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广东论坛 >  阳光下触摸你-------开平碉楼

发表于 2003-07-06 17:15    IP属地:广东

查看 7870 | 回复 30
阳光下触摸你-------开平碉楼
呵呵,贴在别处了,大家去看看
网页链接
[ 本贴由 小石 于 2003-8-25 20:04 最后编辑 ]

[每日热点]:【车友看车】星途星纪元ES 缓冲效果拉满...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3-07-06 17:17    IP属地:广东

(想想也算广东的好东西啊,这样方便点)
自从在报纸上看过开平碉楼的介绍,一直想亲眼瞧瞧这一广东人文遗产,这个周末终于成行。我们前一晚出发,由广佛上佛开高速,两小时后已到达开平市区,夜宿假日酒店。

第二天天气十分好,一早已是艳阳高照,我们沿着潭江开往赤坎,原来准备去路线的第一站——百合镇虾边村。沿途的村庄稻田之间,已有造型小巧别致的各式碉楼疏落其中,兴奋得我差点分不出神看路。到了赤坎,穿过深具岭南民居特色的骑楼街,

然后拐上了325国道,发现去百合那一段在修路,我们便在下一个路口左转,先去了蚬冈镇。
在蚬冈镇公车站交5元由摩托大叔带路,转进锦江里的乡间小路里弯弯绕绕,见到了三座并排的的瑞石楼,锦江楼和升峰楼。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有“碉楼明珠”之称的瑞石楼,

升峰楼和它的风格近似,这两座都是侨民居楼。方型的锦江楼为村民集资建的碉楼(故名‘锦江’),楼顶的小亭子比较有特色。车子开走时我们回头望,艳阳下瑞石楼灰黑色的楼体自绿树民房间挑然而出,端庄大方,怪不得许多文章都把它排在首位介绍。
从锦江里出来,发现路对面正对着的一座黄色方型碉楼,三个大字写在上面,就是刚才找了半天的中坚楼。

原来我们把‘中坚’理解成‘中间’以为是要从楼中间穿过去,摆了大乌龙!
出了蚬冈镇,在三岔路口转右往百合镇,车速不要太快,很快可见虾边村的牌子(我们就冲过了头,还得倒回来 >_<)。村里的‘适庐’,很有点儿革命意义,楼主是中共开平县第一批党员,第一个赤卫队成员,第一……(以下省略若干字数),适庐是一座三合土居楼,它的特点是楼顶四角呈尖顶筒形,有枪眼,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燕子窝’,应该是个正牌儿的碉楼吧。

过百合镇重上325国道,不久在转盘处往立园方向开(有路牌),不要太快,路边是安庆里(我们又冲过了>_< 再倒!)。在村口就能看见淡黄色的寿田楼

十分漂亮,可惜被一户人圈进了自家院子,又隔了座东山楼,不能走近。从安庆大道进去,右边是铿庐和材光楼,再弯进去牌坊后面是学安楼。这几座楼比较普通,但路左边一汪汪的池塘倒影着蓝天白云,远处也有小小碉楼立在青翠丘陵下,一派温润的岭南田园风光……
过了立园继续向塘口镇进发,在塘口亭处的三岔路口向右行驶,过强亚中学转右,再在三岔口转左,就是拥有15座碉楼的自力村了。

我们把车停下,在村口看了介绍,逐个寻过去。碉楼早已无人居住,一般都处于民房之后,因年久失修,墙面斑驳,字迹也脱落得厉害,非要走到跟前辨认不可。

我们从振安楼开始顺着农家墙根往后走,视野愈见开阔,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碉楼迎面而来。感觉说不出的苍凉寥落。最老的龙胜楼,换言之就是外貌最残旧的一座;最后面的居安楼和安庐,分别写着建于民国11年和15年;还有一座楼名掉得一个字都不剩,因它前面两座是官生居庐和叶生居庐,我想它应该就是那座兰生居庐吧。右边的楼群共有13座,左边依次的两座隔着水塘过不去,我运足目力也看不清楼名,估计是最新的湛庐和另一座球安别墅了。

一圈儿走下来汗流浃背,猛烈的阳光把泥土和青草的气息全部蒸腾起来,我们再恋恋不舍也赶紧跑回车上,开足冷气缓一缓。
出了自力村,在乡间的三岔口转右(刚才是从左边过来),从另一条路回到塘口亭,原路返回。这时可以停在路边的树荫下往回望,隔着稻田的绿树丛中有黑色的高大碉楼掩映其间,不属于自力村的碉楼群。这里每个村落都有自己的碉楼,有兴趣和精力的话不妨一一造访,我们是没力气了!南中国的盛夏啊,实在让人英雄气短!
塘口镇还有一个很有名的方氏灯楼,被太阳晒昏了头的我们遍寻不获。后来翻查图片时才知道路上见过了,当时我还嚷着:“:快看!快看!那个碉楼,好漂亮!” ——那座单一的碉楼挺立于田野之上,可以想象当夕阳西下,彩霞漫天,该是怎样的美景!

沿325国道继续前行,为寻找三门里的迎龙楼不时停下来问路。在这边问路实在好笑,同在广东省,语言的差异已经让人头疼,通常三句过后就完全不知所云。偏偏指路的乡民全都热心得很,指手画脚说个不停,剩下我们两个人干瞪眼。
迎龙楼和所见过的碉楼不同。

第一,它不高。只有三层,完全掩没于民房之中,其他碉楼都在五六层以上,在村口或大路已能望见楼顶;第二,它是最原始的碉楼形态。就是战争电影里常见的那种四四方方形,四角落地式塔楼,有射击孔;第三,年代最久远。我看到它的第一句话是:“哇,好残!”(惨过拆迁屋!)楼的一二层始建于明朝后期,据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墙面已完全剥落,露出里面的千疮百孔的红砖墙体。第三层为民国八年加建,是青砖的材料。据说光绪年间三门里村发过两次大水,淹没屋顶,村人登楼全活。功劳堪比诺亚方舟!
为了找加拿大村我们在325国道上掉头掉得头都昏了!却原来是从‘灵源’牌子的小路右转进去,大概一百米后会看见右边一个小木牌上写着‘加拿大村’和箭头。没别的话了,一个字:服!村口挂着一溜儿的木牌,用墨笔写着感谢华侨归来所做的贡献以及宏扬文化遗产之类的字句。这也是其他村子所没有的。刚走近民宅,人没见到,狗先出来招呼,一通狂吠,待遇跟之前造访瑞石楼一样。我们顿时僵在当地,不敢动弹。幸亏屋里传出人声把它招了回去,我们松了口气,这些宝贝可不同于城市里的宠物狗,被咬上一口就完了!
加拿大村的碉楼群(居楼)比较集中,前后共三列,整整齐齐排列在左边,而且是统一的欧式风格,采光和通风都很好。村口的两座楼已看不清名字,第一列的第一座也只剩下个‘庐’字,倒是门楣上书着‘鸿禧’二字,不知何指,主人的号么?听说开平古时候出过状元,近年的高考升学率也是全省闻名,一路所见所有牌坊和农家门上均贴有对联,看来文风自古斐然!村尽头的‘春如?’(脱落了,估计是个‘楼’字)楼前有两棵高高的棕榈,迎风招展,值得留影。
来之前就猜想,一条村起个这么洋份儿的名字,该不会侨民都是从加拿大回来的吧?结果在居楼当中真有座小平房,门上方刻了个大大的红枫叶标记。
加拿大村已是此行最后一站,我们随后驱车返回广州。结果广佛公路大塞车(听广播才知道翻了辆农家车 >_< )还有两条线在修路>_< 这一趟作足日光浴,差点没晒化了!
回来整理图片和文字,才发现文字不足以表达心中震撼的万一。开平碉楼目前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希望能籍此得到更好的维修和保护。感兴趣的人们,去看看吧!

[ 本贴由 小石 于 2003-8-25 20:00 最后编辑 ]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自己动手制作无烟柴火炉...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3-07-06 17:24    IP属地:广东

jimi 于 2003-7-6 17:21 写道:
是小石你拍得吗?!
惭愧,斑竹的DC没给我。(我看上SONY-P92了)只好在网上找了些图片。

[每日热点]:【车友看车】极氪4.2车机体验有感...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3-07-06 17:43    IP属地:广东

难说啊,等我拿了斑竹的P92............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千里马四年 4万3千公里 小保养记录...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3-07-07 22:49    IP属地:广东

准备出下集啦,给自己做做广告,呵呵

[每日热点]:【车坛文化】GL8换发动机缸垫记录...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3-07-07 23:36    IP属地:广东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奔驰E跑了6000公里更换外置空调滤芯...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3-08-25 20:01    IP属地:广东

30日又要过开平啦~~~~~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内蒙游之通辽印象...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3-08-25 20:02    IP属地:广东

开平 寻觅那脆弱的美丽
开平 寻觅那脆弱的美丽
2003-06-20 09:06:00     南方网
 
    
心灵记忆 并不久远的遗忘
  很多人把碉楼形容成遗世独立的美学典范,我认为这种比喻并不恰当。毕竟碉楼曾经是一种财富的象征,曾经是多少人的梦想,又伴随了多少人的成长。
  惟一可以给我这种印象的是方氏灯楼,由于它是负责四乡守卫任务的更楼,所以建筑在一个小土丘上,但距离村庄并不远,在著名的自立村内可以眺望到它。其实碉楼是入世的,是村庄防灾抗匪体系的一部分,而它们的绝大多数也并不那么美丽,方氏灯楼那样的美学典范只不过是偶然的创造。
  只有防御功能的碉楼在天下太平后被逐渐遗忘废弃是理所当然,而那些同时具备居住功能的碉楼式建筑甚至别墅样式的卢居,也由于兼顾防御功能而丧失了很多居住的舒适性,加上很多碉楼、卢居的主人陆续出国,废弃成了这些苦心营造的建筑无法逃避的宿命。
  现在走在开平乡间,走近每一处碉楼,不是楼门大锁就是门户洞开已经废弃,住人者十中无一。它们已经被遗忘了,庭园中野草茂盛。碉楼完全被现实遗弃了,还有人盖起新的楼房,碉楼却不会了。当它们一栋栋地倒掉,剩下的将承担起更多的历史责任,成为一段历史真相惟一的物证。这会让它们得到新的荣耀和价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正是这一过程的体现。它们会再次获得世人的瞩目,将被改造成适合游览的景点。碉楼本身因此一定会得到很好的保护,但碉楼前的民居将被改成配套服务设施,旁边的稻田将被平整成停车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改造会越来越彻底。于是一批新的景点涌现了,而碉楼将被扒光从历史中拖出来,如同曾经的立园那样。
  其实碉楼是美丽的,温润的气候让岭南的田野永远呈现丰富的绿色,绿海中漂浮着村庄,碉楼又在其中拔地而起,突破了村屋构成的低缓天际线。碉楼上残存的天蓝和明黄又平添了一份浪漫,而某些被雨水浸成黑色的墙体则体现出威严和厚重。但这份美丽是那么脆弱,它占用了太多的资源,环境上一点点的改变都可能把这种美感破坏殆尽。因此,珍惜它们吧,趁它们还在,走近碉楼,触摸那份并不久远的历史。
  □游侠锦囊
  乘车出行指南
  广州省站、芳村站、中山八路广佛站都有巴士开往开平,票价40元左右,车程2个小时。下车后可到开平长沙车站院内乘坐中巴前往百合,中巴为20分钟一班,票价3元,车程半个小时。
  虾边村在百合镇南面不足百米的公路左侧,因此在虾边村下车,即可看到黄色的适庐。看完适庐后租乘摩托车前往马降龙碉楼群和岘冈瑞石楼,费用约为15—20元。建议从瑞石楼处徒步返回岘冈,一路上所经村庄都有碉楼。从岘冈乘班车前往赤水,过赤水镇约200米处下车,路左面有一“大同大道”,走进去就是日升楼。游览完后返回赤水,在镇上乘坐经白沙镇回开平的班车,到白沙镇费用3元。在白沙镇租乘摩托车前往墨林,来回费用5元,然后乘班车返回开平。
  第二天,从开平市直接租乘摩托车沿潭江往赤坎方向行进,沿路村庄多有碉楼和精美的侨房,草湾吉祥楼也在其中。快到赤坎镇时可见开平一中,院内有红楼可看。此段路程大约耗时一个上午,摩托车费用40—50元。中午吃饭并游览赤坎镇,下午同样租乘摩托车前往自立村、方氏灯楼、亚强中学,很多不错的华侨建筑都在这一带。观看碉楼时应让摩托车等候,否则就很难再找到了。看完前往加拿大村,此时要注意控制时间,不要耽误了返回广州的末班车才好。此段车费20—25元。
  自驾车指南
  广州出发,经广佛高速、佛开高速约1小时10分钟后到达开平水口下高速,沿325国道一路向西,经开平市区和赤坎镇抵达百合。在虾边村看过适庐后沿路继续向前,先在路左看到一水泥厂,然后过座公路桥,向左边叉道拐进去,跨过潭江,右前方能见到的一两座碉楼就是马降龙碉楼群的一部分了。看完到岘冈镇,在镇中中坚楼对面的路口进入,直走出镇后左转,经过一排村庄就可以看到瑞石楼了。这一带值得好好转转,最后回到岘冈镇上即可。
  从赤水返回时,离开赤水五六公里处见一岔道,右转,可到白沙。到白沙镇过桥后,一直向下走,到一转盘处右转直行,约一公里可到墨林,一排漂亮的侨房在池塘后,屋前有灯光排球场,很好辨认。然后返回白沙直行穿镇而过,看到岔路向左即可返回开平市区。风采堂在荻海风采中学校园内,在太平路上。
  第二天,驾车沿潭江往开平方向,一路边走边看。下午从赤坎镇上325国道,先向开平市方向走片刻即可见到路牌指示前往立园方向。注意路左侧的庆民村有一座规模很大的寿田楼。过立园,继续向前走,直到塘口老镇,穿镇而过向北可见到方氏碉楼,再前行在亚强中学前向右转,走不远到一丁字路口,再向左转,此时路右侧可见数栋侨房,一路向下即到自立村。自立村一带是另一处值得好好转转的地方,看完后原路返回325国道,往开平市区方向行进。注意沿途路牌,到灵源后可在路左看到加拿大村的旗子和路牌,但都不显眼,最好停车向人询问。加拿大村出来后,前行片刻路左就是三门里,可见迎龙楼。看完后,就可返回广州。往返路费约200多元。
  □心水行程
  首日:从广州出发,游览百合镇虾边村适庐、南安村天禄楼(马降龙碉楼群)、蚬冈镇锦江里村瑞石楼、赤水镇大同里日升楼、台山白沙镇墨林侨房、开平市三埠镇风采堂,夜宿开平市区。
  次日:游览赤坎镇草湾村吉祥楼、开平一中、赤坎镇、塘口镇庆民村寿田楼、自立村碉楼群、方氏灯楼、亚强中学、赤坎镇灵源的虾村(加拿大村)、三门里迎龙楼,返回广州。
  提示:百合到岘冈、开平市到赤坎、自立村周围,以及进出白沙镇的道路两侧都是华侨建筑密集的地区。
  □贴士
  吃
  开平地区虽然说有很多特色食品,但其中真正能当饭吃的也就是黄鳝饭和煲仔饭。在开平市区,长沙公园外面晚上会有很多小吃摊,以麻辣烫居多。潭江边的世纪之舟看着豪华,饭菜倒也不贵。赤坎镇沿潭江边有不少吃饭和卖糖水的小店,街里的豆腐角也有特色。百合、赤水等镇很小,吃饭的选择不大,只有煲仔饭了。
  住
  建议住在开平市内,虽然下面的镇子也有住宿的地方,但条件有些艰苦。开平市长沙站前街上有不少旅店,60—80元就能住上一套不错的标准间。如果想再好点,325国道北面的金山度假村也是一种选择,那里的标准间打折后大约200多元。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偶遇错通三连湖 感受狭长德格城...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3-09-18 01:37    IP属地:广东

什么时候再出去FB啊?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盛世土楼 承启称王...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3-09-18 02:06    IP属地:广东

翻废话,呵呵!!

[每日热点]:【百姓生活】探访莆仙新景之雁阵归舟和木兰古陂...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