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DS 5/DS 5LS论坛 >  米格的天空

发表于 2017-03-25 20:51    IP属地:辽宁


相比之下,波利卡波夫的回答伊-180 依然采用气冷星形发动机,只是加了一个整流罩而已。伊-180 在试飞中屡屡失事,最后被证明不堪担当苏联空军大梁的重负


[每日热点]:【爱车生活】理想L7十个月用车体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3-25 20:52    IP属地:辽宁


和伊-180 搭档的双翼伊-153 更是落后于时代,但已有相当数量进入现役,并参加了与日本关东军在哈拉欣河的战斗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06年的老E280更换发动机变速箱机脚...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3-25 20:53    IP属地:辽宁

  从西班牙回国述职的苏联飞行员迅速将现役苏联战斗机的明显差距反映上去,新战斗机的研制由陷于失利,这最终惊动了斯大林。1939 年 2 月,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亲自主持了一次紧急会议,招来了西班牙内战中的苏联王牌 Stepan Suprun、Pyotr Stefanovskiy 等王牌飞行员,伊柳辛、波利卡波夫、雅可夫列夫等飞机设计师,克里莫夫、米库林等飞机发动机设计师,还有如卡冈诺维奇、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等军民有关部门的主管。会上除了确认苏联战斗机的差距外,还确认了一个问题:不能把所有的资源和希望寄托在一个设计局上,万一出现技术方向上的偏差,将很难弥补。会议决定,由各有设计能力的团队递交新型战斗机方案,择优录用,并在此基础上,组建新的飞机设计局。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从丰田花冠到宝马的驾驶乐趣...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3-25 20:54    IP属地:辽宁

  波利卡波夫在失意前也没有闲着。当发动机设计师米库林研制成功新型的 AM-37 发动机时,原本准备采用该发动机的图波列夫轰炸机结果不用了,因为发动机超重。米库林不甘放弃,转向波利卡波夫的战斗机设计局试探。波利卡波夫尽管依然心仪气冷星形发动机,但对 AM-37 的高空高速性能很感兴趣,于是指令古列维奇等人开始以 AM-37 为动力的 K 计划。这成为米高扬和古列维奇递交的方案的基础。为了保险,他们还同时递交了采用现有 AM-35A 发动机的方案,作为备用。

[每日热点]:【新车作业】好玩儿的代步工具 特斯拉Model 3...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3-25 20:56    IP属地:辽宁

  1939 年的时候,米高扬和古列维奇的方案和雅可夫列夫、拉沃奇金的方案一同入选,这就是米格-1、雅克-1 和拉-1 的开始。三个团队组建成三个新的飞机设计局,只有米高扬坚持将古列维奇的名字加进设计局的名字,成为苏联历史上唯一的一个以两个人名字命名的设计局。顺便说一句,米格的严格写法是 MiG,中间的“i”就是俄文中“与”的意思。
  阿尔滕姆·米高扬的哥哥阿纳斯塔斯·米高扬是苏联政界少见的三朝元老,在斯大林时代就当负责内外贸易的部长和副总理,但到赫鲁晓夫时代成了苏共 20 大秘密报告的起草人之一,在勃列日涅夫时代更是升任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相当于国家元首。显赫的哥哥对阿尔滕姆的生涯肯定有影响,但如果把米格飞机的成功归功于哥哥的后门,那既是对阿尔滕姆的天才和勤奋的漠视,也是一种庸俗。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奔驰E更换外置空调滤芯注意事项...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3-25 20:58    IP属地:辽宁

  米格设计局一诞生,就马上投入了紧张的设计和试飞工作。战争的阴云已经在欧洲密布,苏联战斗机的差距已经在西班牙得到证明,时间很是紧迫。为了减少风险,米高扬和古列维奇决定将精力集中在采用 AM-35A 发动机的方案。新战斗机被给予伊-200 的代号。研制工作进展迅速,原型机比预定时间提前 10 天,在 1940 年 4 月 5 日成功地完成首飞,5 月 24 日创造了 648.5 公里/小时的苏联速度记录。米高扬和古列维奇采用生产标准的设计,而不是纯科研性的原型设计,这使得原型机试飞成功后转入生产型设计的过程大大加速。米格-1 于同年 5 月 31 日一次性通过国家验收,投入生产。相比之下,雅克-1 和拉-1 的磨难要多一点。在此期间,苏联飞机命名体系开始采用设计局的名字,而不再以飞机功能命名(伊是俄文歼击机的缩写)。同时,为了突出歼击机的特殊地位,歼击机以单数命名,所有其他飞机以双数命名。因此伊-200 改称米格-1。生产型米格-1 很快开始下线,进入苏联空军服役。生产型的最高速度稍低,但也达到了 630 公里/小时,比当时先进的英国“喷火 Mk5”的 604 公里/小时和德国梅塞斯密特 Bf 109E 的 560 公里/小时还是要快不少。

[每日热点]:【车坛文化】10年140000公里高尔夫6玩车报告...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3-25 20:58    IP属地:辽宁


第一架伊-200 战斗机,日后正式投产时改称米格-1


[每日热点]:【改装美容】如何通过合理的安装解决轮胎抖动问题...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3-25 20:59    IP属地:辽宁


米格-1 最显著的外观特征就是侧开的座舱盖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有了缤果 得到了认可...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3-25 21:03    IP属地:辽宁

  波利卡波夫从一开始就为伊-200 制定了“最小的机身、最大的发动机”的原则,所以米格-1 简直就像插上翅膀的发动机,一切都为了速度和高度。虽然米格-1 是作为米高扬和古列维奇的作品,但波利卡波夫在 1940 年还是被授予国家奖章,作为对他前期工作的承认。和五短身材的伊-16 不同,米格-1 采用了流行的修长布局,纺锤形的机头内安装着很长的水冷 V12 发动机,散热器则布置在座舱之下。飞行员坐在这个火盆上十分痛苦,但这个问题一直到米格-1 的改进型米格-3 停产也没有彻底解决。米格-1 的座舱盖是向侧面翻开的,结构简单可靠,但开关不易。尤其令飞行员恐慌的是,只有在地面有机械师的帮助时,才能从外面打开。很多米格-1 的飞行员索性把座舱盖拆除,万一需要跳伞逃命的时候,好不至于被陷在座舱里。但这样要破坏气动外形,最大速度要损失 15 公里/小时。米格-1 最大的问题在于飞行稳定性,俯仰和横滚稳定性都很糟糕,容易进入失速和螺旋,加上 AM-35A 发动机的性能不稳定,油门响应不好,还不容许粗暴操作,受到飞行员的批评。还在试飞中,米格-1 就被用来做模拟空战,不管米格-1 有多少缺点,其优秀的高空高速性能是受到肯定的,尤其在 6,000 米以上的高空,解决了西班牙内战以来苏联空军的一个心病。

[每日热点]:【爱车生活】当VOLVO瓦罐 遇到康姆士乐队 ...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3-25 21:05    IP属地:辽宁

  米高扬和古列维奇将发动机向前移动了一点,增加了俯仰稳定性;将机翼外段的上反增加了一点,增加了横滚稳定性。发动机前移是使重心前移。飞机的俯仰方向上的静态稳定性有两个重要的点,一个是重心,这是在机体俯仰运动的支点;另一个是升力压力中心,这是升力作用的点。重心处于升力压力中心前的话,飞机在俯仰方向上是静态稳定的,或者说飞机有自然恢复水平姿态的趋势。也就是说,水平飞行的飞机如果受到扰动而机头上仰的话,增加的机翼迎角将产生更大的升力,更大的升力向上作用在靠后的升力压力中心上,以重心为支点,将使机头下压,机体姿态恢复水平。机头在扰动作用下下俯的恢复机理正好反过来。但实际上,机头下俯带来自然的加速,气动控制面的作用增加,飞行员相对容易改出,问题还小些;但机头上仰带来自然减速,气动控制面的作用减少,飞行员就不容易改出,而是容易导致失速和螺旋。静态稳定的飞机自然地保持飞机的稳定飞行,静态不稳定的飞机需要不断地补偿气动扰动,否则飞机将很快失控。但静态稳定性太高,飞机不容易改变飞行姿态,也就是机动性不好。需要高度机动性的战斗机应该放宽静态稳定性,但静态稳定性过于靠近临界点的话,维持稳定的飞行就很困难。米格-1 就是这样一种情况,米格-3 有所改善。这不是没有办法改善的,可以移动重心或升力压力中心以增加稳定性,同时大大增大气动控制面,用增加阻力的代价,来换取更好的稳定性和机动性之间的平衡。但在发动机功率不足而对速度和高度的要求很高的情况下,米格花不起太大的代价。机翼上反时,飞机向一侧倾滚,机翼接近水平,产生更大的升力,使机体回中。增加上反,使这个作用在更大的范围内有效,但以损失正常升力为代价,因为增加了本来可以用来产生升力的下翼面高压气流沿展向的逃逸。米格-3 根据使用经验,整架飞机还在其他很多地方做了精细的修改。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福特F150横跨马丁公路行程分享...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