给错拿湖,正是金秋夕阳时,淡淡的阳光洒在草原上,变幻出遍地金黄
血红色的河流自娱自乐地流淌,我们也加入自娱自乐的行列。车牌在激扬的水花中飞走,洗净尘土的黑金刚,车牌处已经干干净净
从阿拉克湖到冬给措纳湖原本是条艰险的穿越路段,涉水过河路段众多,目前很长一段路已经筑起了路基
再过几年,这片无人区也将成为历史。正因为路况良好,我们随性地徜徉在美景中,任凭时间悄悄流失
当到达从香日德来的谷口时,天色已晚,月亮爬了上来。从香日德峡谷口到冬给错那湖只有四十公里车程,按照目前的路况,一小时内可以到达,冬湖夕照已经遥远,扎营冬湖欣赏月色近在眼前。
找出探照灯,顶着大风用铁丝和紧固绳固定到车顶,照明效果明显提升,还可以上下左右调节角度。全程没见到任何人和车,唯一一次遥远地方好似有车的灯光,最终没有等来会车,道路还是铺好的路基路,从香日德峡谷口沿托素河前进了二十公里,路基路离开设定的轨迹开始盘山,这应该为避免河谷水毁而选择的新路线吧?然后走着走着,道路离河谷越来越远,没有绕回托素河谷的迹象,个别路段出现水毁情况。
已经晚上八点多,随着白天兴奋的消失,身心俱疲,返回河谷趁夜寻找到路线有些难度,决定继续前行,无论现有道路走向哪里,只要有村庄就可以露营。继续走下去路基完全消失,探照灯光下,沿着一条隐隐约约的车辙路前行,车辙越来越不明显,路况越来越烂,还在向山中延伸,危险度大幅提升,判断不可能导向村庄,印象中最近的村庄应该是扎陵湖乡,距离在四五十公里之外。
不得不决定返回托素河谷寻找轨迹路,然而轨迹路更难找,在河岸边往往返返,终于发现与轨迹接近的下河滩车辙,涉水斩棘靠近轨迹和主流,铁丝网挡住去路,附近没有任何车辆经过的痕迹。此时明月高挂,探照灯也给力,在一条浅水河道试探推进,探路中惊奇地偶遇游荡的硕壮梅花鹿。
在河谷里东闯西撞,来到一个四面环水的砂砾岛,我设定的涉水过河轨迹就在这里,夜里既看不到对岸道路痕迹,也不了解水深,借着月光和灯光发现托素河水流湍急,此处涉水过河的轨迹当初设定时就不确定,观察此处河面较宽,支流较多,砂砾岛高于水面五六十厘米,降雨形成威胁不会太大,加之四面环水相对安全,临时决定在砂砾岛上露营。在无人区露营,自然灾害和大型野生动物是主要危险,露营地选址时把自然灾害的威胁降到最低;住在车上即使解手也不下车,是防范大型野兽的有效方法;随手在车门上安装了红外感应报警器,夜里尖锐的警报声不时响起。
D7(10.01)托素河谷—冬给措纳湖—星星海—玉树(H3700,500公里,10H)
夜宿托素河谷,月光朦朦胧胧透进车内,听着哗哗的流水,看着爬满玻璃的冰花,刺耳的的警铃声不断折磨着神经。迷迷糊糊中也琢磨着对策:1、天亮后先吃饭补充热量,整理行李。2、观察地形,分析三个可能的涉水点。3、利用无人机探查涉水处附近的车辙路,确定初步的涉水路线。4、穿上下水裤,拿上双登山杖和对讲机,必要的话系上安全绳,小心谨慎地探试初步确定的涉水点,确保人身安全。
天蒙蒙亮,车外温度应该在零度左右
实地研究过河方案,两个点河水浅一些,但对岸河滩上近百米锋利的黑色石头,估计轮胎报废的可能性较大,第三个点河水湍急、对面河岸陡峭,如果水深八十厘米以下,还是可以谨慎尝试。到底水有多深,需要穿上水裤探试才能确定。
天色亮了起来,飞起无人机观察,河对岸果然有条非常明显的道路从一座蓝色板房处延伸过来,看不到从哪儿过的河,但确定不是目前我们所处位置,也证实原先设定的轨迹错误!
寻昨夜河道原路返回道路,沿道路再往回走一公里多,一座新修的混凝土桥架在河道上,过河后有明显的车辙路向左拐去,我以为需要爬到半坡再拐回来,结果进入了牧场;按说过桥右拐应该有路,实际因为此处地面坚硬、走的车又少,右拐的车痕非常模糊,但这就是目前正确的穿越路。
不到一个小时就看到了冬给错那湖,道路也扶起了路基,在湖岸东侧分出一支向南而去,翻过布青山,就是扎陵湖和鄂陵湖,可直达黄河源头。这条南行的路是穿越三江源返回时准备走的路,我们转向湖的北岸,迎接我们的是一片红黄相间的湖畔湿地
冬给措那湖又名黑海,位于玛多县花石峡西北方,海拔4117米,湖水呈深蓝色,为淡水湖。
2015年秋季的冬给措纳湖给了我们极大的视觉冲击:一片片鲜红色和金黄色的草甸,偎依在湛蓝的湖水之畔,一头觅食的孤狼,踏着红黄相间的草毯在湖边徘徊......当时因为与玛多县警官约定开备用油箱加油的证明信,无法等待冬湖的夕阳和星空,希望有机会再约冬湖。
今天,我们是来践行那个美丽的约会!
原本期待着细细品味冬湖美丽的黄昏和壮丽的夜晚;期待着早晨醒来,太阳将光辉洒在冬给措纳湖上,好奇红色黄色的草甸与湛蓝的湖水在晨光中又将展现出何种神性;期待着大地是一幅调色板,日月风云就是调色笔,随意地刻画,掀起大地的波澜壮阔和流光溢彩......然而我们没能在最美的时间遇到最美的你,当下的你依然绝世风华!
空中俯视,平湖秋色,流光溢彩,冬给措纳湖和阿拉克湖,期待着另一个美丽的秋季,我们一定还会来看你!
拍照时发现车辆前牌丢失,没有牌照隐患多多,据说直接扣除驾驶员十二分,公安的朋友建议到派出所报警,用报警回执应对检查。
离开冬湖经花石峡上高速。花石峡因峡谷中布满带有花纹的石头而得名,当地有一句谚语:花石峡不吃饭,玛多县不住店。我们2015年经过的时候,既在花石峡吃的饭,也在玛多县住的店,而且感觉都还不错。
共和县经花石峡镇到玉树市,是当年文成公主和亲的唐蕃古道。今天,已经难以理清当年和亲公主的心绪,这些真真假假的公主,悲凉愤闷的情绪应该是主旋律吧?无论是否愿意与屈辱,甚至掠夺与吞并,客观上促进了民族文化的融合,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于个人而言却是极大的悲剧。学生时代读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不甚了了;如今揣摩,不禁潸然。
距玛多县还有二十公里的样子,道路的东侧一条清清的小河蜿蜒而来,这就是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黄河从此一路东去,奔腾五百余公里进入四川若尔盖草原,似乎恋恋不舍源头,居然掉头返回西北,在距此东北方向不足二百公里的兴海县,告别青藏高原进入黄河清的贵德县,从此毅然决然地再次向东奔流。玛多县的黄河,更像是串起高原湖泊的一条项链,一路向玛多行进,一路检阅黄河项链上的珍珠:阿涌改玛措、阿涌吾尔玛错、星星海、龙日阿错、还有更远处的扎陵湖和鄂陵湖。青藏高原之所以紧紧抓住了我的心,就是因为星罗棋布的湛蓝湖泊、圣洁多姿的雪山冰川、自由奔放的野生精灵、淳朴执着的高原文化。
在玛多服务区休息时,把后车牌换到前面,或许可以减小被查的几率吧?行驶在三江源沉陷的高速上,一幅天高云淡的样子
不愧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藏野驴在高速路边的草地上淡然处之
翻越巴颜喀拉山,小米说中学地理认识了巴颜喀拉山,要在垭口合影留念
可是瞬间风起云涌,南方的黑云压着白云,似乎暴雨随时倾盆而下,垭口飘着雨丝和雪花,夹杂着冰粒,我担心冰雪封路,马不停蹄地驶离垭口。
在清河镇努力远望,直线距离仅有五十公里的的尕朵觉沃神山遥无影踪。
尕朵觉沃和西藏的冈仁波齐、云南的梅里雪山、青海的阿尼玛卿山并称为藏传佛教四大神山尕朵觉沃意为"上康区主神",它是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供奉的藏区神山之一,是长江流域众多神山之王,是传说中的英雄格萨尔王祭妃的神灵。四大神山只有尕朵觉沃还没有参拜,现在近在咫尺都擦肩而过,恐怕缘尽于此了。
接近玉树市,山坡寺庙林立,一村一寨一寺庙一点不夸张,足见藏传佛教在这一带的影响。
我们径直寻找新寨嘉那玛尼石经墙,在初步计划路线中,有和日寺石经墙、巴格玛尼石经墙和嘉那玛尼石经墙,这三处石经墙都号称世界之最,原本想比较一番,现在只能看看嘉那玛尼石经墙了。这处石经墙就在玉树城区G214国道边,路旁停满车辆,道路上的车辆龟速前行。雨不停地下,正好路边一部车离开,我们迅速将车停入,推门下车,不小的雨居然消失了。穿过几十米人群摩肩擦踵的街道,密密麻麻的人绕着石经墙迎面走来
此时空中黑云密布,一道彩虹横跨石经墙之上......
这是何等神奇?!小米立于石经墙前,沐浴佛光,倾听经音
很难形容此时的心情,虔诚的信徒、嘈杂的人声与诵读佛经声、大自然的瑰丽、神佛的传奇一同涌现,竟不知身处天上地下。醒过神来,彩虹已然杳无踪迹,空中已是朗朗乾坤,强烈的阳光照在石经墙上
嘉那玛尼石经墙东西长283米,南北宽74米,高2.5米,据估计有20多亿块***小小的玛尼石。在藏民心目中,石头也同神山神树一样,是有生命之物,尤其是刻上经文咒语的石头,尊称玛尼石,它们会以灵魂寄居的方式同人类发生联系,神灵可以寄居于石,人的灵魂也可以寄居于石上。
嘉那玛尼石经墙,是一座信仰的长城。
它不仅矗立在三江源之上,更多的是深深镌刻在玉树人的心中,难以坍塌和消失。
可是,这种信仰真的好么?看着一个七八岁磕着长头从身边走过的童真女孩,看着亦步亦趋磕着长头远去的信徒,看着捻着佛珠嘴里念念有词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我愈来愈迷惑:
这些人一如被信仰者、被大众价值观裹挟者……和芸芸众生没有什么不同,生活在别人给自己设定的逻辑闭环里,如果不被打扰地离去,一生也是满满的幸福。
既然他们是幸福地,又有什么必要唤醒他们呢?最终的结局无非就是用另一个逻辑闭环替代而已。如果思想走得过偏过远,犹如站在上帝视角看世界,感觉人世间的一切都那么可笑可悲。无数个午夜梦醒,总感觉自己误入歧途,冥冥中有个使命在呼唤,却又看不清面目。
一切似乎都是混沌,一切又是那么真实,一如眼前,虔诚的信徒用辛苦赚来的金钱,从虔诚雕刻的信徒那里换来玛尼石
然后用金钱雇佣苦力堆到石经墙上,算不算用金钱支撑自己的信仰?
停止胡思乱想,住进网上预订的宾馆,把冲动之下买的枸杞背进房间通风干燥......躺下后琢磨,自作主张把后车牌挪到车前面,一旦被查住更麻烦,明早还是到派出所报案,算是有了一道护身符。
D08(10.02)玉树市—隆宝滩—野鸡海—杂多县(H4100,330公里,8H)
早晨起床,首要的任务是到附近的民主路派出所报警,取得报警回执。八点左右三进派出所,值班室的三个民警呼呼大睡,对身旁手机锲而不舍的铃声都没有丝毫反应。返回宾馆吃完早餐,收拾利索驱车前往结古寺,结古寺的山门分明刻着嘎结古寺。
2010年玉树地震后结古寺重建。新建后的结古寺庙宇宏达,僧舍豪华(每个人二层,一楼僧堂带卫生间,二楼住宿),小汽车可以抵达每一栋僧舍前面,这与色达的僧舍及亚青寺的觉姆住处完全不一样,结古寺可以说是在天堂。
玉树有“江河之源、名山之宗、牦牛之地、歌舞之乡”、“唐蕃古道”和“中华水塔”的美誉,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均发源于此地,玉树首府结古镇是历史上唐蕃古道的重镇,也是青海、四川、西藏交界处的民间贸易集散地。结古寺是全城最高点,是俯瞰玉树新貌的最佳位置,晨光中整座城市平静安详,十年时间已经彻底磨灭了地震灾害的痕迹。
关注玉树这个名字,源于2010年的玉树地震,那次7.1级地震造成了2698人遇难。我曾经无意中看到过遇难者集体焚尸的影像,多数寸褛裹体,堆积成丘,其状凄惨,稍有慰藉的是周边有喇嘛超度。人的记忆似乎并不长久,苦难的东西更是有意无意地忘记,各种苦难周而复始地上演,大约也是人类对自然灾难的无奈。
这种悲情城市,睹物伤怀,徒增忧伤,不宜久留,匆匆离去。
九点多回到民主路派出所,三位警官仍在沉睡中,据说出任务早晨七点才回来。美丽的白玛永藏女警热情接待了我,她们所还没有处理过类似的案例,目前的系统也没有全国联网,但还是耐心地手写笔录,开具了报案回执
从玉树到杂多县,一般走214国道经文成公主庙,从收集的资料看除了文化内涵,与藏区寺庙没有什么区别。况且,我对无视个人感受的和亲没有丝毫好感,所以舍弃了这段道路,十点多沿着S308隆宝滩方向驶去,路况不错,半个小时就到了隆宝滩
隆宝滩就是路边山脚下一片狭长的高原湿地,稍微深一点的是隆宝措,每年春夏野花灿烂,大量的珍贵候鸟来此繁衍后代,一副鸟语花香欣欣向荣的景象,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的主要繁殖基地。
目前已是高原深秋,青草枯萎,鸟儿大多已经南飞,更多的是冷冷清清。随着发展,隆宝滩里从横交错着不少线杆电线,牛羊遍布,滩地里时有牧人帐篷,不知黑颈鹤们还能在此坚守多久。
路况太好,不经意间就错过轨迹到了隆宝镇,调转车头在隆宝滩西侧拐入一条不起眼的水泥路,进入不到一公里,听到一声爆响,胎压仪尖锐地鸣叫起来。下车检查,右后轮胎侧壁划破,轮胎报废,回看路况良好,怀疑是无人区的尖锐石块埋下的隐患。侥幸的是出发前例行检查,为车辆补充添加了液压千斤顶和十字套筒轮胎扳手,修车时了解了备胎如何卸装,即便这样,我们在寒风中还是消耗了一个半小时才成功换好备胎。
换好胎后继续前行【在此划重点,犯了以下明显错误:1、应该全面检查,确认无隐患后再上路;2、趁有手机信号,应该落实解决方案再做决定;3、信息不畅情况下,到大城市(玉树)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路边河流宽阔,流水清澈,牧草丰茂,路边山上佛塔耸立
转过山,一片湛蓝的湖水突然进入我们的视野,周边山峰林立,应该是野鸡海(又名年吉措)了。野鸡海是单河入湖,单河出湖,20多平方公里的湖面,平均水深10米,最深处达30米,一条4公里长的无名小河,是何以维持野鸡海的存在?当地牧民讲,在湖南边的水下,有一个很大的泉眼,每当冬天湖面冰封时,泉眼所在的湖面不结冰,整个冬天湖面都是雾气腾腾的。
尽管偏远,野鸡海并不寂寞,湖的西北岸有村庄寺庙相伴,在那里向东南俯视野鸡海,视野风景极为优美,为衣食住行忙碌的人们是否会熟若无睹?或者崇尚简单自由的藏民真能其乐融融?
今天的重头戏就是雪豹之乡——远在西南方向百余公里的昂赛大峡谷,这个峡谷位于杂多县城东南45公里的昂赛乡巴艾涌地区,由巨厚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等原因形成,科学界确认是青藏高原发育最完整的白垩纪丹霞景观,被誉为“堪与科罗拉多大峡谷和黄石公园媲美”。
这百余公里的道路是G204国道,路况良好,只是阵雨不断,不断地爬山下坡,路两侧的群山越来越多裸露赤红色,偶尔从云层间隙逃出的光线落在山上,在雨水中娇艳而美丽。山上乔灌木开始多了起来,接近前往昂赛乡岔口的山体,树木茂密,高低起伏的乔木从山脚爬上山顶,仔细观察,大多圆柏树干皲裂粗糙,应该很有些年份了。查看高程,山脚海拔已经超过四千米,圆柏屹立的最高处有四千五六百米,我甚至好奇地猜想,在海拔五千米上或许也有圆柏的身影,有待林业专家的考察实证。
进入昂赛乡的道路雨后泥泞湿滑,正在砌筑挡土墙整修拓宽,有时需要等待一段工序结束后,施工机械让路方可通行。我们急于在落日前欣赏巴艾涌丹霞,车辆在泥泞中疾驶,又不舍得放弃路边的美景,领导在副驾驶上扫视着风景,单手持相机看都不看地按着快门,时常一阵惊呼后急刹车狂拍一会,即使彩虹、牦牛、白塔、经幡构成的美妙画面,也只能谋杀我们两分钟的时间。
在昂赛乡东有一处岔路,右拐过桥进入乡驻地,直行可以看到巴艾涌丹霞的景观指示牌,大约还有二十公里。指示牌南侧几十米路况突然恶劣,山体滑落的黑色碎石堆满路面,渗水汇成道路上零散分布的水坑,溢出后流进悬崖下汹涌南去的澜沧江。如果都是这种乱石路况,没有备胎的我们万万不敢深入,好在趟过这段,路况明显好转。
十几公里后红色山体渐渐增多,车辆行驶在悬崖峭壁上,道路狭窄,靠悬崖河谷一侧有些路段土质松软,稍有失误,极容易滚落山崖,这种悲剧在此已经上演了几次,至今还有一部坠崖车辆静躺在陡峭的河岸!
行驶在巴艾涌区域,深切感受到昂赛大峡谷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原生态,湍急的澜沧江在这里画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大自然的造化成就了蓝天白云,雪山峡谷,葱郁的崖柏,如染的高山草场,形态迥异的丹霞地貌。大峡谷里估计约有40多只雪豹,因此昂赛乡被誉为 " 雪豹之乡 "。
大峡谷底部西侧的高山之巅,耸立着一块奇石,据说从哪个角度看,都似一座佛像,被驴友命名为“四面佛”。实际上,四面佛不是佛,是印度婆罗门教三大神之一的梵天王,是被称为创造天地之神、众生之父,人称"有求必应"佛,该佛有四尊佛面,分别代表健康、事业、爱情与财运,掌管人间的一切事务,泰国、印度一带比较信奉。我们在渐渐西沉的夕阳中不断地变换位置,极目西望,逆光中暗红色的岩石并不清晰,位置合适时好似座佛,看来四面佛需要特定角度、特定时间观赏。至于像不像四面佛,从昂赛峡谷可以辨认两到三个面,真要验证,最好无人机全方位观察。
无人机和卫星地图都确认附近有一座横跨扎曲的桥梁,过桥后从另一条山谷应该可以转回昂赛乡,返回途中认真寻找,河流上空空荡荡,哪里有什么桥梁?眼看天色暗下来,仍有两三部当地的五菱神车进入,估计是驴友租车进入,在半路山坡上有一处房车营地,具备扎营露宿条件。
我们也希望在峡谷露营,但没有备胎如鲠在喉,不解决始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影响欣赏风景的心情,所以必须赶到杂多县城,在信息、交通畅通的地方寻找解决办法。在前往杂多的国道上,一只长着硕大枝角的肥硕梅花鹿冲到路边,看到我们停下车,不慌不忙地消失在夜色中。
杂多县偏居一隅,既非交通要道,又非经济重镇,县城既小又乱,携程等网络上没有点滴宾馆信息,但等我们进入县城,却发现车流如织,仅有几所还不错的宾馆人满为患,在县城里往往返返,最终找了一家小店安身。安置好住处,赶紧从电子地图上搜寻汽修厂、轮胎经销店,有电话的就一个个打过去,最后确认玉树市有285/50R20规格的轮胎,悬着的心放下大半,无非往返五六个小时就可以解决问题。
D09(10.03)杂多县—长江南源—杂多县(H4100,220公里,7H)
考虑到返回玉树更换备胎费事费力费钱,早晨先尝试在杂多县就地解决。
八点多,开着车在县城街道上寻找,所有店面都大门紧闭,据说修车需要十点以后。不管三七二十一,凡是目视所及有电话的轮胎店都轰炸一遍,果然睡意正浓的老板中有人确认能够中午前调来轮胎。根据情况今晚继续住在杂多县城,先到条件较好的扶贫大酒店预定房间,在楼下小饭馆解决早餐,领导提醒我:其它的轮胎会不会有问题?看来高原上我的反应的确有些迟钝,这是昨天爆胎时就应该考虑的问题,更早一些,从昆仑死亡谷出来就应该认真全面地检查车辆!赶紧跑到车前仔细检查,果真右前轮胎侧面也深深地挖掉一块小拇指肚大的橡胶,再稍深一点就贯穿了,赶紧要求轮胎商购进两条轮胎。
上午九点,感觉不能把时间浪费在等待上,决定冒险走一趟长江南源(这种极为冒险的行为应该杜绝)。长江源头有正源格拉丹东、北源楚玛尔河和长江南源当曲,近些年,长江正源之争从未间断,官方正统仍然是姜迪如格拉丹东,但有学者一直主张,无论从长度还是水量,长江南源当之无愧为长江正源。我并不在意谁是正源,但对蕴育大江大河的高源蓄水池极有兴趣,据说从长江南源飘流而下,沿河风景原始绝美,在注入通天河前几十公里处,还有一片规模不小的水华地带。
来东城西,扎曲河畔聚集着大批藏民,燃烧着柴火,起初以为是在聚会烧烤,细看并没有牛羊肉,也许是祭祀?也许是水葬?不明所以。
起初翻山的柏油路很好跑,油路的尽头,向南是水泥路,向西是土路,热心的藏民主动询问我们,告诉我们向西去长江南源,岔路很多。很感激藏民的热心,其实我们有轨迹,沿着轨迹走在扶好路基的土路上,因为雨季有些坑坑洼洼,有搓板路的感觉,不算难走,个别区段还看到指向巴青县的路标,道路硬化后杂多到G317也将成为通途。
爬上一个高坡,眼前开阔起来,两个伞状的经幡分列道路两侧,大风中猎猎作响。
越过雨水冲出的沟沟坎坎,走到道路尽头,是一个直径二十多米的椭圆形停车场,一个戴着党徽的藏民先是要求交停车费,继而又要求登记我们的证件。登记完证件后,我和小米换上防水登山鞋、背上摄影器材,开始徒步走向长江南源,距离真正源头还有三公里左右的沼泽地,海拔已经五千米,这是对自身意志和体为的又一次挑战。
沼泽地主要由泥炭地构成,布满小水潭,水流从泥炭土渗出汇成溪流,在天高地阔的高原上闪闪发光。
走出大约三百米,一道铁丝网拦住去路,三个身份不明的藏民疾步围拢过来,尽管交流困难,大意交二百元导游费可以带我们到源头。钱不是主要问题,在偏僻无人的荒原,被几个身份不明、语言不通的陌生人环绕着,是巨大的风险!有一支六七人的车队刚刚离去,仅剩的另外一部车是夫妻两人,从长江南源返回,隔着铁丝网交流,告诉我们翻过山后就是长江南源,风景与这儿没啥区别。用眼睛余光扫视了叽叽咕咕的三个陌生藏民,他们已经走在我们前面五六十米,既然那边与这边景色差不多——其实与黄河源景色也极为相似,从人身安全考虑,决定中断成功在望的探源之旅。当我们快步返回停车场,三个藏民发现后如影随形,我立即发动车辆,这是快速赶过来的三人已成包围之势,做出了拦车的动作,我没有丝毫犹豫,狠踩油门扬长而去,蹦跳着蹿过来时小心翼翼越过的沟沟坎坎。
离开长江南源,看着南方清晰的布加雪山,原本犹豫着修好车后是北上澜沧江源还是南下萨普神山,现在心中的天平已经发生了倾斜!
磕磕绊绊回到柏油路,暗暗庆幸车辆轮胎无恙,长江探源的郁闷烟消云散。遇到大货车司机在路中央冒险拦车,原来车辆刹车油管爆裂,询问过往司机有没有AB胶。跑出去上百米,回想起似乎携带着AB胶,从杂乱的储物箱中还真的找了出来,赶紧调转车头送给大货司机。
正洋洋得意地跟小米吹嘘做好事的身心愉悦,又一辆大货斜停在路边,有个轮胎已陷入沟中,司机努力用千斤顶支撑,几个妇女和小孩四处寻找不多的石块填向排水沟。路边停车冒着大风爬上车顶,费劲地打开层层包裹,把两块厚厚的木头脱困板抽出来,抛给趴窝的大车,一阵忙活,有些许的高反,可千万别感冒,不过这两块木板应该可以帮他们脱困吧。不经意间的助人行为,或许会在有些心灵埋下种子,爱就是这样传递的吧?
四点返回杂多县,热切盼望的轮胎还没有来,回到宾馆休息,把枸杞背到房间晾晒......睡一觉醒来,晚上七八点钟,轮胎店老板说车坏在路上,一再保证明天一早更换备胎,那就等明天早晨了。
D10杂多县一俄嘎格乡(焫茸冰川)(H4300,220公里,6H)
约好七点半换胎,结果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修车店老板前去接车,一去不返,告知联系不上送货的司机。无可奈何地去加油,回到宾馆从十点睡到十二点多,算是休整了。
到街边小铺买上黄瓜、牛肉,到轮胎店仍然无人,阳光炽烈,干脆取下枸杞铺地上暴晒,取下高压锅炖起牛肉,然后般一把椅子,坐在门口晒起太阳,似乎自己就是小店的主人。
路上行人看到红彤彤的枸杞不免多看几眼,有的还停下问这问那,有个小女孩蹲在枸杞边,好奇地用手抚摸,小米热情地让小女孩品尝,咀嚼着的小朋友一脸幸福的摸样,小米干脆给她装了一小袋,小女孩情深意重地说带回家给奶奶吃。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这也是爱的传递吧。两点多,终于盼来了轮胎,把前胎全部换成新胎,原先备胎复位,损坏严重的胎也不舍得扔,绑到车顶行李框做为第二备胎。收拾利索已是下午四点,纠结到哪去,放弃策划已久的澜沧江源多少有点不舍,犹豫再三,在岔路口终于选择了去焫茸冰川的道路,也就意味着此后两天是冰川雪山之行了。
焫茸冰川和萨普神山,去年就在计划行程里,因为身体和时间因素没有实现。今年实在经不住诱惑强行加塞进来,这在原计划路线上多出最少两天的不确定、满负荷行程,现在因为爆胎又耽误了两天,随后的行程不得不进行大的调整,心中有了模糊的方案,不急着细化,先探索欣赏中国最美的雪山冰川,权当是追逐猎物了,这段行程就叫藏东猎冰吧。
前七十公里重复着昨天到长江南源的道路,南下后路况变差,偶尔还能遇到来自巴青县方向的车辆,十五公里后又成了孤独旅程了。我和小米越来越享受这种孤旅,把脚步放慢,左盼右顾,随心情随风景随意停车
最初还奢望一睹冰川夕照,随着道路水坑增多,路况变差,降格为冰川露营,当翻过海拔四千九百多米的垭口,天完全黑下来,此时只盼着有个村镇宿营了。摸黑走了二十分钟烂路,路边开始有零星亮光,是散布在乡野的牧民,一个十字路口散落着十余处灯光,一部当地藏民车辆停下,模模糊糊听说要到什么乡,还有十几公里,那就偏离路线到前面的乡宿营。藏民周到热情,时常放慢速度等待我们,十几公里后路况又恶劣起来,怀疑是否听错或理解错藏民的意思(事后查看地图,再走十多公里,就到达嘎塔乡)。
查看轨迹三岔路口距离焫茸冰川二十多公里,记忆中距冰川十余公里有个江塔村,调转车头向焫茸冰川方向行驶,遇到近百米道路亮着十几盏路灯,应该是到了乡村,黑夜里却看不到民居,路灯尽头一处孤零零的楼房透着几处光亮。晚上九点多,月亮已经高高挂起,大院门口就是极好的宿营地,收拾好车床,吃点中午炖好的冷牛肉,幸福滴睡去。
D11焫茸冰川—巴青县—比如县(H3900,230公里,6H)
不能再错过焫茸冰川的日出。
六点多出发,发现全程新修的柏油路,卫星地图上这段路途没有什么村庄,现实中有一个规模还不小的新村。新的路线与轨迹不符,原本很多涉水过河段都改成了上山下坡,惊喜的同时多了一丝担心——焫茸冰川会不会人山人海?爬上一座山,转过一道弯,几匹马儿漫步在一片狭长的河谷草原中,河流尽头,晨光中隐隐露出布加雪山的几座山头。
布加雪山是唐古拉山东段的最高峰,海拔6328米,与西段海拔6621米的最高峰——长江发源地的格拉丹东雪山遥遥回应。布加雪山长达20公里的山脊线上分布了16座海拔超过6000米的雪山,是真正的冰雪王国,有冰川124条。布加雪山北坡自东向西分布着东焫茸(碑加)冰川、焫茸(碑加)冰川、西焫茸(碑加)冰川和种给马弄冰川。其中最为壮观的就是焫茸冰川,她的高度落差竟达到2100米,从6328米的布加雪山山顶倾泻而下,形成坡面大约70度的悬冰川体,是目前世界上已知落差最大的悬冰川。布加雪山北麓目前还比较原始,常有棕熊、雪豹、狼群活动,因此需要格外小心,
关注焫茸冰川有几年了,从修好的油路上,估计很快也要设卡收费了。
七点钟走到道路的尽头,一条人工挖掘的沟壑挡住了去路,东面山头茂密的灌木已经染上了秋霜,西南面的山覆盖着松散的青黑色砂砾,是冰川消融留下的痕迹,正前方凹凸不平的小山包挡住视线。天有些阴沉,冷风刺骨,吃了点剩米饭,背上摄影器材全副武装向前出发。
爬上小山包,一副油画徐徐展开:五色经幡高高挂起,一池净水碧绿如玉,一条雪龙俯冲而下,几座雪山若隐若现,重重白云镶着金边......天气不算理想,惊艳超出想象!
抓紧给小米拍了几张照片,小米踩着湿滑的岩石,沿着湖岸向冰舌走去。开始专心飞起无人机,在焫茸冰川上空盘旋了一圈
换上新电池,侦查东面的雪山,无人机绕过雪峰,一座更加洁净的冰川出现在屏幕上,调整角度慢慢靠近,冰舌下方也有一座冰碛湖,更加碧绿纯粹——这是东焫茸冰川
自动返航后,收起无人机望向冰碛湖畔,没见到小米的踪影,难道被灌木丛遮挡住了?大声呼唤,除了耳边的风声,周边一片安静。什么情况?我的神经高度紧张起来,扔下相机包快速向冰舌靠拢,跌落冰湖?野兽袭击?一边胡乱推测一边高声呼唤,奋力穿越乱石灌木丛,跑了五六百米,感觉心脏就要跳出胸膛的时候,传来了小米的回应,定睛细看,小米气喘吁吁地站在几十米外。原来从冰碛湖岸到冰舌竟有两公里,彼时小米已经接近冰舌,同时风力较大,我逆风声音传递距离很近,而小米顺风隐约能听到我的声音,所以造成了一场虚惊,也再次提醒尽量不要单独行动,如果分开,一定要携带对讲机和防身装备。
坐在湖畔孤立的岩石上,努力舒缓精神和身体的紧张,透过金黄色的灌木丛,阳光在云层中时隐时现,冰川上的云雾漂浮不定,云里的雪峰躲躲藏藏,在变换的光线中幻化着身姿,冰川下的湖水也不断地变换着颜色......
在海拔4600米的剧烈运动之后,没有如期而至的高反,也没有突如其来的兴奋,而是绵绵无尽的沉醉。自始至终没有担心的人山人海,即使在国庆长假,除了我们没有任何人打搅,我们又双叒包场了。
此时此刻,似乎焫茸冰川是上天赐予我俩的伊甸园,就那么不思不想,呆坐着、痴望着、挥霍着!
三个多小时倏忽而去,真的是一步三回头舍不得走,可前方的萨普神山还在召唤着我们,狠下心调转车头。
走出两三公里又转了回来,涉水来到河中心,看着河岸边挂着的一道瀑布,猜想这应该是西焫茸冰川的溢流河。
飞起无人机,果不其然,一道冰雪长龙飞舞而下,这是西焫茸冰川。冰碛湖的水在植被稀少的冰原上蜿蜒前进,汇入到我们看到的河岸瀑布,查看地形图,这个冰碛湖面海拔接近4800米。
在西焫茸冰川的西侧还有几座冰川,最大的种给马弄冰川被山峰挡住视线,距离路边大约五公里,没有车辙的痕迹。计划中准备骑电动自行车前往,仔细观察,前面是复杂的滩地河流碎石,骑行不现实,无人机面对五公里的距离也无能为力,目前很难抵达冰川之上。
原以为新修的路直达G317,找来找去没有岔出去的柏油路,只有一条以较大仰角向山上的放牧路,一辆拖拉机喘着粗气艰难爬行。比对轨迹,尽管稍有偏离,好像也没有别的选择,只有先登高观察。
爬到山顶,山川壮美,焫茸冰川尽收眼底,确认没有其它道路。道路沿着布加雪山西侧的山坡盘旋延伸,有的地方被雨水毁坏,有的路段不少的炮弹坑,还有的路段布满尖锐的碎石,一个半小时行驶了二十公里。
从山上的烂路下来走上水泥路,路旁是那觉改村,到G317十公里的路人畜兴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藏区的孩子眼神清澈,活泼开朗。
G317这一段海拔四千多米,路况比较好,山脚也长着圆柏,已经十二点半,决定在雅安镇休息吃饭。雅安镇与四川雅安市没有任何关系,藏区很多不相干的地方重名,那曲有个玛多县,玉树曲玛莱县有个麻多乡;昌都市有个江达县,那曲索县有个江达乡;类似情况可能还不少。
吃饱喝足,就是满满的幸福,保温壶灌满甜茶,就是一路的给养,也是抵御高反的良药。
从雅安镇到比如县,百度和高德都给出三百多公里的导航路线,我知道有条翻山路,可以把路程缩短到一百八十公里,据说路况还不错。巴青县成在修路,我们绕城而过,索县城东的公安检查站检查的比较仔细,一名警官绕车一圈,发现车辆没有后牌照,幸好我们有报案回执。
沿G317行驶到索县扎拉乡西三公里,百度地图也突然开窍提示左拐,岔路口一条柏油路延伸到南侧大山中,距离比如县还有五十公里。起初路况很好,峡谷景色也不错,随着海拔的升高,过了桑布村到海拔4500米左右,很少再见到植物,柏油路已经毁掉,翻山路越走越差,越走越陡,有的路段用低速四驱才感觉轻松一些,一直到5300余米康庆拉山垭口。
到那曲比如县城已经下午五点半,赶到萨普神山又月亮高挂了,果断就地住店。
比如县六万多人,年产虫草五万余斤,虫草成为了藏东藏民的主要收入。比如县雪山、森林、草原湿地、寺庙人文等旅游资源丰富,最让我震撼的是比如骷髅墙!距比如县65公里的茶曲乡有处达姆寺,由达普八世白玛白扎活佛创建,达普活佛关照当年的天葬师,把尸首喂鹰,头骨保存起来,使每个活着的人一看到它们就会想起自己的归宿。当时有缺代寺、日丹寺和达姆寺三处天葬台,每处都建有骷髅墙,十年动乱时期天葬台头骨毁失大半,80年代落实宗教政策,达姆寺天葬台重砌骷髅墙。达姆寺天葬台四周有约一人高的土墙,在南墙和西墙上修有木架,木架上整齐地排列着一个个头颅骨,组成两面长长的骷髅墙。
小米不赞成去那些地方。凭空想象着那一堆堆骷髅砌成的墙,不同的人想必南辕北辙,有人叹息人生短暂渺小,有人意气风发想***。有时候看着把灵魂奉献给佛祖、或者抵押给魔鬼、或者沉浸于金钱的人们,没来由地羡慕。寻找自己是智者永恒的课题,也注定是永恒的悲剧。尽管我们在人世间是那样地微不足道,哪怕我们只是别人脑波中的南柯一梦,也要努力活成梦中精彩的一瞬!
D12(10.06)比如县—萨普神山—江达乡(H3700,280公里,10H)
今天去拜访神交已久的萨普神山。
早晨吃完高压锅剩下的米饭,给车辆加满油,沿S303向东行驶,十几公里后就开始攀爬夏拉山。道路曲折陡峭,路况却很好,短短两公里就爬升了近八百米高度,来到海拔5100米的夏拉山垭口。
为躲避杂乱的环境,登高望远,向南侧较高山头小心攀登,在这样高海拔的悬崖上,白雪覆地,灌木仍然顽强地生长着。站在海拔已经五千三百多米的山顶,回望来路,一堆黑线在群山中曲折而上
眺望四周,白雪皑皑的山头此起彼伏;仰望天空,云层已经染上颜色,朝阳蓄势待出。晨光斜照,远处雪峰高耸,众多山峰匍匐脚下,峡谷冰川层叠,山外云蒸霞披,大有登高山而小天下之感。
垭口草地上有一处规则的圆形湖泊,无从考证是千百万年精雕细琢的杰作,还是流星撞击的遗存。夏拉山口理应被重笔浓墨,可能因为海拔太高,垭口太乱,少有人登高望远吧?
越过垭口,一辆长城越野车披满冰霜,孤零零地遗落路边,应该是车辆故障,在这五千米的高山上,自驾驴友该是何等地疲惫绝望。
下山路上,溪流清澈,层林尽染,时而云遮雾罩,时而天高云淡,秋意盎然。
过羊秀乡离开S303穿过奇达村,就是进入萨普神山的水泥路,这条路上村庄不少,风景也挺好,途中有几处因山体滑坡造成道路堵塞,但挡不住时断时续驶出的越野车,这些应该是在萨普过夜的驴友,有的车辆披挂着厚厚的雪衣,看来萨普神山下了不小的雪。行驶二十多公里后,跨过河上的小桥,河流东侧山坡上有一座寺庙,这就是桑达寺了,桑达寺桑达寺是苯教寺庙,寺里有一副壁画唐卡,惟妙惟肖地描绘出神奇的萨普群山,然而萨普却不能说是苯教神山,而是苯教和藏传佛教共同的神山。
从桑达寺向东南走,道路布满乱石水坑,不时经过涉水路段,但没有安全问题。顶着黄色、红色叶片的灌木丛,从覆盖着雪花的山峰谷地里钻出来,显得生机勃勃,偶尔云层中投下一丝阳光,四周白茫茫的雪山立即展现出神性的光辉。
不到十公里,到达了萨普神山洞夺宿营地,海拔在4550米,大帐篷可以住宿,根据网友信息,自驾到这里就得花钱换乘藏民的摩托车,自然失掉了许多自驾的自由。不知什么原因,现在登记身份后就可以驾车继续深入,这实在是一个惊喜,免除了寒风之苦,赢得了时间和路径的自由。
继续行驶五六公里,一个镶嵌在山谷中的长条形大湖映入眼帘,低沉的云层下三面雪山环绕,一排越野车列队湖畔,透过猎猎作响的风马旗向隐藏在云雾中的萨普神山致敬。
下车踏着雪后泥泞的草地走向海拔4750米的撒木措,一只流浪的藏獒在湖边往返巡逻,一对牛角直立在堆积的玛尼石上,岸畔散落着暗褐色的岩石,湖水在风中激起涟漪,远处最愿意展现身姿的萨普妻子都隐身云雾。
已是上午十一点,时间不允许我们在此露营,或许可以等待两三个小时,能否一睹神山,看我们的运气了,空中一小块朦胧的亮光给了我们一线希望。高原的天真是小孩的脸,一会功夫那小块的亮光扩展成一块巨大的裂缝,萨普的二儿子闪亮登场,那近似等腰三角形的身姿俊朗迷人,让同样英俊的异母同父的小兄弟羞愧地躲在身后,随后左侧萨普的妻子雪漠露出美艳的身姿,右侧萨普的大儿子也展现出朦朦胧胧的身影,在撒木措尽头的雪地高台上,萨普一家犹如舞台走秀,陆陆续续登场亮相。
一队越野车沿着撒木错山腰驶向萨普,早晨深入过冰碛湖的驴友很不以为然,认为里面的景色还不如撒木错湖畔美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视角,每一处风景都有独到之处,既然千辛万苦地来了,又有难得亲近的机会,为什么不亲身去体会呢?山路狭窄仅容一车通过,基本算是车辙路,对面会车需要谨慎选择位置,甚至不得不倒车寻找临时停车点,部分路面有些泥泞,泥底还算坚硬,减少了危险。
走了大概一半的路程,两公里的样子,道路转弯处有一户藏民,大门外拴着几条凶悍的藏獒,当接近房子的时候,藏獒开始狂吠,划破萨普山谷的宁静。大概这就是不少驴友提到的热情好客的达桑、尼玛、炯贡三兄弟家,我不惮以恶意地揣测——萨普旅游日渐火热后,这一家人会走向何方?三兄弟家靠近撒木错山坡的岩石上摆放着披着哈达的牦牛头,猜测是对萨普神山的献祭
当我们驶下曲折的山路,发现十几辆辆越野车散乱地停在一大片相对平坦的草甸上,草甸上长着稀稀拉拉的草和小灌木,到处都是裸露的沙砾,是冰川带下来的沙砾堆积而成,在几百年或者几千年前的相当长一段时间,这里曾是冰川的末端。砂砾草甸中凸起一块不小的岩石,站在岩石上,东侧是萨普脚下的冰碛湖,西侧是撒木错,冰碛湖的水溢出后经河道流入撒木错。
河道南侧高高的山坡上有一座初看不起眼的小寺庙,和寺庙背后的巨大的雪山相比,小寺庙显得越发渺小,但稍微仔细看去,绛红色的墙壁雪山的白色映衬下特别明显。一座小桥架在河流上,跨过小桥隐隐有通向寺庙的崎岖小路,小路藏在灌木丛中难以辨认,不少前往拜访寺庙的驴友在灌木丛中迷路。据说寺庙只住着一个喇嘛,从二十八岁开始到这里修行,至今已有二十七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能守得住孤独的人才能直面自己的人生,才敢看淡一切超脱生死。此刻的我躲在温暖的房间里,看着亮闪闪的海上初冬暖阳,痴痴地猜想:那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境界呢?!好在这位喇嘛也会生活,喜好摄影和收集奇石,期间也偶尔外出游方。
岩石附近的草地比较平整,非产适合无人机起降,适逢天空犹如神助地湛蓝如洗,慌忙升起无人机,努力地向冰碛湖和冰舌靠拢,试图铺捉我最喜欢的冰川晶莹蓝和冰舌上律动的褶皱,褶皱非常带感,晶莹蓝却没有那么明显。旋转机身,清晰地看到撒木错深陷在四面雪山之中,水面变幻成奶蓝色,撒木错也并不孤单,雪山中点缀着不少大小不一的冰湖,有名有姓的就有拉根错、夺木错、拉莎错,萨普神山的东侧还有措拢雅玛和措拢娥玛,也就是近些年声名鹊起的双色湖。
收起无人机走到冰碛湖畔,几顶帐篷已经搭建起来,几个年轻人抬着一桶啤酒,旁边是热气腾腾的泡面,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
冰碛湖里漂浮着几块浮冰,萨普妻子的脚下裸露着大片黑色岩石,据说几年前大半也覆盖着冰川,冰川的退化是近些年的常态,也许多少有点人的因素,我判断主要还是大自然的律动。趁着上天露脸,抓紧留下更多萨普的美颜,也忘不了小米的身姿。
萨普神山自然风光首屈一指,人文故事更加独树一帜。撒木错圣湖湖水清澈洁净,每年藏历5月15日在萨普神湖附近会举行隆重的转湖祈福宗教活动,相传圣湖在每年藏历的5月15日一天湖面会一夜之间全部解冻,又在9月15日一夜之间全部冻结,这种传说美好却经不住检验,今年的藏历9月15日是公历10月31日,湖面冰封是大概率事件。萨普神山是雪峰群,自左向右依次伫立的雪峰,分别是萨普的妻子、萨普妻子和别人的私生子、萨普的二儿子、萨普大儿子、萨普女儿、萨普、萨普的私人保健医生。喜欢八卦的我们自然好奇萨普妻子到底与谁出轨?刚才说过,在萨普妻子的背后,还有一片秘境之地,就是郭布扎西塔杰家族的地盘:郭布十三峰和双色湖,萨普妻子出轨的正是郭布神山。萨普知道妻子出轨后,为了复仇,砍伤了小三“郭布神山”,这样的爱恨情仇使这几座雪山陡增烟火之气,这样的传说颇具希腊神话的韵味。
接近两点,我们一步三回头地别离萨普,草原的铁丝网上,挂着丢失的车牌。
恰好天又阴沉起来,风雪交加,准备盘山时,一辆丰田普拉多挡住去路,计划从一侧草地绕过去,司机一脸焦急地寻求帮助。这是一辆来自北京的普拉多,2.7L排量,面对眼前的陡坡完全无能为力,我上车一番操作后也灰溜溜地败下阵来,这哥们算是无知者无畏,不知死活地开了进来。总不能袖手旁观,如果若无其事地离开,良心会受到谴责,于是费劲地爬上车顶,从顶框行李包中找出拖车带,旁边一位云南的自驾老鸟帮助挂到了普拉多上。
山道狭窄陡峭,下面是几十上百米高的撒木错崖壁,后面又是软拖,三十多岁的普拉多司机开车经验明显不丰富,我的4.0陆地巡洋舰也不是爬山利器,多重因素叠加起来让我胆战心惊。反复叮嘱普拉多驾驶员控制好车速和方向,缓缓地加上低速四驱,车嘶吼着努力向上攀爬。两部车迎面驶来,现场看大家都很难倒车躲避,所有司机都在老鸟的指挥下,极力施展着腾挪***,艰难地交汇错过。爬上最高坡后,我冷汗琳琳,浑身的力量似乎已经抽干,估计普拉多足以应对后面的路程,便果断地解除拖车绳。普拉多车主大概也是惊魂未定,淡淡地道了一声谢,说实话,即便普拉多还不能自主解困,我也没有力量和胆量助力了。
回到撒木错入口,停在湖边平复一下心情,普拉多车主也在附近停下,没有表达出丝毫更多的谢意,很是让我不以为然——助人本就不求回报,精神层面更多的是自我需求和自我肯定,我的不以为然是不是境界太低了!
下午三点半回到羊秀乡,我们的主要旅程基本结束,后面就是如何返回甘肃了。有三条道路可以选择,一条沿比如县原路返回,接近八百公里;一条沿S303经洛隆县、昌都市绕到囊谦县,八百多公里;还有一条沿怒江峡谷斜插到G317荣布镇抵达囊谦县,不到六百公里;我们的风格自然是不畏艰险,走最短的、没走过的路。
从羊秀乡向东三十多公里,接近我计划穿越的峡谷,路边有个加油站,对照轨迹没有发现道路,前面是边坝县公安检查站,警察叔叔告知道路入口就在加油站院内,犹犹豫豫地说:应该能走通吧?小道隐蔽在山石后面,有整修过的痕迹,观察路面,判断近几日应该有车通过,还是秉持着走不通再回来的理念,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峡谷很窄,路况不好不坏也不危险,两侧的山上长满茂密的高大的松柏,一条小溪缓缓流过,多种灌木生长在溪畔或路边,查看地图,怒江从比如县出来后几乎笔直东流,我们将在三十公里后的江达乡回到怒江峡谷。
惬意地走着,走着走着遇上修路模式,然后碎石溪流截断了整个峡谷,来来回回寻找出路,才明白需要从左侧临时路上山,而这条临时路已经因滑坡中断,内心哇凉哇凉。正准备掉头返回,山顶一台挖掘机吱呀着下到临时路上,开始修起路来,一个半小时后的七点道路终于修通,太阳已经落山,抓紧赶路。
结果不到一公里道路再次中断!近百米高的山腰上,凿石机、挖掘机肆无忌惮地施工,大量的碎石直接推落,以不可预料的轨迹呼啸而下,峡谷中没有任何警示,极度危险。
一辆边坝县的皮卡车在此等候着,这是进入此地遇到的唯一车辆,藏族司机去年走过这条路,今天送母女两人到江达乡探亲,施工方告诉他七点半停工修路。有了伴又确定了道路可以走通,我就把车靠拢到新建的桥涵,瞄准右侧的一块浸水的狭窄坡路,保持发动机运行,如果山体滑坡,总得有应急避险的路径。
七点半左右一辆推土机开过来,原以为需要把巨大的滑坡堆积清理掉,结果推土机仅仅把坡顶的巨石推到一侧,二十多分钟就修出了越野车勉强能够通行的路径。
时间指向晚上八点,今日的终点已不再是丁青县,也不是近些的荣布镇,十五公里外的江达乡是我此刻最渴望的怀抱。漆黑的夜里,这十五公里艰难又遥远,修路造成的烂路、五千多米海拔的垭口和疲劳考验着技术经验和体力意志,皮卡车的陪伴给了我一些温暖和方向,九点半终于安全进入江达乡。
夜色中,乡驻地的柏油路和黄色的灯光带给我满心温暖,可仅有的几间民宿膻味太重,决定到派出所门口宿营。没找到派出所,却撞进了乡政府的大门,工作人员热情友好地接纳了我们,把车开进政府大院安静之处,正好遇到乡长,就到大门边侧的房间里聊天。
藏地干部异常辛苦,生活条件简陋,家庭生活不易,但仍忠于职守。正所谓好山好水好寂寞,据说黑熊大王近日都耐不住寂寞,多次到乡驻地巡视。
D13(10.07)江达乡—丁青县—囊谦县(H3750,530公里,12H)
尽管乡长打包票道路无忧,为避免修路中断交通,还是早早踏上了征途。
江达乡坐落在在海拔3700米的怒江之畔、峡谷之中,离开乡驻地,很快就转上云雾缭绕的山腰,隐约听见水流声,却看不见怒江,有时连前面的道路都需要仔细辨认,这样的大雾在藏区不多见,大约是藏东南的特色,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冲破千山万水,在巴颜喀拉山系虽呈强弩之末,却更加努力地释放自己。
从云雾中钻出来,更能感受到628乡道沿途的凶险,道路一侧是高山,另一侧是深切的怒江峡谷,按正常的降水方式,即使千百万年的冲刷下切,也断然不会如此深陷。有科研人员考证推测,地球地质史上有两次百万年级别的降雨,最近的一次大约在两亿年前,大陆板块逃逸挤压导致地球温度急剧升高,大量水汽进入空中遇冷凝结降落,在一百多万年时间里反复不停地降雨。我怀疑正是这种诗史级降雨的未期,随着地表温度的整体降低,狂爆的洪水切割着局部炽热的岩浆,在大陆最柔软的地方冲刷切割而成深深的峡谷。当然,也有抬升断裂说,陆块的抬升断裂在洪水冲刷下形成峡谷。无论何种原因,都是自然的奇迹。
山谷中奔腾的怒江一览无余,茂密的植被也由高大乔木向灌木过渡。极佳的生态环境,罕有的人烟干扰,使这一带成为野生动物的天堂。清晨的云雾中,先是硕壮的马鹿大摇大摆横穿马路;不久又遇到好奇心未眠的白唇鹿一家子,小米下车在河谷追寻抓拍时,白唇鹿盯着小米好一阵子,才突然醒悟似地风一样消失不见
去年在措卡寺苦苦追寻的白马鸡,在这里似乎泛滥成灾,几十只几十只地成群徜徉在路边山坡草地,声若洪钟地鸣叫,旁若无人地啄食草种,有几只还示 威般地穿梭于车前。
翻越五千多米的垭口后,多段道路已经硬化,到达色昌乡,已经是一片田园牧歌风光。荣布镇驻地在修路,一辆轿车陷入水坑,藏族司机一脸无奈,继续发扬助人为乐的理念,挂上拖车绳轻松脱困,收获了司机满心欢喜的感谢。
荣布镇是G317上的重要节点,北侧是前天我们到访过的布加雪山,荣布镇西北二十多公里的穹雄沟,分布着坡戈冰川和足学会冰川,这两条冰川比北坡的冰川面积更大、冰舌末端海拔更低(4100米—4200米)、附近植物更加茂密,但没有北坡冰川的雄伟纯净。剩余时间不多,我们也无心再前往欣赏比较,但建议走G317进藏的驴友不要错过。
行车要特别注意牛羊,一旦发生事故剪不断理还乱。
十一点到达尺牍镇,昨天早晨至今没有进餐,赶紧进店填肚子。餐厅来自云南丽江的老哥一边准备饭菜,一边打开了话匣子:他嘲讽地说很多当地人把政府给的用于种植脱贫的土豆种吃掉了;当地人不让他们去山上挖野菜,在仅有一个月的虫草季,采挖虫草的人均收入可以达到七、八万;好多当地男人白天放羊睡觉,晚上通宵达旦喝酒唱歌。我猜想如果丽江大哥(你和我)可以挖虫草、躺着放羊......吃掉土豆种、纵情歌酒是不是顺理成章?即便打破虫草神话的今天,一斤中等质量的虫草收购价仍然高达七万余元。可是如果虫草有一天被富人们抛弃了,面对重新的赤贫又将是怎样的生活呢?未曾富过的穷人无奈踏实地生活,重新贫穷的富人痛苦绝望,可又有谁愿意拒绝成为富人呢?
丁青县日渐繁华,县东三十公里路南盘山而上有座孜珠寺,号称世界最高的寺庙,***驴见多识广,对这种噱头也就一笑置之。
G317这一段的地貌较为丰富,红土丹岩是其显著特点,个别地段出现雪白色的岩石,很可能质地脆软不适合建筑。类乌齐县正在修路,长长的车队等待着放行。类乌齐县向东六七十公里是昌都市,之后的G317川藏线我们去年已经走过,在此选择离开G317北上,调转车头避开类乌齐县,绕行北侧的桑多村转入G214。
二十公里后是类乌齐镇,类乌齐镇却不是类乌齐县府驻地,这种情况实属少见。这边的藏传佛教有些不同,以往看到的佛塔多数都是白色,山南的桑耶寺有白、红、黑、绿四色佛塔,在这里看到了红色、紫红色的佛塔,不知有什么说法。
G214的山路不算险峻,已经全线硬化,穿越的部分峡谷也是丹霞地貌,个别路段很有些昂赛大峡谷的影子。全天在赶路中渡过,晚上十点,住进囊谦县摄影主题宾馆,性价比还不错。
D14(10.08)囊谦县—玛沁县(H3800,600公里)
囊谦县号称佛国,众多的寺院僧侣散居在高山峡谷。囊谦北部到玉树,是相对平整的巴塘草原(这个巴塘与四川的巴塘没啥关系),一路上,少了些险峻,多了些轻松。
今天途径曾经被我们舍弃的文成公主庙,尽管吐槽历史上的和亲,但不能磨灭这段历史,经过不能错过。穿过被经幡覆盖的峡谷
不大的文成公主庙坐落在山腰上,人不多,看不出香火是否兴旺
从玉树上高速,向北伸展到西宁的高速上冷冷清清,与中东部长假最后一天的高速停车场形成鲜明对比。
黄河在玛多县214国道以东,看不出河流的样子,就是成片的湿地。这些湿地在秋日阳光下闪闪发亮,红的黄的绿的草地点缀着,黄河东去回返,一曲黄河交响曲从这里奏响。
转上花久高速十几公里,遥遥望见藏区四大神山之一的阿尼玛卿
这是第三次与阿尼玛卿神山相遇,阿尼玛卿意即“黄河源头的大雪山爷爷”,在藏传佛教中地位尊贵
住进五年前令小米惊喜不已的果洛威斯特大酒店,当时感觉条件极好的酒店,如今已经老旧了
D15(10.09)玛沁县—玛曲县—临夏市(H2000,380公里,10H)
玛沁县到甘南走花久高速最快,我们策划了沿着黄河直达玛曲县的最短路径,这条线路的最大亮点是欧拉秀玛草原,风光秀美,草木还透着浓浓绿意,似乎还没有走进深秋。黄河边上的牧草茂密,我们沿着车辙路试图走到黄河边,最终迷失在茫茫草原中。这样茂密的牧草,应该是冬季牧场。
山谷水流潺潺,有着高原的美丽却不凶险,黄河温驯得像头小绵羊。
美丽的草原风光和纯净的生态,诱惑小米升起携双方老人共游的念头。现实情况甘南旅游日趋成熟,吃住行条件具备,但海拔三四千米,八十岁的老人能否适应,是最大的问题。如果按高程梯次递进,加强途中观察交流,辅以合理的饮食吸氧,或许可以尝试?
玛曲县到尕海的老路标识已经中断,转一个大圈到尕海不是我们的风格,理所当然地走上了废弃老路。路况其实还可以,破碎的路面上水坑多了一些,路边的溪流汇入尕海。尕海生态优良,湖面用铁丝网圈了起来。近岸是草原湿地,修建了一些亭阁廊道,各种水鸟游凫水面,远处是黛青色的山峰,景色中规中矩。
在夏河市落脚,海拔已经降到两千米以下,没有高反的顾虑,狠狠地游逛了八坊十三巷的夜景
D16(10.10)临夏市—刘家峡—兰州新区(100公里)
今天是整个旅程的最后一天,时间充裕,可以随意地浏览。出城后直奔刘家峡水库,黄河边上的祁杨村有一处码头,码头上停泊着执法船只,水质还算清澈却没有多少生机,水面开阔平静。刘家峡水库每年都有大量的泥沙淤积,实际有效库容已由建坝时的57亿立方米减少到42亿立方米,严重地威胁着水电站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把刘家峡水库纳入行程,源于对黄河梯级拦截蓄水的关注。建国后,黄河已建有黄河源、龙羊峡,拉西瓦,尼那、公伯峡、刘家峡、盐锅峡、青铜峡、三门峡、小浪底等水利枢纽,这些水利枢纽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与灌溉,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着贡献,同时也带来了现实和潜在的危害。当年黄万里先生对三门峡水库和三峡水库的反对历程,很大程度上是我们社会的缩影。这是个人的悲剧,也是历史的悲哀!
刘家峡大桥设计采用的是伊斯兰民族风格,非常有特色,而且大桥两侧都有观景平台,方便游人观赏。穿过马路对面一个隐秘的小门,有一处类似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地方。
跨过刘家峡大桥有条向右的山间小路,在森林中沿着黄河曲折行进,两公里多点,河边有处亭子,此处俯视黄河,西来的黄河之水清澈碧绿,南来的洮河之水浑黄厚重,比我看过的泾渭更加分明。如果胆子大一点,可以小心地沿着土坡下到峭壁的岩石上,视野更加开阔清晰。这处景色是兰州的雕刻孤独几年前提到的,实地让人印象深刻。
至此,走进柴达木、穿越三江源、藏东猎冰之行安全圆满的收尾。一路走来,欣赏着壮美山河,亲历着狂野高原,体会着多元文化,历练着肉体和精神,这样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幸福充实地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