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否需要一款新的自主SUV
广州国际车展11月20日开幕,据称有60款车型全球首发,而这些车型里面,又以SUV车型居多,既包括来自合资汽车东风雪铁龙C3-XR、2015款昂科拉、滨智、北京现代ix25,也包括自主汽车新玩家观致SUV等自主SUV,广汽中兴GX3、东南汽车R7等。
事实上,不光是此次广州车展,九月份成都车展展出的川汽野马T70、以及更早一些的潍柴SUV英致等,都属于我们这个行业,特别是整车制造的新玩家,它们为什么选择SUV进入中国乘用车的竞技场?中国汽车市场还有没有自主SUV新玩家的生存余地?
前段时间,在车展间隙,几位同行就中国紧凑型SUV市场进行讨论,笔者结合当时的论点整理下,与大家分享。
第一、以SUV全新进入战场、门槛很难跨越。
笔者秉持这么一个观点,当下的SUV市场并不友善,这点需要任何一家汽车制造商,如果想要在这个方面进行努力,就应该注意这个方面,特别是针对于一家自主汽车新玩家,第一个车型就进入SUV市场,更是难上加难。具体来讲有三个方面的难度。
第一个方面,油耗政策,讨论的时候,同行朋友提到了野马T70性价比如何,笔者询问了一个问题,这款搭载什么样的发动机?百公里油耗是多少?朋友答应该是搭载1.8升的发动机、百公里油耗7升以上(具体记不清楚数值)。我谈到这款车如果被野马以唯一一款车型投放市场,会出现战略无法逾越市场门槛。
怎么讲,笔者多次谈到了一个政策,即“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2]22号)要求,为进一步完善汽车节能管理制度,实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逐步降低我国乘用车产品平均燃料消耗量,实现2015年和2020年我国乘用车产品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6.9升/100公里和5.0升/100公里的目标,特制定本办法。”
你只有一款车,意味着你的平均油耗就是这款车,如果你的百公里油耗满足不了6.9升/百公里,意味着你的工信部认证,以及产能批复都是问题,这时候谈性价比可能都没有机会。
当然,笔者之前撰文“油耗标准未封阿斯顿马丁活路”,就是这项政策可以通过新能源汽车来降低平均燃油消耗,如果搭载新能源汽车在市场推出,这个时候才有可能挽回此前的战略问题。
第二个方面, 技术难度,对于一家新玩家来讲,自主汽车的技术提升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这里面不像前些年消费者那么宽容,市场成熟,消费者更加苛刻,意味着对于技术、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包括野马T70、包括潍柴英致、包括观致等,如何满足消费者的技术需求?这是一个长久话题。
第三个方面,消费者接受程度,有些时候,即便是技术达到了相应的水准,和产品是否畅销也没有必然的关系,这个话题更为头痛。
所以,这个时候来讲,我们谈论的不再是中国是否需要一家自主SUV新玩家,而是这些新玩家能否跨过门槛,是否具有展示给我们的机会,这点对于自主汽车新玩家来讲最为重要。
第二、SUV或是最后一个迟到者的入口。
当然,为什么这么多汽车制造商,特别是新兴自主汽车玩家对于SUV如此感兴趣,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即便竞争残酷,SUV或是后来者的最后一个入口了,我们知道,很多汽车制造商,在轿车领域被逼到了墙角,前段时间,自主汽车出现了“十一连降”,随着合资、外资持续下探,自主汽车在这个领域能够保持着份额已经困难,新玩家介入就更是难上加难,相对应来讲,SUV市场的快速增长还有一丝机会。
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SUV市场产量不足10万辆,2013年,SUV车型销量近300万辆,十年间,这个车型从微不足道的冷门,到举足轻重的车型,SUV市场的增速远远高于整体车市的增速,我可以回顾下最近几年的销售数据:2011年我国乘用车市场共销售1447.24万辆,同比增长5.19%,而同年的SUV销量159.37万辆,同比增长20.19%;再看2012年我国乘用车销量为1549.52万辆,同比增长7.07%,同年SUV车型的销量是200.04万辆,同比增长25.50%;如果两年的数据还不能进行对比,2013年我国乘用车销量是1792.89万辆,同比增长15.71%,而SUV市场的销量是298.88万辆,同比增长49.41%。
面对乘用车市场的放缓,SUV销量增长从2011年的20.19%增长速度、到2012年的25.5%增长以及2013年的49.41%增长速度,换成是谁做这些汽车制造商的管理者,这些数据都会让你内心按耐不住激动,而加速在这个方面投放更多车型和精力,这也是我们看到,今年SUV车型上市如此之多的主要原因,最为一家怀揣着造车梦的自主汽车制造商,能够选择的,或许只剩下这个领域,所以无论是野马的T70还是其它几家汽车制造商,将梦压在这个领域,战略上应该是对的。
不过,造车梦是好的,即便是野马提出的“开着野马上北京”的梦想,面对SUV市场“群狼环顾”,这个梦也实现起来,还需要从战略领域从新梳理、从技术领域认真沉淀、从市场领域遵从消费者的需求,这些需要耐力,对于任何一家汽车制造商都是这个道理。
SUV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意味着更多的发展机会,但是能否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更多还要看各家汽车制造商能否拿出一套立体式的方案,因地制宜去解决消费者最关心的东西,这些后续的情况还有待我们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