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8-04-12 22:34 IP属地:未知
查看 22.2W | 回复 0
宋大美(宋DM)购车行车记
宋大美(DM)购车行车记
首先声明,我不是比亚迪车托,也不是4S店托,只是想把买车用车的感受写下来而已。喷子免读。
买车篇
以前多是乘坐别人开的车走南闯北,其实作为出身汽车世家的我,很小就想有自己开的汽车。现在退休了,买车的事也就提到了日程上来了。买个啥样的车?纠结……,首先要确定买轿车还是SUV?我上班比较近,不超过几百米,买车主要用处就是远行方便,走远路还是SUV比较好,一来车座高乘坐舒适,二来车架也比较高通过性较强,路况适应性好。我要求的车性能主要是性价比要高些,省油、安全性好些,配置高些最好为四驱,选择四驱车倒不是为了越野,而主要是行使时使用四驱比较稳定,安全性能好些。
选择什么车呢?上网查,店里看,问“专家”,乐此不疲。合资品牌符合我对性能要求的车价格老高了,而且油耗太高,配置也不高,自主品牌的车虽然性价比高(同样价格很多自主品牌的车性能都不比合资车差),但符合我理想的车又太少。比较当时虽然销量第一的H6,以及560、吉利等等,性能上不够满意。
很早就注意到比亚迪汽车了,我开了几十年汽车的哥哥就买了辆比亚迪汽车(速锐),跑了将近十万公里没有大毛病,车子还比较皮实从来没有把人撂在路上,比较官方公布的性能并不亚于合资车,这也是大多有经验“老司机”的选择。S7、油版的“宋”都很不错,实用啊。其实我很喜欢“唐”,外观大气,配置高,全时电四驱,4种行车模式,陡坡缓降,等等中高档车的配置这车都有;油电混动在市区、短途用电,安静合适,长途用油电混动动力强劲,内饰很不错,真心符合我相要的,尤其是“唐100”更好,可是不菲有价格超出“预算”很多,唉,真是“以前亚迪不希买,如今亚迪买不起”呀。早就把比亚迪汽车公众号纳入了微信了,得知新推出宋DM,一看,性能几乎和“唐”差无几,发动机还是1.5T的,省点油吧。价格也比较亲民,算上国补地补不到20万,比较符合我的要求,就是车子小一点,比“唐”短了有25厘米左右。买买买!不纠结,不犹豫,当即决定买宋DM。我是第一次买车,也可能是最后一次买车了。
该车型2017年4月17日推出,我19日就到4S店订了辆“宋大美(宋DM)”,我是本省订购宋DM的第一人,我的车也是我省第一辆。当时还没有见到实车,更没有试驾了,直到“五一”车展才见到实车,当然也不可能去试驾了。后来有人问我说,没见到实车,也没有试驾,又是比亚迪汽车,是不是太冒险太轻率了呢?我说是对比亚迪汽车的信任,出自对“国货”的自信。支持国货,支持自主品牌!呵呵,赞大话喊口号哩。实际上还是做过调查的,“唐”推出了好几年,唐100又有改进,比亚迪公司从做电池起家,电池应该是数一数二的,电控技术是全球领先的,油电混动从技术上是成熟的,油版的宋也推出了几年,宋的车架、底盘技术也是成型的。双离合变速箱引用成熟技术也应该可以,发动机也不错,我以一个外行的角度比较了主要车型的发动机主要性能,认为在当时发动机性能还是不错的。
常见车型发动机主要参数比较表
品牌
荣威
比亚迪
长城
宝骏
吉利
大众
福特
丰田
本田
容量
1.5T
1.5T
1.5T
1.5T
1.4T
1.4T
1.5T
2.0L
1.5T
功率
124/5600
113/5200
110/5600
110/5500
98/5200
110
133/6000
110/6200
142/5600
扭矩
250
240
210
230
215
250
240
192
243
最大扭矩转速
1700-
4400
1750-
3500
2200-
4500
2000-
3800
2000-
4000
2000-
4500
3800
2000-
5000
升功率
82.7
75.3
73.3
73.3
70
78.6
88.7
55.5
94.7
在自主品牌车中,同样1.5T的发动机,比亚迪的发动机的功率、扭矩和升功率排名是第二,仅次于荣威,而且最大扭矩的转数相对较低(1750-3500),说明发动机动力强劲(当然与国外发动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加上电动机宋DM整车最大扭矩达到740N.m,这只有少数跑车才能达到的性能,所以这车起速非常快,从速度0到100公里/小时的加速时间,厂家给出的是4.9秒(后来车友群里车友实测为4.5秒)。广告上展示的车子从内到外的照片也很多,看后从内饰到外观还是比较满意的。其实,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我国的技术基本上是走在前面的,而横向比较各新能源车企,比亚迪是新能源汽车研究制造的“领头羊”,技术在全球都不落后。所以买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又有售后服务,心里还是相当有底气的。
“五一”车展上才见到了实车,和宣传的差不多。宋DM的内饰、外观照片和帖子网上已经很多了,不再累述。最吸引我的是性能,油电混动市内短途用电、长途用混动,车子加速性能好,超车不费劲,整车较重(达到2120kg)重心又低、全时电四驱行走稳定,越野能力强,前后轮都是独立悬挂,发动机仓还有防尘盖,看起就豪华;电子档位挂档轻松,鸡腿式排档杆很好看有点豪车的感觉;配置也高,通风、空调开关一改其他车的样式,使感观上焕然一新;大屏的多媒体比较实用,特别是下载的导航设置很实用;360度全景影像可以比较详细地了解车子周边情况和车辆位置状态,很方便实用的;车辆的各项技术性能和参数都在仪表板上反映并且可以在多功能方向盘上转换,可以很方便地监控到车辆的各项指标数据变化;还具有定速巡航,座位通风,后排通风等等功能;内饰也较好,软包比较多看着也比较舒适,后排放平形成长1.7米的平板,放货物(当心查客货混装哦(⊙o⊙))、当床都行;可以“遥控行车”(停车很挤时很有用呀),能向外供电,车内也有220V供电口,供一个家用冰箱冰柜不成问题;车子外表也大气,不管前排、后排坐着都很舒服,座位较软、乘坐空间也比较大。宋DM的这种性能,这样的配置可能要在四、五十万的合资车上才有,所以我认为性价比很高,从性能、配置到外观、内饰都比较满意。但是也有不够满意的地方:一是后备箱相对偏小,放4个22吋的旅行箱后边就满了4 人出行不能带多东西;二是没有备胎(虽然给了补胎液),底盘偏低(毕尽不是越野车),不敢跑矿区简易路,为此还纠结过;三是比较其同门“兄弟”唐、秦等,内饰略显得还是有点粗糙(可能我这车是第一批有“赶工”的情况?)。四是内饰中,原配的地垫太差,地垫无法固定(后来的几批就要好的多),造成行车安全隐患。五是做工和装配工艺还显得比较粗糙,局部与合资车比较还是有差距。六是车辆的配置与广告和宣传的有差别,减配很多。广告宣传中是235的轮胎而实际是225的,座椅、方向盘记忆功能实际没有了,电动尾门也没有了,后视镜下翻功能没有了等等,许多功能都减配掉了。网上看还有一款旗舰款的都有,但并没有上市。
总之,宋DM性能、配置很好,外观、内饰都还不错,买的比较值得。这个价格也可以买其他合资品牌的轿车或SUV(只能两驱),买汽油版的宋也能省几万呢,但是如果买了其他车我想我可能会很后悔的。
行车篇
我是2017年5月初接到车的,当时是我省第一辆宋DM,由于工作的原因,车子停多走少,到现在快一年了走了不到七千公里。总体上感觉很好驾驶,配置齐全自动化程度较高。底盘和方向都有两种模式,放到舒适模式方向很轻。当然,刚开始有一些搞不明白不会操作的地方,特别是刚开始还没有见到《操作手册》,有些开关功能还不是十分清楚,宋DM的自动档操作也与其他车有所不同,记得有回“老司机”说等红灯直接按“P”档,当时感觉不对(按P档车自动熄火),回来后上网查,吓一跳,等红灯时千万不能挂P档(驻车档),而是拉手刹(宋DM是勾电子手刹),挂N档(即空档,操作手册上明确说过该问题);接车不久上中川机场一个来回近450km,充电都没达到20%。不象网上说的可以达到70%,后来才明白是SOC目标值设定不对;冬天到了,空调暖风总是开不了,一开就是空调制冷,上网查才知道如何操作。等等这些都是使用中才慢慢明白的。从近一年行车,感觉宋DM车有特点,总的来说,行车性能好,车子行走稳定,特别是高速行驶比较稳定,在雨、雪路面稳稳地通过,乘坐很舒适。
纯电方式行走时低速噪声很小(高速风噪声大),感觉行车很轻盈,常有路边行人说“这个车走起来没有声音呀”;动力强劲,有人说这车爬山不行吧,实际上这车才是“爬山虎”呢,记得有次上山,满载情况下只需要轻点油门就很轻松地上山了,不像有些车发动机狂吼着才能上山。
混动经济模式时,低于40km/h用电动机驱动,行走轻盈噪声低,高于40km/h时发动机(内燃机)介入,噪声感觉并不大(可能是被风噪掩盖了),高速行走、转弯很稳定,好象发动机转速并不很高,到120km/h时转速似乎不到2500转/分钟,若加速车子反应也很快,“推背感”很强。超越大车时间可以缩短了,减少危险。
混动运动模式时,一开始发动机就提供动力,就是电动机和发动机一起提供动力,动力自然强劲,0-100km/h加速时间4.9秒就是在混动运动模式下取得的,加速快可能都会头晕,我没有偿试过这么高的加速度,但为躲避某种危险偶而会加一下速度,车子的确反应很快。在运动模式下,车子噪声一开始有点大,与纯电方式是不能相比的,觉得与其他常见的汽油车相比可能也偏大或者相当。
另外,当车有电时,起步加速很快很轻盈,而馈电时(没有能支持行走的电能),起步就很“肉”,行走较慢(当然如果深踩油门,车子会很猛起步“跳”起来跑),而且发动机“吼声”很大。有人说比亚迪的混动车是“有电时是条龙,没电时是条虫”,其实也不尽然,当车子起步后,用发动机行走、加速都没有任何问题,加速依然比较快,而且还能给动力电池充电。
通过一年的断续行车,也感到一些不满意的地方,一是纯电行车里程短。这是最不
通过一年的断续行车,也感到一些不满意的地方,一是纯电行车里程短。这是最不满意的地方,我用纯电行走最好成绩也就是60km多点,还是速度基本不变(大部分用定速巡航)、少刹车情况下。在市内也就跑50km多不到60km,与性能介绍和其他老司机测定的差远了,冬天就更差了(受电池效能影响,可以理解)。不知道是我不会开还是我的车有问题。二是中、高速噪声大。用发动机起步时噪声也大,感觉比其他车噪声大。为此问过技术人员,也上网查过,有人告诉我是车辆设计时对噪声控制没做很好,可能是风噪、轮胎噪声大,仅对发动机噪声做了管控而对风噪等处理较少,而用发动机起步时需要转速较高,所以发动机噪声也较大。三是部分车辆控制功能设计不合理,实际操作不方便。由于宋DM变速器没有手动功能,有时,长下坡时就需要用能量回收来限制车速,减少刹车片的磨损提高行车安全(相当于电磁制动),但是车辆的能量回收强度开关没有设计到多功能方向盘上,而在多媒体内,边开车边操作多媒体设置不方便,也很危险;SOC目标调整功能也在多媒体上,实际使用也不很方便(用于调整机会少,影响倒不大)。四是整车暖气功能太差,北方冬天开车受罪。用发动机往往开出去20-30km才有一点暖风,用电就根本别指望暖风了。网上有人说是要将冷却液用发动机(或电)加热到60度以上才出暖风,而宋DM水箱多,冷却液量大,要同时加热肯定需要时间,这一点与汽油车有很大差距。五是感觉刹车偏软,特别是刚开始时偏软点。六是关于油耗,工信部给出的油耗是在测试场标准情况满电下测试出的,与实际应该有所差别(当然与车友模拟标准状况下测得的也差不多),记得我最省油的一次是,满油、中等电先跑了130km左右,然后连续跑了450km,到家燃油也没有报警还有大约1/8箱油,也就是说可能还能跑几十公里。到成都一个来回加上市内跑的大约2670km,用了4.5箱油,百公里8.7升。SOC设置较高的情况下,一箱油也就跑550km左右。一般百公里耗油9升左右,远高于统计的6.7升/百公里,所以宋DM并不省油(但对于自重2.12吨的四驱车也可以了),但是短途用电还是很省钱的。
通过一年的用车实践,总的感觉“宋DM”车非常好用,一年来车辆基本没有出现问题,用起来比较得心应手,用车友的话说就是“越用越喜欢”,我也有同感。
由于外部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宋DM当作汽油车用当然没什么问题,但是当作电动汽车和新能源车用就有点问题了,一是最大的问题是在外充电。目前配套设施滞后,在公共场合充电还比较难,我所在的城市虽然已经在十几处停车场建立了充电设施,但是大多数充电设施还不能用,能用的可能只有四、五处而且位置较偏。有次我到网上说充电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快的车场充电,充电桩倒是多,可折腾了很长时间充不上电,后来打电话一问才知道该处只是进行了充电测试,并没有接通充电电源,还不能充电。类似这种情况还较多。到成都几十天硬是一次电都没有充上。而西北地区高速公路沿线基本没有充电设施,沿途除大城市外,其他中小城市也没有充电设施。如果是个纯电车上高速公路超过二、三百公里可能就走不成了。老旧小区内加装充电桩也有困难,车辆不能及时充电;二是新能源车号牌与其他车辆不一样,现在有的公路ETC识别不了(高管局称ETC系统还没有更新),而且各银行也办不了新能源汽车号牌的ETC卡,所以上路还得要到人工收费处交费,给行车造成一点点不方便。有些停车场也识别不了新能源汽车号牌。实际上现行的优惠政策实际执行的也比较少,不利于新能源车的推广。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各项建设的发展,这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会得以解决和改善吧,相信随着技术进步新能源汽车必将成为汽车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