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福瑞迪论坛 >  飞到天上去摘星:空中回收卫星的那些事

发表于 2016-09-24 17:08    IP属地:未知

美国空军向部分公众开放参观了“发现者”14号的返回舱,并配备专人来讲解空中回收的过程。这对于美国空军的形象宣传是非常有利的。当然了,这颗卫星具体执行了哪些任务不在开放的内容之列。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给瑞虎8做个小保养...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9-24 17:09    IP属地:未知

装备升级,任务多样化
而海军的海上回收方案在“发现者15号”的回收任务中暴露了缺点。返回舱的实际落点距离预测落点有1600公里之遥。当海军的舰队匆忙赶到落点海域的时候,返回舱已被太平洋的巨浪拍打了好几个小时,渗入的海水使其沉入了大洋。为避免再次出现这样的事故,军方立即对回收团队的装备进行了升级,引进了飞行速度较快的SC-54海上救援机。另有三个空降兵小队加入了回收团队。我们能够在一份报告中看到这样的升级是有效的。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03老帕复活记 更换暖风水箱...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9-24 17:10    IP属地:未知

1961年6月19日,“发现者25号”的返回舱的落点预报也出了问题。SC-54率先赶到落点附近,空投了一个空降兵小队。该小队游到返回舱旁边,充起一个救生筏,把返回舱搬到筏子上并与它待了整整一晚。第二天早上,“拉德福德号”救援舰才赶到现场并捞起了空降兵和返回舱。若不是空降兵的快速行动,这颗返回舱也将难逃沉入太平洋的命运。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春夏之际做消杀 快乐健康常相伴...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9-24 17:12    IP属地:未知

6593中队在多次任务中逐渐发现了C-119的弱点。在浩淼的太平洋上,这种双发运输机在执行大范围搜救任务的时候显然有些力不从心。他们不再满足于仅仅改进回收装置,而是对载机提出了要求。从当年报告中,小火箭和大家能发现他们早就看中了C-130运输机:“有四台发动机的C-130比只有两台发动机的C-119有更强劲的动力。它的实用升限是C-119的2倍,最大速度比C-119快160千米/小时,续航时间比C-119足足多了3个小时。”对于空中回收任务来说,C-130明显是更能胜任的。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给老奔驰E 更换火花塞修复轮毂...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9-24 17:14    IP属地:未知

1961年9月14日,6593中队开始尝试用C-130执行回收返回舱的任务。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昕锐有史以来最麻烦的一次换件...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9-24 17:14    IP属地:未知

或许是因为C-130确实比C-119好用得多,或许是因为6593中队对1960年8月份的那次错失良机仍然耿耿于怀并迁怒于C-119,该中队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让所有的C-119退出了现役。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卡罗拉换波箱活塞密封圈 刹车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9-24 17:15    IP属地:未知

到1962年,6593中队共完成了8次空中回收任务,协助海军完成了4次海上回收任务。
同年2月,美军终止了“发现者”系列侦查卫星的发射活动。

[每日热点]:【爱车生活】自己动手安装智能行车助手...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9-24 17:16    IP属地:未知

然而,这个中队没有解散,而是继续探索空中回收卫星的最优方案。随着导航制导技术和预警雷达技术的发展,返回舱的落点预报越来越精确。

[ 本帖最后由 vincent-song 于 2016-9-24 17:16 编辑 ]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陆放4年10万公里的第2次保养...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9-24 17:17    IP属地:未知

该中队用5架C-130就可以完成之前需要9架C-119才能完成的任务。RC-121D提供的空中雷达支援也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该中队提出了不再需要空中支援的申请并立即得到了批准。

[每日热点]:【车坛文化】中毒GL8陆尊 说整就整不墨迹...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9-24 17:18    IP属地:未知

为了减轻对海军的依赖,6593中队添置了3架H-21B直升机。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法拉帝550游艇出海 Ferretti Yachts 550...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