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8-04-26 21:05 IP属地:未知
查看 94.1W | 回复 13
生命不息,越野不止,越野小白的改装之路!
从2017年12月1日正式提车到今天大约5个月过去了,我的越野学习之路刚刚起步,提车后跟随大家一起去了大滩、乌兰布统、永定河河滩、大营盘明长城、黄草梁一线天、幽州峡谷、雪地版的草原天路、后城镇的大石头、翁牛特、7010、黄羊山等越来越多原来从来没去过的地方。

一开始觉得有辆带大梁低四的越野车就足够了,已经可以带我去我想去的地方了,但是一次次的穿越过程使我知道,有了车只是开始,后面的路途还有无止境,车辆在原厂状态下,它的能力还是有限的,只有通过不断的改装才能使它发挥出它的全部能力。现在我的90已经改装了银石AT117轮胎、沙蜥的8段可调软硬的氮气减震2寸升高套件、后抱杠及拖车方口、车前方口、底盘护板、车顶行李架、车台天线及快插式绞盘、脱困板、各类拖车绳、抱树带、气泵等各类救援设备!但是感觉还是远远不够的。

正式开始改装前,和车友们去了一趟大滩,刚一下道,我就掉进了一个雪坑里,由于是素胎,根本没有抓地力,自行无法脱困,被拽了出来,当时就下定决心回去就换轮胎。
回来后,正式开始改装,原本是来换胎的,不曾想遇到了第一套90的氮气减震,在家里领导的支持下,荣幸地成为了沙蜥氮气减震D90的第一个正式用户,并且更换了银石的AT-117的越野胎,这下在越野道路上面跑的就踏实多了,换完减震轮胎后现在总里程跑了大约一万公里,这套轮胎和减震的表现不错,轮胎的胎噪并不是提升了很多,减震的表现就更好了,高速的过弯侧向支撑很足,没有了之前的那种很大的倾角,心里踏实很多。家附近正好有一条试车道,全长几公里的搓板路,正好可以试一下新减震的表现,更换完后车辆稳定性提高很多,在搓板路上可以开到八九十公里的速度,这在之前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在后面的出行中,遇到的较大的陡坡及深坑时,避震桶也确实拽的住车子了,没有过多的弹跳,给了我足够的安全感可以放心的豁了。
改装完后又去了趟乌兰布统、黄草梁一线天等地方,感觉后面拖车的原车那种拧螺丝的拖车口时分的不结实,正好D90的后拖车抱杠设计生产出来了,走起去装一套,一般大伙装完抱杠外面都装个拖车钩,我却装了一个方口,为了以后能够实现多功能做准备,全部安装完毕后,装上拖车U钩效果还不错,平时不用的时候,拖车U钩还可以不装着,由于去永定河河滩玩的时候找错了个出口,过长的轴距导致车辆油箱被担住,把原厂的越野护板担坏,所以这次把车辆的底盘护板换成了专门定制的4mm锰钢护板,保证托底时候保护车辆发动机、变速箱、分动箱和油箱。比原厂的越野护板保护的更全面,原厂护板缺失一块分动箱护板,而且过于的单薄了,其实对于有越野需求的用户,越野护板可以不选择,把省下的钱再加一点直接更换成专用的护板。
接下来春节的时候和亲戚走了一趟崇礼草原天路,没想到一趟带孩子休闲的看雪之旅,给自己惹了一个很大的麻烦,差点一路三四十公里的速度回京,原因就是在天路快要出来的地方,有一堵20多米长一米高的雪堆堵在了路上,在盲目自信的情况下,开上了雪堆,并成功陷住,最终由于经验不足,使用了错误的自救方式,导致车辆后轮两个传感器比打坏,车辆显示一堆错误,ESP故障、ABS故障、自动驻车故障、自动刹车故障、自适应巡航故障、陡坡缓降故障、后差速器锁故障、四驱模式故障、低速四驱解除不了等一些列故障,当时就懵逼了,还好最后找当地救援成功用绞盘救出,所以坚定了我置办绞盘的想法。下山后由于无法解除低速四驱,速度开不起来,30公里的速度转速就已经达到五六档了4000转了,要是这种情况开回北极估计天都亮了,所以停车研究如何解除低速四驱,后来发现其实当时传感器坏掉后,四驱模式只是显示不能切换了,最后按照正常解除低速四驱的流程,先灭车等一会后,着车挂N档,用旋钮切换低速到两驱模式,虽然无法显示我当时的四驱模式,但是开起来后发现速度可以开起来了,挡位也正常了,说明低速四驱已经解除了。
回京后休整一天后,给4S店和维修厂打电话询问,告知春节期间,没有修车服务,找不到修车的不要紧,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卸下轮胎看看损坏情况并研究如何修复故障,卸下轮胎后发现,有两处触感器被打折,其他地方并没有损坏,随即找来维修工具,开始自己修复,首先焊好断掉的插头,并用胶布缠紧,虚接着插好接头后,重新着车,发现全部故障消失,说明只是这两个插头断开的原因,接下来修复断掉弯曲的接头座,由于没有专用的塑料焊枪,只好先掰正后,使用电烙铁一点一点把掉下来的部件熔化重新粘回去,最终全部粘完后确保不会进水后,把插头插回,并用电工胶布重新缠紧插头与插座,便彻底修复完成,虽然样子惨了点,但至少能用了。
由于这次出行,发现原先购置的一些自救设备完全用不了,强度达不到救援要求,春节后,开始重新采购救援设备,首先购置一套脱困板,由于新购置的脱困板太长,正常5人乘坐后,后备箱内放不下,便购置了一套猎豹车的顶筐,由于不是专车专用的顶筐,没有连接件,出门寻找如何安装,最终找到一家铁艺加工厂,找老师傅用角钢,做了四个支撑件,折腾小半天的时间最终成功把顶筐安装成功。
同时由于每次随队出行发现手台的效果不佳,在高速或国道上距离稍微远一点就经常听不清车队的对话,经过咨询大家,发现其实给手台接个增益天线,通讯距离就可以提升不少,随即买来天线、馈线、转接头等用品,开始自己搞事情,全部安装完毕后,在后面的出行中就体现出接天线的优势,在车内同时打开两个手台,一台接了天线的手台,可以正常和远方的车友通话,另一个没有接天线的手台安静无声,说明天线的作用还是有的。
接下来终于到了对车前的动手时间了,由于想安装快插式的移动绞盘,所以在现有的前绞盘支架基础上做了一些改动,把支架做了斜支撑,把一个方口焊到了绞盘支架上面,并开始拆车前保险杠,经过半天的时间终于把车子装上了前置大炮,样子有点污!不过承重还是不错的,本人200多斤的分量随便踩随便晃,依旧稳固!现在前后都有了方口,我的绞盘就可以前后使用了,虽然方便,但是一套移动绞盘,40公斤的分量照实不轻啊,没把子力气确实用着不方便,我在沙子里面抱着这套绞盘走了100多米,累的我都怀疑人生了。在使用的便捷上确实不如内置绞盘方便,而且这种方口快插式的绞盘,在侧面的拉拽力,不如内置的牢固。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个绞盘在车内固定才是最重要的。去翁牛特的时候,由于绞盘没有固定,在冲一个沙坡的时候,从车内后视镜中,看到了飞起的绞盘,着实吓了一条,还好没有出危险,这要是砸到人就危险了,砸到车窗的话也是必碎无疑啊!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现在固定绞盘的方法是用一个海绵垫子垫到绞盘下面,上面用收紧器把绞盘固定到车内的两个锚点上,经过测试轻微晃动和搓板路没有问题,看看下次去翁牛特的表现把,要是效果不佳的话,只好做一个安全箱把它装起来再固定了。
最后再看一下更新了的救援装备,一套应急搭电宝,两根12吨的拖车绳,分别是9米和6米,还有一根抱树带、两组动滑轮、揽旗、几个U钩、两块脱困板、铲子、气泵等设备。暂时就有这些家伙了,在越野千斤顶的选购上还没有主意,请教大家是传统的猴爬杆好还是充气千斤顶好,听听大家的意见。
接下来可能还要再改装的就是负值轮毂了,由于还没有心仪的样式,就暂时发一些车友已经改好的轮毂照片吧!大伙也给给意见,那款样式比较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