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山西论坛 >  山西风光大全

发表于 2007-04-15 00:58    IP属地:北京

                               盂县藏山
 藏山,是盂县人的骄傲。从某种角度审视,藏山事实上有时甚至比盂县在外界的影响还要大。古往今来,人们到名山中去,大多以游览愉悦为其主要目的;但对藏山却有例外,更多的人藏山是抱着一种崇敬瞻仰的心绪进入藏山大门的。藏山四季的景色都很壮美,春夏秋冬均极具特色。然则,从历史上去考察,秋天瞻拜藏山则更具情趣。稍微翻翻古人对藏山的题咏,即不难发现,原来秋天的藏山能难予人更多更深的感受。明代人乔宇可能不止一次来过藏山。第一次他在《题藏山庙》诗中就留下了“仇犹遗墟秋草碧,盂于残黛晚霞红”的描写,第二次《游藏山》诗中仍然写的是“云屏半展雪峰翠,石鼎旋开霜叶红。”似乎已是深秋,白雪红叶,看似写景,实为抒情。他自己就已经表白说:“遥访名山鄙东,我来非是为观风。”傅山先生访藏山也是在秋天。当他走到藏山山口那座名为“七机岩”的地方时,他即不禁吟曰:“劳人寻幽山,青破秋紫。”待到重九日那天,他更是吟写出了“落寞藏山客,凄凄白露天”与“沈绵期一豁,秋气重三台”这般秋情厚重的诗句。至于在其他来游藏山古代诗人的笔下,诸如“藏山迟雁过,一叶已先秋”和“古殿荒凉涧水东,薄云高义啸秋风”,以及“出唯落, 晓亦秋声”等等,那就更多了。

  盂县藏山,因春秋时期国大夫屠岸贾追杀赵氏遗孤而程婴和公孙杵臼两义士舍身救孤的历史故事而闻名。自古民间传说此山即程婴藏匿赵武之处,但也有许多学者对此大不以为然。他们以为当时国都城在今侯马曲沃一带,程婴在屠岸贾追杀之中不太可能逃到近千华里以外的仇犹之地(今盂县在周时为古仇犹国地),所以,这些学者就认为后来藏山的出现,大不了属于以后一些无聊文人们弄出的把戏。但我却不这样认为。程婴藏孤之地固然不可能远至今日盂县,然而盂县藏山对程婴和赵武的祭祀也绝不会仅是因为以后文人们凭空编出的把戏。韩、、赵三家分之后,今天的东北地区,特别是盂县、定襄一带曾是赵国控制的核心地域,祖宗祭祀又是商周以后重要的大事,所以我以为,盂县藏山的祭祀程婴与赵武,至少不应晚于武灵王登位(公元前325年)前后。直至现当代,盂县地面上还保存九座祭祀赵武(即那位赵氏孤儿)的庙宇,这里的今人仍然像古人一样将赵武称为“大王”,将赵武庙称作“大王庙”。这种称谓习俗,无疑即应始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

  世人皆知,燕赵之地自古多出慷慨侠义之士,这可能也应该与赵国在立国之初,就弘扬褒奖并在民间广为祭祀纪念程婴、公孙杵臼这样的舍身取义之士大有系。燕国与赵国唇齿相依。战国末期,燕人面对强的进攻,为了刺杀始皇,樊于期不惜自杀将自己的头颅让壮士荆轲拿去以创造剌杀始皇的机会。这无疑与程婴献出自己儿子的生命,公孙杵臼慷慨赴以救赵氏孤儿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据说荆轲刺时也正值秋天,当时竟有如此绝唱:“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河北易县与山西盂县之间可谓毗邻之地,易水与藏山的秋天亦当类同。此情此景,触时伤事,也许只有悲烈的秋色秋风,才配作为对程婴、荆轲们义举壮祭奠吧。藏山,千百年来堪称为此类历史祭奠的典型之地。

  

  从往而今,阴雨寒云。九月以后的藏山虽然常常是秋风萧瑟,然而满山遍野的红叶也许在此时能给你许多振奋。那鲜红的色彩应该正是程婴与公孙杵臼的赤胆化成,它们使来瞻仰藏山的人们在深深的肃穆之中,同时又想到了春天的灿烂。

查看评论】【投它一票】 【打印本文】 【 】【关闭窗口

相关资料
[table=98%]
 
[/td][/tr][/table]
XCAR:073
  QQ:371482612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第一次更换空调滤芯...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4-15 01:02    IP属地:北京

                               冠山   
                           
冠山虽不大,但在东一带颇有名气。此山位于平定城西南大约5公里处,因山势秀拔,状若冠戴,故得斯名。
  冠山初有名声,可能是在唐宋之际;名声渐次大起来,大到让世人刮目相看,应在元代以后。其原因是元明两季平定州地面上出了两位卓有声誉的大才子,一位是曾在元代历任国史院检阅官、翰林院编修、中书左丞和监察御史并参与编修过辽、金、宋三史的吕思诚,另一位则是在明代任过礼、兵、吏三部尚书和太常寺卿的乔宇。历史上冠山的几十处名胜景观中,即以冠山书院、夫子洞和仰止等与吕思诚、乔宇的生平有密切系者为知名。
  我们现在仍可见到的冠山书院为明清两代多次重修后形制,它坐西朝东,背山面谷,内外两重院落中多为石券窑洞建筑,虽窑面以青砖挂面,窑顶也作仿木构筑,但古今世人仍然以洞命名它们,如崇古洞、无梁洞等等。传说此书院就是吕思诚和他祖父三代读书之处。当地旧方志中记载说,冠山书院初又称冠山精舍,兴盛时书院中曾建有燕居殿,殿中设孔夫子像,并有颜回和曾参二人之像相配祀。当时书院中的藏书数量达到了万卷以上,官方设置专门人员予以管理。
  冠山书院中现存明清两代碑碣石刻还有不少,如汪藻的《冠山名贤书院》诗碑、陈凤梧的《游冠山书院》诗碑、孙毓芝集柳玄秘五言诗刻石、乔宇的《雪中访左丞吕公书院旧址诗碑、白金的《新建高岭书院记》碑和傅眉的五言诗刻石等等,其中乔宇诗碑被后人称道。乔宇诗曰:“峻岭崇冈冒雪来,冠山遥在白云隈。松盘厚地蜿蜒出,花散诸天缥缈开。傍险欲寻归隐洞,凌高还上读书合。平生仰止乡贤意,莫遣遗踪闵草菜。”此诗写情写景,情景并融,虽然措辞恬,然而发自内心,属于诗人的真心境。
  
  平定冠山充满了一种书卷与书香之气。从元代至清代,它的怀抱中竟留下了如此众多的学者足迹。至本世纪初,冠山大地上又走出了一位著名女作家石评梅(太原道注:有石评梅参见本站阳书屋之风流才女石评梅传)。评梅女士的许多作品中有一篇叫作《红鬃马》的短篇小说,即以家乡冠山作为背景。小说中有这样一些细腻的描写:“……走过了石坊不远便到了庙前,匾额写着资福寺,旁边有一池清泉,碧澄见底,岩上傅青主题着‘丰周瓢饮’四字,池傍有散发古松一株,盘根错节,水乳下滴,松下缠绕着许多女萝。转过了庙后,渡一小桥是槐音书院,因久无人修理已成废墟,荆棘丛生中有石碑倒卧,父亲叹了口气,对我说这是他小时修读书之处。再上一层山峰至绝顶便到了冠山书院,我们便在这里……”
  正如傅山先生之子傅眉在冠山的一首五言诗刻中所吟颂过的:
  但是陂陋石,唐颓总可人。
  风雨容磊落,烟雨渗精神。
  冠山之石仍然秀拔,冠山之松依旧虬劲;倾圮的也许永远只是一种历史的表像,而冠山留给后人的却是那风雨摧不去、烟雨迷不的千年书香。冠山书香当然也会使今后的世人在此驻足、沉思,拟或像评梅女士当年那样,便在冠山上几日,去感受贪图一番可人的冠山书香。

查看评论】【投它一票】 【打印本文】 【 】【关闭窗口

相关资料
[table=98%]
 
[/td][/tr][/table]

XCAR:073
  QQ:371482612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高6换废气单向阀检查正时胶条...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4-15 01:04    IP属地:北京

                             平定尚怡水库
[ 本帖最后由 梦非5 于 07-04-15 01:05 编辑 ]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47.47 KB)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38.58 KB)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37.89 KB)
 
XCAR:073
  QQ:371482612

[每日热点]:【车友看车】爱情的见证 车轮的浪漫...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4-15 01:15    IP属地:北京

                              风陵渡黄河公路大桥
黄河公路大桥是国家交通部和山西省重点建设项目,桥址北岸位于山西省南部的芮城县风渡镇境内,南岸在陕西省潼县港口乡。大桥建成通车后,成为山西外运的又一条大通道。大桥大跨径114米,下部工程为钻孔桩,桩径1.5米,桩长60米。全桥分为主孔桥和边孔桥,主孔桥为87米+7×114米+87米,边孔桥为5×87米,全桥长1409.64米。

  风黄河公路大桥于1992年4月25日开工,施工中采用浮桥、浮箱平台、钢套箱围堰、翻板模板、箱梁悬灌等施工技术,1994年10月21日合拢,10月30日竣工,1994年11月20日举大桥通车典礼,山西省委书记胡富国、省长孙文盛等领导出席,同年1月31日,江泽民总书记亲笔题写“风黄河大桥”。
  风黄河大桥是进入山西的主要进出口,桥北直接进入运风高速公路,与纵贯山西的大运速公路连接,桥南与三省交界的潼相依,是地处华北、西北、中原三大区域的结合部,是东西部的连接点。
查看评论】【投它一票】 【打印本文】 【 】【关闭窗口
相关资料
[table=98%]
 
[/td][/tr][/table]
[ 本帖最后由 梦非5 于 07-04-15 01:38 编辑 ]
XCAR:073
  QQ:371482612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一万块钱买个E240之转向开关 开始整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4-15 01:17    IP属地:北京

                               永乐宫
艺术宫殿永乐宫,原名“大纯阳万寿宫”。始建于元代,是为纪念八仙之一的吕洞宾而修建,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宫殿规模宏伟,布局疏朗,殿阁巍峨,气势壮观,为国内现存大的元代建筑群。分布在宫内三清殿、殿、纯阳殿和重阳殿的1000平方米(包括拱眼壁画)精美壁画。题材丰富,笔法高超,其艺术水平堪与敦煌壁画相媲美,为我国绘画史上的杰作,是世界美术史上一颗瑰丽的明珠。  

永乐宫正门

  永乐宫原建于芮城城西南20公里黄河之滨的永乐镇。史载,镇东北招贤里兴仁巷为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吕洞宾故里。吕氏后,乡里将其故居改为“吕洞祠”,金末改为“纯阳道观”,后又改称“大纯阳万寿宫”。一九五四年,因国家修建 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将永乐宫连同墙上壁画,完整地搬 迁到距今县城北2.5公里外的古遗址上。永乐宫建筑总面积达86880平方米。 是金元时期全真教派的三大道观之一。从宫的正门进去,宫门、殿、三清殿、 纯阳殿、重阳殿五座主要建筑,自南向北,依次排列在一条500多米长的中轴线上。

  整个建筑规模宏大,布局疏朗,结构严谨,是我国现在仅存的一座较完整的元代建 筑群。永乐宫艺术价值是四座大殿的精美壁画,总面积达873平方米,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稀世之宝,技盖华夏,名扬海外。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乐宫壁画分布于无极门、三清殿、纯阳殿和重阳殿内,面积1005.68平方米。三清殿内的壁画永乐宫壁画的精华,面积共有403.34平方米,完成于元代泰定二年(1325)。在4米多高、90多米长的巨幅壁画上,展现了天神们朝拜元始天尊—老子的情景。南墙两侧的青、白两星君,为这个庞大的仪仗队的前导,神龛背后的32帝君为后卫;东、西、北三壁及神龛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画着南极长生大帝、西王母等八位主神,端正肃穆,丰满凝重。各位星君神态各异,武将身着戎装,威武雄壮,力士们则显得孔武骠悍,淑质美丽的玉女,更是栩栩如生。纯阳殿内的壁画比二清殿晚30年,题为《纯阳帝君神游显化图》,由52幅连环画组成,反映从吕洞宾诞生到得道成仙的一生经历。壁画有宫殿、园林、村舍、街市、农夫、渔夫和道士,还有帝王将相,组成一幅元代社会生活的图画。重阳殿的壁画,是道教全真教主王重阳的传记连环画,共计49幅,构图与纯阳殿相似,也是元代作品。永乐宫壁画继承了宋绘画的优良传统,又具有元代壁画特色,不愧为中国美术史上的明珠,极为珍贵。

查看评论】【投它一票】 【打印本文】 【 】【关闭窗口

相关资料
[table=98%]
 
[/td][/tr][/table]
XCAR:073
  QQ:371482612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保养基础 氮气减震器的维护保养...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4-15 01:22    IP属地:北京

                              秋风楼
万荣县西南40公里处庙前村的汾阴后土祠,是神州大地上古老的后土娘娘庙。据祠中保存完好的《历朝立庙致祠实迹》碑记和《蒲州府记》记载,“轩辕氏祀地祈扫地为坛于睢上,二帝八员有司,三王泽岁举”。  
  到代,进而形成制度,每三年皇帝都要来这里举一次大祀。武帝刘彻时更是东岳封禅,汾阴祀土,于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扩建汾阴后土祠,定为国家祠庙,作为巡之地。他一生曾六次祭祀后土,仪式隆重无比。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和" target=_blank>东光武帝等先后来此祭祀达11次之多。唐时,玄宗李隆基于开元年间三次来此祭祀,并扩建祠庙。宋真宗赵桓大中祥符四年也来此祭祀,为这次祭祀活动,拨款对后土祠了修葺。明万历年间,因黄河冲刷,后土祠陷入黄河,经先后两次迁建,又均被黄河吞没,现存建筑是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新选庙址重建。

  祠内现存建筑有山门、品字台、献殿、香厅、正殿,东西五殿,宋真宗碑等。藏有武帝秋风辞碑的秋风楼,就是在正殿后面中轴线北端。后土娘娘塑像,灵踞正殿之中,历来为人们崇拜敬仰。每年农历三月十八和十月初五为后土娘娘庙会,也是后土大祀之日。
  近年来,海外华人寻根,除到陕西黄陵祭祖外,把汾阴后土娘娘则视为先于黄帝的祖先,是中华民族的源头和总根,所以纷纷前来朝圣祭祖
  秋风楼在后土庙内。武帝刘彻曾5次巡幸河东。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刘彻巡视河东祭祀后土庙时,正值晚秋,武帝在汾河舟中欢宴群臣,慷慨高歌,写下了“秋风辞”。
  秋风楼是为保存《秋风辞》兴建的。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形制结构为明代所建。秋风楼建于汾阴睢上,靠近黄河,因黄河淹没,曾于清代康熙、同治年间重修。现在的秋风楼,系清代同治9年(公元1870年)重建。秋风楼,楼身高达32.6米,楼身为曲尺形,主体为三层檐,2、3层上建有回廊,全楼斗拱密布,造型美观、大方,引人观瞻。
  秋风楼,两侧下方都有精雕的吊柱,共有28根,传说代表武帝的云台28将;上层是十字歇山顶,共有36个挑角,说是象征隋末瓦岗寨36兄弟;每个玻璃挑角上都装有彩色琉璃武将形象,共108个,据说象征梁山一百单八将。楼内上层,现有“秋风辞”石碑两块,它既象征着秋风楼的古老,又为秋风楼增加了艺术色彩。

查看评论】【投它一票】 【打印本文】 【 】【关闭窗口

相关资料
[table=98%]
 
[/td][/tr][/table]
XCAR:073
  QQ:371482612

[每日热点]:【改装美容】M271老E升级激光大灯...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4-15 01:23    IP属地:北京

                                五老峰
五老峰位于永济市东南20公里的中条山上。这里层层峰峦,森森古木,各种生物覆盖着整个山野。花红草绿,山光水色,风光旖旎非凡,故有“北有五台观庙宇,南在五老看风光”之说。游人往西南远眺,见有四座山峰仙态神姿,隐现于云烟苍茫之中,将高1809.3米的玉柱峰环抱其中,“有偃蹇伛偻之状”,犹如五位老人抱拳作揖恭迎贵宾之势,故名五老峰。
  主峰玉柱峰,石壁如削,形同玉柱,直插云霄,又名“云峰”、“灵峰”,游人需攀链而上。峰顶上有3000平方米的坦地,北高南抵,有七大人文景点:南天门、灵宫庙、菩萨殿、秀士殿、千子堂、祖师庙等建筑遗址。以玉柱峰为中心,左有东锦屏峰,峰腰建师洞;右有西锦屏峰,峰下有雷公洞;北为太乙峰,有五老殿、玉皇殿;南为棋盘峰。“四峰帮立不敢前,俨然商皓翌帝子”。还有五指峰、笔架峰等大小山峰31座,或作仙女弄姿,或像猿猴仰视,或如椽笔耸天,或若笔架横列,珠辉玉映,惟妙惟肖,共占地有50平方公里。其间寺庙观宫分布其间有64座,洞穴有12个,源泉有9处。仙人洞、雷公洞、水源洞、留有马蹄印的张果老洞等洞穴深造幽静,形状各异,对地质学、成因学、气象学、水文学、生物学等分支学科和考古学都很有研究价值。泉水清纯甘甜,川流不息。有明眼泉、玛瑙泉、芙蓉泉等,又有神奇的一碗泉,只有一碗大小,却舀之不尽,涌而不溢。这里的山奇水秀,无处不绿,还有松涛、云海、奇石、怪崖、松翠、流泉、飞瀑等景观,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游人到此,恰似在神奇的图画之中。
  据史籍记载,早在代张僧鉴的《浔阳记》中就有“五老峰横隐苍空,其形势如河中府虞乡县五老山”的记载。" target=_blank>北郦道元的《水经注》中有“奇峰霞举,孤标峰出,罩络群泉之表,翠柏荫峰,清泉灌项”的描写。历代文人墨客都有文章诗赋予以赞美和记述,如碑文记述“条山秀甲三,五老峰嶙峋萃律秀丽更甲条山”,誉为三之第一胜迹了。据考察,在山上的古建筑遗址中,有南北朝的石雕佛像,有唐代的细绳纹砖,宋代的方形花砖,明代的彩塑人像,以及大量的碑竭石刻,说明古代五峰山早为游客的留连忘返之所,更是佛道之士修炼、禅坐、栖居之地。道教排列为“第五十二福地”。
  从众多的碑石上看,五老峰曾有千年的繁荣纪事,又有许多民间传说轶闻,宋代杨业在此屯兵练武,兵围普救寺的孙飞在此安营扎寨,道教八仙中的张果老、吕洞宾等人物都有许多传奇的趣闻,更增添了五峰山的神秘色彩。每年的七月初一到十五是朝峰庙会,南北商贾官吏云集人数多达数万。现存明万历年木刻《条山玉柱晴峰图》、民国初年印制的《新绘山西虞乡县西南五老峰胜景全图》都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繁荣景象。直到日军人侵前,从山下的虞乡西到山上的玉柱峰顶,沿途开设的馆、饭律就达四十多处。山口的寺庙、梨园社戏轮番献艺,余音缭绕,民间娱乐活动及迎神赛会尽情抒怀,热闹非常。之后,出于多种原因,五老峰便逐渐衰落而鲜为人知了。
  改革开放给五老峰恢复了生机,分别列为县、地、省的重点旅游开发项目,1994年又被批准为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美丽险峻的五老峰热忱欢迎各方宾朋的到来。

查看评论】【投它一票】 【打印本文】 【 】【关闭窗口

相关资料
[table=98%]
 
[/td][/tr][/table]
XCAR:073
  QQ:371482612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老速腾只花30元 年审尾气一把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4-15 01:28    IP属地:北京

                                解州关帝庙
解州古称解梁,是三国蜀名将羽的故乡,位于运城市西南15公里的解州镇,镇西有全国现存大的帝庙,俗称解州帝庙,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解州帝庙创建于隋开皇九年(589),宋朝大中祥符七年(1014)重建,嗣后屡建屡毁,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四十一年(1072)大火之后,历时十载而重建的。庙以东西向街道为界,分南北两大部分,总占地面积约66600余平方米。街南称结义园,由结义坊、君子、三义阁、莲花池、假山等建筑组成。残存高2米的结义碑1通,白描阴刻人物,桃花吐艳,竹枝扶疏,构思奇巧,刻技颇高,系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言如泗主持刻建的。园内桃林繁茂,千枝万朵,颇有“三结义”的桃园风趣。街北是正庙,座北朝南,仿宫殿式布局,占地面积18570平方米,横线上分中、东、西三院,中院是主体,主轴线上又分前院和后宫两部分。前院依次是照壁、端门、雉门、午门、山海钟灵坊、御书楼和崇宁殿。两侧是钟鼓楼、“大义参天”坊、“精忠贯日”坊、追风伯祠。后宫以“气肃千秋”坊、春秋楼为中心,左右有刀楼、印楼对称而立。东院有崇圣祠、三清殿、祝公祠、葆元宫、飨圣宫和东花园。西院有长寿宫、永寿宫、余庆宫、歆圣宫、道正司、汇善司和西花园以及前庭的“万代瞻仰”坊、“威震华夏”坊。全庙共有殿宇百余间,主次分明,布局严谨。殿阁嵯峨,气势雄伟;屋宇高低参差,前后有序;牌楼高高耸立,斗拱密密排列,建筑间既自成格局,又和谐统一,布局十分得体。庭院间古柏参天,藤萝满树,草坪如毡,花香迷人,使磅礴的帝庙氤氲着浓烈的生活气息。  
  游人从义勇门或忠武门入前庭,穿过“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端门,东西钟鼓楼巍巍耸立,迎面三座高大的单檐歇山顶庙门,中门是专供帝王进出的门,叫“雉门”,东面的“文经门”是文职官员走的,西侧的是“武纬门”,是甲胄之士通的。雉门门楼上嵌竖匾,书金字“帝庙”三字。雉门后部的台阶上是戏台,铺上台板即可演戏,是一座双昂卷棚歇山顶建筑,下是横匾“全部春秋”,与上、下场门的“演古”、“证今”相映成趣。  前有午门.是一座面阔五间,单檐庑殿顶、石雕回廊的厅式建筑。周围有石栏杆,栏板正反两面浮雕各类图案、人物 144幅,洋洋大观,颇有童趣。厅内南有周仓、廖化画像,轩昂威武。北面左右两侧,彩绘着羽戎马一生的主要经历,起于桃园三结义,止于水淹七军,只是没有走麦城这个情节,在全国壁画中都按此进,据说这是因忌讳羽自高自大而被杀,终于造成蜀国的覆灭而隐去的。穿过午门,经“山海钟灵”坊、御书楼,便是帝庙主体建筑崇宁殿。
  北宋崇宁三年(1104),徽宗赵佶封羽为“崇宁真君”,故名崇宁殿。殿前苍松翠柏,郁郁葱葱,配以石华表一对,焚表两座,铁旗杆一双,月台宽敞,勾栏曲折,使人顿生敬佩之感。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式琉璃殿顶,檐下施双昂五踩斗拱,额枋雕刻富丽。殿周回廊置雕石柱26根,皤姿态各异,个个须眉毕张,活灵活现。下施栏杆石柱52根。砌栏板50块,刻浮雕200方,蔚为壮观。大殿明间悬横匾“神勇”二字,清乾隆帝手书。檐下有“万世人极”匾,是咸丰皇帝所写。下列青偃月刀三把,重300斤,门口还有铜香案一座,铁鹤一双,以严。殿内木雕神龛玲珑精巧,内塑帝王羽坐像,勇猛刚毅,神态端庄肃穆。龛外雕梁画栋,仪仗倚列,木雕云金柱,自下盘绕至顶,狰狞怒目,两首相交,以示羽的英雄气概。龛上有康熙手书“义炳乾坤”横匾一方,更增崇宁殿庄严肃穆的气氛。
  
  后宫后部,是帝庙扛鼎之作的春秋楼,掩映在参天古树和名花异卉之间,巍然屹立,大气磅礴。楼内有羽读《春秋》像,故名。《春秋》又名《麟经》,故又名麟经阁。创建于明万历年间,现存建筑为清同治九年(187O)重修的。宽七间,进深六间,二层三檐歇山式建筑,高33米。上下两层皆施回廊,四周勾栏相依,可供凭栏远眺。檐下木雕凤、流云、花卉、人物、走兽等图案,雕工精湛,剔透有致。楼顶彩色琉璃覆盖,光泽夺目。楼内东西两侧,各有楼梯36级,可供上下。第一层上,有木制隔扇108面,图案古朴,工艺奇特,传说是象征历史山西108个县。世传春秋楼有三绝:建筑结构奇巧别致,上层回廊的廊柱,矗立在下层垂莲柱上,垂柱悬空,内设搭牵挑承,给人以悬空之感谓之一绝;进入二层楼,有神龛暖阁,正中有羽侧身夜观《春秋》像,阁子板壁上,正楷刻写着全部《春秋》,谓之二绝;据说楼当项,正好对着北斗七星的位置,谓之三绝。
  帝庙除古建筑外,还有琉璃影壁、石头牌坊、万斤铜钟、铁铸香炉、石雕饰品、木刻器具以及各代石刻23块,各朝题诗题匾60余幅,还有其他的零散文物,都是值得一观的艺术精品。帝庙,自古就是游览胜地,又是全国大的祭扫帝的场所,游人信士络绎不绝,香火旺盛。如今经过多次修葺、彩绘,帝庙更加壮丽辉煌。

查看评论】【投它一票】 【打印本文】 【 】【关闭窗口

相关资料
[table=98%]
 
[/td][/tr][/table]
XCAR:073
  QQ:371482612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皇冠陆放第二次保养和检查...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4-15 01:34    IP属地:北京

                              柳氏民居
[ 本帖最后由 梦非5 于 07-04-15 01:37 编辑 ]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46.89 KB)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48.94 KB)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45.91 KB)
 
XCAR:073
  QQ:371482612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如何自己手动修复 前挡玻璃裂纹...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4-15 01:43    IP属地:北京

                                   五台山
五台山立场有区位于山西忻州地区东北部,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高点北台叶门峰海拔3058米,被称为“华北屋脊”。是一个融自然风光、历史文物、古建艺术、佛教文化、民谷风情、避暑休养为一体的旅游区。

  五台山主峰五座,东台望海峰可看云海日出,南台锦绣峰的花的海洋,西台挂月峰可赏明月娇色,北台叶门峰可览群山层叠,中台翠岩峰可见巨石如星,更有天造奇观:“热融湖”、“冰胀丘”“石海石川”、“翻石”、“写字崖”、“佛母洞”等。南北穿流的清水河,哺育着沿崖万物生灵,有野生动物百种,奇花异卉万枝,是美丽的高山自然公园。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驰名中外的佛教圣地,居于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相传这里早的佛教寺庙始建于" target=_blank>东,经历代修葺扩建已形成一定规模。现存寺院48处,僧尼数百人。五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古建成群、文物荟萃、珍品云集,是中国古建、雕塑、绘画的艺术宝库。唐建南禅寺,佛光寺;始建于" target=_blank>东,规模宏伟的显通寺以及《华严经字》等千百件珍贵文物早已名扬四海。淳朴的民俗风情诱人动情,历史的名人轶事给人以启迪,众多的僧尼生活引人入胜。
    五台山风光秀丽,夏无酷暑(盛夏时节,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气候宜人,是久负盛名的避暑胜地。五台山人文景观多姿多彩,古韵依然,自然风光奇丽壮观,美画如卷,吸引着国内外佛教信徒和游人前来朝台拜佛,参观文物古迹,游览佛地风光。
查看评论】【投它一票】 【打印本文】 【 】【关闭窗口
相关资料
[table=98%]
 
[/td][/tr][/table]
[ 本帖最后由 梦非5 于 07-04-15 01:57 编辑 ]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58.01 KB)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49.85 KB)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62.65 KB)
 
XCAR:073
  QQ:371482612

[每日热点]:【改装美容】08款卡罗拉加装蓝牙及电压表...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